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蹄草

鹿蹄草科鹿蹄草屬植物

鹿蹄草(學名:Pyrola calliantha H. Andr.)是鹿蹄草科、鹿蹄草屬常綠草本狀小半灌木,高可達30厘米;根莖細長,橫生,斜升,有分枝。葉基生,革質;葉片橢圓形或圓卵形,稀近圓形,上面綠色,下面常有白霜,有時帶紫色;花葶鱗片狀葉,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總狀花序,有花,密生,花傾斜,稍下垂,花冠廣開,較大,白色,有時稍帶淡紅色;腋間有長舌形苞片,萼片舌形,邊緣近全緣;花瓣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花絲無毛,花藥長圓柱形,黃色;常帶淡紅色,蒴果扁球形,6-8月開花;8-9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陝西、青海、甘肅、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長在海拔700-4100米山地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林下。

全草供藥用,作收斂劑,民間用作補藥,治虛癆,止咳,強筋健骨。

形態特徵


常綠草本狀小半灌木,高(10-)15-30厘米;根莖細長,橫生,斜升,有分枝。
葉4-7,基生,革質;橢圓形或圓卵形,稀近圓形,長(2.5-)3-5.2厘米,寬(1.7-)2.2-3.5厘米,先端鈍頭或圓鈍頭,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邊緣近全緣或有疏齒,上面綠色,下面常有白霜,有時帶紫色;葉柄長2-5.5厘米,有時帶紫色。花葶有1-2(-4)枚鱗片狀葉,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7.5-8毫米,寬4-4.5毫米,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稍抱花葶。
總狀花序長12-16厘米,有9-13花,密生,花傾斜,稍下垂,花冠廣開,較大,直徑1.5-2厘米,白色,有時稍帶淡紅色;花梗長5-8(-10)毫米,腋間有長舌形苞片,長6-7.5毫米,寬1.6-2毫米,先端急尖;萼片舌形,長(3-) 5-7.5毫米,寬(1.5-)2-3毫米,先端急尖或鈍尖,邊緣近全緣;花瓣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6-10毫米,寬5-8毫米;雄蕊10,花絲無毛,花藥長圓柱形,長(2.1-)2.5-4毫米,寬1-1.4毫米,有小角,黃色;花柱長6-8(-10)毫米,常帶淡紅色,傾斜,近直立或上部稍向上彎曲,伸出或稍伸出花冠,頂端增粗,有不明顯的環狀突起,柱頭5圓裂。
蒴果扁球形,高5-5.5毫米,直徑7.5-9毫米。
鹿蹄草
鹿蹄草
花期6-8月;果期8-9月。
鹿蹄草
鹿蹄草
鹿蹄草
鹿蹄草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00-4100米山地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或闊葉林下。

分佈範圍


產陝西、青海、甘肅、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內蒙古。

植物變種


西藏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 Andr. var.tibetana (H. Andr.) Y. L. Chou)與鹿蹄草的主要區別為花葶帶紫紅色,花為淡紅色,萼片為寬披針形。花期7月;果期8月。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和南部。零星生於海拔3600-4000米的林下。

栽培技術


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
生物學特性
喜較冷涼陰濕,土壤以有較多枯朽落葉而排水良好的腐殖質上較好,可在林下栽培。
鹿蹄草
鹿蹄草
繁殖方法
鹿蹄草宜採用分株繁殖,可在林下大量栽培。在9-10月,連匍匐莖一齊採收,分成單株,每株都要帶有部分匍匐莖和鬚根。在選好的林下,將灌木雜草除去,不要翻動土層,開1.3米寬的畦。按行距22-26厘米開小溝,深約7厘米,把幼苗放到溝里,株距10厘米左右,斜靠溝壁。先蓋腐殖質土約2厘米,再蓋枯枝落葉,使與畦面齊平。栽好后,葉片要露出地面,最後澆水。鹿蹄草也可盆栽於室內,因為它喜寒冷、陰濕的環境,以有較多枯枝落葉而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為好。應用於室外園林綠化時,需要避免將其栽植於局部高溫地區,如樓體南面或空曠的鋪裝地,如廣場、道路,或者沒有遮蔭的環境中。栽植時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不宜單獨作為地被層。保證灌水,遇高溫、乾旱時,可以採取葉面噴水、遮蔭的方法,降溫、保濕。

