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革命
品質革命
品質革命,品種結構、產品品質、品牌培育等方面改革。
2016年5月1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求。自從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工匠精神”,一場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品質革命”呼之欲出。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常務會新聞通稿中首次使用“品質革命”這一提法,為接下來的工作定了基調。
據統計,目前我國生產的消費品中,有100多種產品產量居全球首位。其中,家電、製鞋、棉紡、化纖、服裝等產能佔全球的50%以上,輕工、紡織出口佔全球的3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消費品製造、消費和出口大國。產業規模如此巨大,但卻難稱製造強國,消費品有效供給不足的缺陷日益凸顯,品種結構、產品品質、品牌培育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容迴避。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是,中國正在興起一個規模可觀的中產階層,其消費需求正從“有”向“優”升級,從溫飽向小康轉變。當巨大的產業規模不能與龐大的消費群體完全對接,就會出現一方面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另一方面追求中高端品質的消費流向境外。總理多次提及老百姓出國購買電飯煲、馬桶蓋等事例,其中所含的隱憂不難理解。
從就任總理之初力倡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到提出中國經濟要邁向中高端,再到今天正式提出“品質革命”,李克強的發展創新理念可謂一以貫之。
“品質革命”當然首先是市場的事,工匠精神要著落到一家傢具體的企業身上。這一點常務會上說得很明白: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也就是說,電飯煲的有效供給,還得靠企業,政府不該直接管。政府應該也必須管的,是政策和制度環境的有效供給。針對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此次常務會提出:一是完善市場准入,取消不必要的審批及目錄和不合理收費。二是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導企業樹立質量為先、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立足大眾消費品生產推進“品質革命”。三是營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推進國內消費品與國際標準對標。四是強化監管,全面推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嚴打假冒偽劣,防止劣幣驅逐良幣。
一言以蔽之,推動“品質革命”,惟靠改革。當政府以工匠精神謀划和推動“放管服”改革,創造和守護良好的市場環境,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方能以工匠精神專註於產品,“品質革命”方能漸成大觀。
古人講的境界有極高明的一條:“致廣大而盡精微”。中國經濟要邁向中高端,可謂“致廣大”。要實現這一目標,對於政府而言,改革要“盡精微”;對於企業而言,產品要“盡精微”。
當天常務會還通過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某種意義上說,這也可視為一場城市的“品質革命”。國內看,長三角城市群無疑屬於高端,是我國城鎮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但若放到國際上,上海與紐約、東京、倫敦等城市相比,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化程度仍存在著差距;長三角城市群與其他世界級城市群相比,發展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