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墓群
縱林漢代墓群
縱林漢代墓群位於蕭縣縣城西南約4公里處,考古發掘共勘探面積2萬平方米。
蕭縣是漢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第一個被命名的書畫之鄉的城市,截至2016年已發掘的700多座漢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畫像石刻。
出土有陶器、玉器、青銅器等珍貴文物。出土的漢代畫像石有8塊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已經發掘的漢墓有聖泉漢墓、縱林漢墓、龍山漢墓、靈山漢墓等墓群。
漢墓群
2003年,在蕭縣聖泉山區境內的聖村,發現兩座大型漢代古墓。位於聖泉鄉的這兩座古墓,是村民聖某2月24日在建房挖地基時偶然發現的。墓室中發現畫像石10餘塊,石刻壁畫20餘幅。
2006年,蕭縣博物館會同安徽省考古所對宿州市蕭縣西面五公里的靈山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出武士鉤鑲圖,鉤鑲是漢代主要的作戰武器之一,但這種武器已經失傳了近兩千多年。
2012年,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蕭縣縱林漢代墓群野外發掘工作全部結束。
縱林漢代墓群位於蕭縣縣城西南約4公里處,此次考古發掘共勘探面積2萬平方米,清理古墓葬28座,其中漢代墓葬27座,清代墓葬1座,出土陶器、玉器、青銅器等珍貴文物一百餘件(套)。
2015年,蕭縣古尚村發現古墓群,經先期調查,該路段發現不可移動文物點8處,其中古遺址5處、古墓葬1處、古墓群2處。
2016年,安徽省考古所對龍山子漢墓群進行了考古勘探。
完成勘探面積300平方米,清理古墓葬16座,出土各類文物80餘件。古墓群位於蕭縣龍山腳下,包括長方形豎穴土坑墓14座,磚室墓2座。
出土文物以陶器居多,類型有鼎、盒、鈁、盤、盆、釜、甑、罐、壺等,模型明器主要為倉、灶、井、圈等,銅器有指環、帶鉤、鈴鐺等,鐵器主要有劍。料器中的口琀,時代特徵明顯,反應功能明確。
龍山子墓地考古發掘,顯示了從西漢中晚期到東漢時期的社會狀況,是了解這一時期歷史背景、人文變化和民風民俗的寶貴資料。
2017年,蕭縣文物部門在該縣的莊裡鄉高庄村發現一座漢代墓葬,經過搶救性發掘,發現墓葬內有考古價值較高的漢代畫像石。
2015年,鄭州至徐州高速鐵路蕭縣段發現古墓群,目前,由省文物考古所和蕭縣文物部門組成的考古隊已開始田野勘探。鄭徐高鐵蕭縣段全長45公里,是溝通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交通大動脈。經先期調查,該路段發現不可移動文物點8處,其中古遺址5處、古墓葬1處、古墓群2處。考古隊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按照“田野考古規程”的要求,注重課題意識,充分考慮考古勘探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嚴肅認真做好考古勘探。據了解,蕭縣是漢文化的發源地,在此前連霍高速蕭縣段建設中,共發掘各類墓葬318座,這批墓葬的年代最早可達西漢早期,最晚在東漢中晚期,基本再現了該地兩漢時期中小型墓葬所反映的歷史文化特色。
聖泉漢墓群 | 縱林漢墓群 | 龍山子漢墓群 |
靈山漢墓群 | 古尚村漢墓群 | 高庄漢墓群 |
蕭縣漢墓主要是兩漢時期的中小型墓葬,出土的文物有畫像石、石刻壁畫、銅鏡、陶壺、陶罐、陶盒、陶灶及銅錢等。有8塊漢代畫像石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蕭縣漢代畫像石刻開始於西漢晚期,興盛於東漢,但隨著東漢的滅亡,蕭縣的畫像石刻也隨之消失了。近年來,隨著考古的不斷發現,人們不僅又看到了這些精美的漢代雕刻藝術,而且從這些珍貴的漢代畫像石刻上,專家們發現了許多早已經失傳了的漢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