鍾子期
春秋楚國一代琴師
鍾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鍾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集賢村)人,一代琴師。
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伯牙回國探親時,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鍾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
鍾子期畫像
伯牙身處孤島,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的本質,才能創作出真正的傳世之作。後來,俞伯牙成了一代傑出的琴師,但真心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卻不多。
他日思夜想:人上一百,種種色色,晉國冇得,還有外國,單單不就得知音人。他抱琴回土生土長的楚國,一來為晉國求賢,二來尋找知音,那天,他把官船彎到漢陽的一座山坡下,面對漢江彈起“
俞伯牙與鍾子期
俞伯牙有意在官船上大聲感嘆:“為何荒野回聲大?”山林中,鍾子期高聲回答:“只因山高流水長!”伯牙重整斷弦,再彈一曲,子期合唱:“美哉洋洋乎,意在高山!”伯牙也不理會,又彈一曲。子期急奔下山,隔船贊唱:“美哉湯湯乎,志在流水!”伯牙一聽,忙把子期請到船上,美茶相陪,酒肉款待,談音論律,八拜為交。伯牙年長稱兄,子期為弟。
話長夜短,兩人不覺聊到東方魚肚子白。子期起身要走,伯牙難得知音,哪裡捨得,硬要接他到晉國,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共操藝琴。無奈鍾子期上有年邁二老高堂,下有兄弟姐妹,遠離不得,只好約定來年中秋在集賢村鍾家相會。
鍾子期圖片
鍾子期圖像
譯文:伯牙彈琴的時候,鍾子期在一旁欣賞。伯牙彈奏時意在高山,鍾子期說:“彈得太好了!琴聲就像巍峨的高山。”伯牙意在流水,鍾子期讚歎道:彈得真好!琴聲就像水勢浩蕩的江河。”不論伯牙(彈奏時)想什麼,鍾子期總是能準確地說出他的心意。子期死後,伯牙覺得再也找不到比鍾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於是把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
不同版本
魯教版《伯牙絕弦》
原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上海教材《高山流水》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人教版《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鍾子期系春秋楚國人士,其墓就位於不遠的馬鞍村。經修葺,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漢陽知縣華某並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1980年修復。墓為圓形,封土高1.5米,底徑8米,環以石垣。碑高1.5米,寬0.7米,上刻“楚隱賢鍾子期之墓”。
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鋼筋混凝土結構,方形,四柱,歇山式頂,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欄桿。墓與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蔥蘢,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綠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鳳鳴水聲,宛若琴音。
《伯牙鼓琴圖》
這是一幅人物故事畫,畫中的故事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一書。畫的是俞伯牙與鍾子期兩位知心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畫面上共有五人,左邊是伯牙,他面目清秀,蓄長髯,披衣敞懷,端坐石上,雙手撫琴。伯牙的對面是子期,也坐在石上,身著長袍,低頭靜心諦聽。兩人的身後共有侍童三人站立。作者用生動、準確的筆墨刻劃了兩個主要人物的外形特徵和內心活動,彈琴者的專註傳神,聽琴者的入神,都躍然絹上。為了襯托兩個主要人物,作者還安排了三個侍童,並借用次要人物的不同反應來表達伯牙和子期之間用琴聲傳遞感情並成為“知音”的友誼。
《伯牙鼓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