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回合談判

烏拉圭回合談判

1986年9月在烏拉圭的埃斯特角城舉行了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決定進行一場旨在全面改革多邊貿易體制的新一輪談判,故命名為“烏拉圭回合談判”。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貿易談判,歷時7年半,於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結束。談判幾乎涉及所有貿易,從牙刷到遊艇,從銀行到電信,從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療。參加方從最初的103個,增至談判結束時的125個。

基本信息


關貿總協定(GATT)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重要職能之一是進行多邊貿易談判,通過談判來要求成員削減貿易壁壘,逐步實現貿易自由化。從1984年關貿總協定成立開始的第一輪多邊貿易談判起,至烏拉圭回合談判,關貿總協定共有過7輪關稅貿易談判。其中,第一輪至第五輪談判主要是關稅減讓談判,第六輪談判涉及議題關稅和反傾銷措施;第七輪談判主要是關稅,非關稅措施和“框架”協議亦稱(東京回合)。
通過談判和實行關稅減讓,發達國家的工業產品平均關稅已經從原來的40%左右下降到4.7%,發展中國家的關稅也下降到13%在左右。大大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增長。
關貿總協定東京回合談判結束后,特別是第二次石油危機以來,世界經濟陷入停滯不前的困境。由於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低迷,危及到廣大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出口,使得發展中國家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在這種背景下,如何發展各國的經濟合作,通過發展國際貿易來刺激各國經濟增長,成為國際社會亟待解決的課題。
經過關貿總協定歷次談判,各國的關稅水平已經大幅度降低,而且受到關貿總協定的約束而得不到提高,所以各國政府轉而採取歧視性的進口限制措施,對農產品或工業品的出口實施補貼,或迫使競爭能力強的國家自願限制對主要出口市場的出口數量。此外,在80年代初期,關貿總協定與世界貿易的現實出現脫節與滯后。如服務貿易變的更加複雜和更加重要,關貿總協定則被侵蝕,農產品的多邊體系有很大的空子可鑽,以及關貿總協定的組織結構工作效率不高等。這樣,種種因素使關貿總協定締約方確信必須進行新的努力來加強和擴展多邊貿易體系。
為創造一個新體系,1986年9月,各國部長聚集在烏拉圭的埃斯特角城,決定發起關貿總協定歷史上最後一輪多邊談判,從而導致關貿總協定第八輪多邊貿易談判 — 烏拉圭回合的舉引。
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總體目標是為了抑制保護主義消除貿易扭曲現象;維護總協定的基本原則和促進總協定目標的實現;建立一個更加開放,更具有生命力和持久的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增長和發展;考慮貿易、貨幣、金融和發展之間的聯繫。

議題目錄


共有15個議題,即(1) 關稅; (2)非關稅措施;( 3)熱帶產品;(4) 自然資源產品;( 5) 紡織品和服裝; ( 6) 農產品; (7) 關貿總協定條款; (8) 保障條款;( 9) 多邊貿易談判協議和安排;(10)補貼和反補貼措施;(11) 爭端解決;( 12)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包括冒牌貨貿易問題;( 13) 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 (14) 總協定體制的作用; ( 15) 貿易協定。
經過123個成員國8年的多邊貿易談判,共達成18個要求全體成員國“一攬子接受”的協議; 4個不要求全體成員國“一攬子接受”的協議。大幅度減讓關稅,使發達國家的工業產品關稅下降40%,從平均6. 3%降至3.8%;首次在下述領域達成了多邊協議: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知識產權保護、爭端解決機制、貿易政策評審機制等。
此次談判對促進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效果,尤其是強化了管理國際貿易的多邊紀律框架,進一步改善了貨物和服務業市場進入的條件。除此之外,烏拉圭回合談判的另一重大成果是建立了世界貿易組織(WTO) ,以其取代了關貿總協定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