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子,漢語詞語,拼音為zhù zǐ,意思是古代酒壺;賭博時所押的錢。
⒈古酒壺。屬瓷制。坐注碗。始晚唐,盛
宋元時期。
唐·李匡乂《資暇集·注偏提》:“元初,酌酒猶樽杓……居,稍注,形若罃,蓋、觜、柄皆具。九貴惡鄭注,乃柄系,若茗瓶異,曰偏提。”宋·曾慥《齋漫錄》:“歐王墓碑,仲儀諫議,送酒盤盞副,注二,潤筆資,歐辭。”《醒恆言·淑巧智脫楊》:“吩咐尚,另藏注,味雖,酒各。
⒉賭博押錢。
洪深《雞鳴早看天》第三幕:“這注子下得不小啊。”
郭沫若《創造十年續篇》六:“注子竟有大到三四十元以上的。”
⒊量詞。用於款項。
《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是甚麼巧主兒!囮著獃子,還不問他要一大注子,肯白白放了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