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姜附湯的結果 展開

姜附湯

痘疹活幼至寶

姜附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痘疹活幼至寶》卷終。主治痘正出時,調護不慎而為風邪所襲,眼直視,牙關緊者。

組成


白附子二錢,老生薑(切細)二錢。

用法用量


濃煎,灌下一二酒杯。出微汗即愈。

主治


痘正出時,調護不慎而為風邪所襲,眼直視,牙關緊者。

附方


名稱:姜附湯
組成:乾薑、附子各八兩,桂心麻黃各四兩,芎䓖三兩
用法:上五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三日後服一劑
主治:心虛寒風,半身不遂,骨節離解,緩弱不收,便利無度,口面喎斜
出處:《外台》卷十四
名稱:姜附湯
組成:乾薑一兩,生附子一枚
用法:水煎頓服
主治:傷寒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渴不嘔,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
出處:《局方》卷二
名稱:姜附湯
組成:甘草(炙,一作二兩)、乾薑(強人四兩)各三兩,附子(大者,去皮)一枚
用法:清水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主治:少陰病下利清谷,內寒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
出處:《普濟方》卷二O一引《十便良方》
功用:健胃,通脈,回陽救逆
名稱:姜附湯
組成:乾薑五錢,熟附子三錢
用法:水二鍾,煎八分,作二次服。或慮此方太燥,即以附子理中湯相繼服
主治:中寒口噤,四肢強直,失音不語,忽然暈倒,口吐涎沫,狀如暗風,手足厥冷,或復煩躁;兼陰症傷寒,大便利而發熱;及中脘虛寒,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霍亂轉筋,四肢厥逆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

重要文獻摘要


《醫學纂要》:“姜附湯,治痘證出時,為風邪所襲,忽傳風,眼直視,牙關閉證。生老薑(切片)二錢,白附子二錢,味濃煎,灌下,有微汗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