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下公坑寺公園

棠下公坑寺公園

棠下公坑寺公園,又名天成寺,在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西南的樂溪村小蓬萊山上,南距市區約13公里。在山腰擇址興建了大雄寶殿、觀音殿、天王殿、功德堂、齋堂等寺廟建築,就是我們最初登山時見到的寺廟群,方便遊客停車。蓬江區投入資金2240餘萬元,增設了環湖路、登山路、親水平台、停車場等基礎設施,更加方便了市民遊玩。

地理環境


迎著落日餘暉,由棠下鎮桐樂路進入風景區,此處濃蔭蔽日,怪石磷峋,羊腸曲徑,泉水淙淙,是江門賞禾雀花首選之地。未到寺廟,先見一景。通過景區有一條筆直、狹長的水泥馬路,路兩旁挺拔修長的杉樹夾道相迎,翠綠欲滴,加之兩側菜園內鬱鬱蔥蔥的蔬菜,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畫。
穿過“杉樹長廊”,走過“小蓬萊”牌樓,左側是一片在建的寺廟建築群。待完工後,定可為景區增添一些氣勢,足以讓這位山中的“隱士”張揚一番。
沿著新建寺廟旁的一條小路進入林中,聽見畫眉鳥的鳴叫聲空靈悅耳,清新的空氣瀰漫在周圍。拾級而上,幾分鐘后,看見一側的岩石上立有一亭,名叫“聽泉亭”,旁邊有清澈的山泉流下,泉水丁冬作響。
很快就來到核心景區雀藤花廊,只見藤蔓纏繞,看不到花藤來至何方,又蔓延至何處。據說,禾雀花藤蔓延四周40畝,十分壯觀。可惜,我們來得不是時候,禾雀花花期已過。清明前後禾雀花開,才是最熱鬧的時節。據介紹,等禾雀花一串串掛滿枝頭時,近看朵朵花頭、眼、嘴、翼、尾俱全,盛開時如禾雀振翅欲飛,含苞時則如雛鳥待哺,十分有趣。

寺院介紹


由“雀藤花廊”上行,來到煙霧繚繞的天成禪院,即“公坑寺”,寺院雖不雄偉,但是別緻、清幽。寺門口,山泉從四條蟠龍口中流出,用此水煮茶,真可謂吸天地之靈氣。寺院中師傅以佳果相迎,品茶論道,別有一番風情。
走出天成禪院,來到仙女池,可以看到望江亭,從望江亭走出就是“姻緣路”,是情人幽會攬勝的好去處。姻緣路幽靜,坡度時緩時急,可以俯瞰整個公坑寺。松樹是公坑寺另一景色,到處可見,有些樹木年代久遠,已經倒地腐爛。姻緣路兩旁,松樹千姿百態,矯健多姿,遒勁有力。在姻緣路,運氣好的話,可以碰到三五隻蝴蝶繞身翩飛,不懼來人。
棠下公坑寺公園
棠下公坑寺公園
姻緣路的終點就是亞公亭,公坑寺,看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卻還沒有修建寺院,就在現在的天成禪院處搭了一個帳篷,在山中安了家。平時這位老者入山採集草藥,周圍村中如果有人生病了,他都會免費為村民診治。後人為了紀念他,修建一亭,命名“亞公亭”,這也是公坑寺的來歷。
從亞公亭可登上公坑寺的最高點崖頂石,可一覽“小蓬萊山”。山路稍顯陡峭,都是愛山之人踏出的土路,喜好登山的人不妨登山攬勝一試。下山後,山腳下有不少餐館,此處的脆皮雞值得一品。公坑寺除了攬勝賞花之外,還可以祈福。
棠下公坑寺公園
棠下公坑寺公園

交通指南


公坑寺還沒有開通直達的公交車。隨著濱江新區開發步伐加快,“世外桃源”將進一步拉近與市民地理距離。目前最好是自駕游,最好的線路為:從市區驅車前往,沿建設路、江沙公路到棠下鎮樂溪村,左拐由桐樂路進入。最好的遊覽季節當然是每年清明前後兩星期,那是禾雀花掛滿枝頭的時節,可以體驗到“南國奇花”的別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