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水玉的結果 展開

水玉

水晶的古稱

水晶,中國最古老的稱法叫水玉,意謂似水之玉,又說是“千年之冰所化”。唐代詩人溫庭筠《題李處士幽居》寫道:”水玉簪頭白角巾,瑤琴寂歷拂輕塵”。水玉一詞最早頻繁出於《山海經》:“又東三百里,日堂庭之山……多水玉”;“丹山出焉,東南流注於洛水,其中多水玉”;“逐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中多水玉”。司馬相如《上林賦》曰:“水玉磊河”。水晶得名水玉,古人是看重“其瑩如水,其堅如玉”的質地。

簡介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結晶良好的水晶無色透明,可供觀賞和製作多種工藝品、首飾等。
我國的主要水晶產地是江蘇省東海縣,另外有雲南等。在東海縣的地區,下挖1米多深,如見黃泥並有石英石(俗稱火石)就有可能見到水晶,在石盆(黃土層加石英石的俗稱)里,水晶是黑色的,出土以後才是無色透明,不過上好的水晶還是下層的岩沙層中。

歷史記錄


《山海經》中,水晶又被稱做水碧:“又南三百里,日耿山,無草木,多水碧”,郭璞註:“亦水玉類”。這種稱謂常被文人所引用,晉代郭景純《璞江賦》道:“瑰,水碧潛”。水晶又有人稱它叫玉瑛。《符瑞圖》載:“美石似玉,水精謂之玉瑛也。”
水晶為何稱為水精?《廣雅》有巧解:“水之精靈也”;李時珍則說:“瑩潔晶光,如水之精英”。細加考究,此稱還蘊含濃厚的宗教意味呢!水精一名,最初見於佛書,後漢支曜翻譯的《具光明定意經》說:“其所行道,色如水精”。後來,在安世高翻譯的阿那邸化《七子經》中,水精被列為四大寶崐藏之一,支婁迦讖譯成的無量清凈《平等覺經》稱,水精為七寶之一。
佛家弟子確信,水晶會閃射神奇的靈光,可普度眾生。於是水晶被尊崇為菩薩石。《談苑》說:“嘉州峨嵋山有菩薩石,形六棱而銳首,色瑩而明徹,若泰山狼牙上饒水晶之類”。
《廣雅》稱水晶叫石英,色白如瑩者又叫白坿。坿為附的異形字。司馬相如《子虛賦》就有“雌黃白坿”之句。蘇林解釋:“白坿,白石英也”。
(白附,◇集解徐廣曰:“音符。”駰案:漢書音義曰“白附,白石英也”。○索隱張揖曰:“白石英也,出魯陽山。”蘇林音附,郭璞音符也。
《庶物異名疏》中說:“水精出大秦國,一名黎難”。
結晶完整的水晶晶體,就如參差交錯的馬齒,所以人們又叫它馬牙石。先民們最早用它研磨成眼鏡片,因而送它一個眼鏡石的綽號。
水晶有通稱,也有俗稱。廣州一帶稱水晶叫晶玉,又名魚腦凍;江蘇東海縣山民發現水晶會“竄火苗”,於是給它起個放光石的俗名。
世間一物多名,不足為奇,而像水晶擁有這麼多的別稱,實不多見。瞧,從水玉、水碧、白坿、玉瑛、水精、石英、黎難、晶玉到菩薩石、馬牙石、眼鏡石、放光石、千年冰、高山凍、魚腦凍等等,簡直構成一部奇石鑒賞史。
李時珍就在他的《本草綱目》中否定了水晶是“水化“、“冰化“的說法:“水精、水晶、水玉、石英、如水之精英,會意也。”《石雅》也說:“以冰擬水晶,後世猶如此,則其說之深入人心久矣”,又說,“古語云冰化,謬言也”。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玻璃,本作頗黎」。頗黎國名也。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故名水玉。與水精同名。
佛說阿彌陀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註釋
玻璃:此為梵語音,非現在所謂之玻璃。又作頗黎,新譯作頗置迦、娑頗致迦、塞波致迦等,相當於此方之水精(晶)。漢譯作水晶,有紫、白、紅、碧四色。《玄應音義》曰:「頗黎,西國寶名也,此雲水玉,或雲白珠。」《大論》云:「此寶出山石窟中,過千年,冰化為頗黎珠。」《慧苑音義》雲此寶:「形如水精,光瑩精妙於水精,有黃、碧、紫、白四色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