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岐岱

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陳岐岱,1976年生,吉林大學教授。

人物經歷


1994-199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學士);
1998-2004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離子體物理專業(博士);
2004-2005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助研);
2005-2006日本大阪市立大學JST-PRESTO項目博士后;
2006年作為吉林大學的學術骨幹引進,為集成光電子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教授。

研究方向


探索微納光子、光電子技術尤其是飛秒激光微納製備技術在三維光子集成、納米機械與納米力學、微納米光機電系統、微電材料器件的製備與系統檢測等領域的應用;使用飛秒(10-15秒)超短激光脈衝,以單光子靈敏度在單分子尺度研究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動力學,以及半導體和聚合物光電、微納結構與器件的超快動力學。

人物榮譽


2018年8月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1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其中陳岐岱研究領域的《飛秒激光微納加工》項目在201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內。
2021年11月,榮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主要貢獻


在博士期間搭建了三套不同的聲致發光裝置;並創新設計了一種新型聲致發光裝置,單個光脈衝強度比其它聲致發光裝置提高了6個數量級;首次得到了聲致發光中的單個光脈衝的時間分辨光譜。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期間建立了一套可見-近紅外飛秒瞬態吸收和一套納秒閃光光解裝置;採用主動控制激光重複率,單脈衝檢測的技術在瞬態吸收系統中達到了1/100000的超高靈敏度;參與了中國科學院儀器研製項目-高光譜解析度飛秒時間分辨拉曼光譜儀的研製。在日本工作期間主要負責搭建了一套脈衝寬度10飛秒的非共線光學參量放大器系統,參入了建立一套具有皮秒分辨的雙色電子延遲泵浦-探測實驗裝置的工作,從而能方便地得到了跨越時間尺度從皮秒到毫秒的動力學數據;在這些裝置上進行了光合作用中的色素-蛋白複合體中的能量傳遞和電荷轉移機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