主要價值


園林綠化

在園林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鹿蹄草植物常綠,耐陰及夏花等觀賞特性,作為常綠耐陰地被,或者室內綠化的首選材。北京林業大學張啟翔、趙霜紅通過對紅花鹿蹄草的引種試驗表明鹿蹄草植物的園林綠化引種前景十分廣闊。

經濟價值

在食品工業方面,作為營養保健食品的基質原料,將其研製成營養型保健飲料或其他營養型保健食品。陝西太白縣民間採集此草,粗製成茶,四季飲用,可起到補氣補血、治病、御病、助消化、強身健體等作用。陝西中醫學院製藥廠在對鹿蹄草化學成分、藥理、安全毒理學、臨床觀察等研究的基礎上,依據國內外中老年人的飲用習慣、生理特點採用先進的科學手段,制出了具有中國傳統飲品特色,又增強免疫力,強身健體,防病去病,延緩衰老的“鹿壽茶”、“長樂玉液”低度酒等系列高級保健飲品。另外由於鹿蹄草的抗菌抑菌作用,可以作為天然的食品防腐劑,艾啟俊等已將其應用於醬菜低鹽保藏和蘋果抗真菌貯藏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化妝品工業中,使用其提取液研製成美容化妝品,用於滋潤皮膚,治療和預防皮膚性疾病的發生。Gansloser,Helmut Geroflen等人就將鹿蹄草浸劑添加Me2SO4濃縮為糊狀,並配以酒精,少量氨水調製成美容化妝品,用於治療粉刺,有明顯的作用。

植物文化


王母娘娘有一個鹿苑,里麗養著幾百隻金鹿。這些金鹿長著美麗的角,還能隨著仙樂跳很好看的“金鹿舞”。
每年王母慶壽的時候,都要讓金鹿來表演一番。
這一年王母的壽誕又到了,王母在瑤池舉行盛大的宴會,群仙都來賀喜,金鹿又出現在宴前。金鹿舞畢,王母娘娘賞給每個鹿一株靈芝草,一個大蟠桃,由守鹿大仙帶它們回去。
經過南天門時,一隻調皮的小金鹿,四蹄一躍,逃下了凡間。王母立即命托塔天王帶領三百天兵天將下凡捉拿。天兵天將到了四川峨眉山,尋遍了山山嶺嶺,未見金鹿蹤跡。天兵天將又駕雲來到陝西太白山尋找。尋來找去,仍未見金鹿蹤影。
這時托塔天王升起雲頭,手搭涼篷,四面觀看,發現拔仙台上有一身穿黃衣黃褲、頭梳高髻的少女在採藥,再定睛一看,原來是金鹿所化,天王立即從腰中解下套仙索向少女扔去,少女就地一滾,義變成了原形,拔腳就跑,在山上踩下了一連串的蹄印。托塔天王揮動天兵,繼續追趕,眼看就要趕上,金鹿突然一抬屁股放了一個響屁,直薰得眾天兵捂鼻不迭。乘這功夫,金鹿又跑遠了。天王命再猛追,看看就要追上,金鹿忍住巨痛,折斷頭上雙角向天兵擲去,兩個天兵的眼睛當即被刺瞎了。金鹿乘天兵亂了陣腳,急忙向海南島方向逃去。
天兵仍窮追不捨,到了海南島時,金鹿又不見了,只見一個穿黃衣的少女,頭戴一頂斗笠,肩挑一擔椰子正向前走著,天王定睛一看,發觀少女仍是金鹿所化。這次,他怕金鹿逃掉,沒有扔套仙索,而是拉開神弓向少女大腿射去一箭。少女回頭一望,應聲而倒,化作了“鹿回頭村”。天王見金鹿已化成半島,只得帶天兵回天宮復命。
金鹿在太白山上踩的腳印中,都長出了一種珍貴的藥草,名叫“鹿蹄草”。
這種草,性平,味微苦澀。能夠調經活血,收斂止血,祛風除濕,補腎壯陽。它是治“崩漏”、“虛勞”等病時不可缺少的一種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