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天成寺的結果 展開
- 天津薊州區的景點
- 廣東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境內寺廟
- 棠下公坑寺公園
- 南海行宮
天成寺
天津薊州區的景點
天成寺,位於盤山下盤區,舊名天成福善寺,又稱“天成法界”,以“奧穴”獨特景觀享譽京東。其始建於唐,遼、明、清數代均曾擴建重修。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江山一覽閣、古佛舍利塔、卧雲樓等。江山一覽閣,原為乾隆皇帝替身僧雲海法師所建;卧雲樓因“彩雲穿窗”而得名。古佛舍利塔,遼天慶年間建,據碑中記載,塔內藏神龍親奉舍利三萬餘顆。兩棵近千年的銀杏樹見證了盤山的風雨滄桑。天成寺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
天成寺是盤山遊覽區的重要景點。天成寺又名天成福善寺,也稱“天成法界”。《天成寺詩序》云:“寺門有樓,下瞰山麓,如深巷屈曲,澗泉苔石,歷歷可數。遠眺林巒攢簇,天成畫圖。或曰,盤山圖經稱四正山,四山回合,天然城郭,故舊有天城之名。”後來,改“城”為“成”,取“天成圖畫”之意。
天成寺始建於唐代,遼、明、清數代都曾擴建重修。廟門有乾隆題額:“天成寺”。清朝自康熙以後,幾代皇帝均曾巡幸天成寺。乾隆巡遊次數最多,他的替身僧空海就在這裡出家。乾隆曾親自為江山一覽閣題額:“江山一覽”。為大殿題匾“清凈妙音”。他寫了很多詠天成寺的詩。
天成寺
步人寺門,便見江山一覽閣,閣面澗背岩,上下五楹。雕樑畫棟,精巧別緻。登閣遠眺,東西浮青嶺堆青積翠,飛帛澗水下瀉而去。
過了三間殿堂,是由巨型石塊壘起的高壩台,拾級而上,迎面仰卧的一塊巨石上,鐫刻著“幽境”兩個字。壩台上是一個開闊的院落,三面環山。正殿建在翠屏峰下,朱紅的明柱,光燦的彩頂,壯麗雄偉。殿中塑釋迦牟尼像,兩旁塑形態各異的十八羅漢。正殿東側有一座規模稍小的配殿,殿前聳立著乾隆御制碑,上面鐫有他親筆撰題的《游盤山記》和詠盤山的詩作。
天成寺
正殿以西,有—座很大的方形條石台基,台基上,巍然屹立著一座淺黃色的古塔,這就是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佛舍利塔。塔身通高22.63米,邊長3.38米,八角十三層,結構精巧,風姿挺秀。十三層密檐上,掛有104個銅鐸,金光閃閃,山風徐來,叮鈴作響。塔前有一株古柏,千年以上,測定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樹,軀幹粗大,枝杈盤曲。淡黃色的古塔,與翠屏峰、飛帛澗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塔影穿幽壑,晴嵐迭翠屏”的天成畫卷。
古佛舍利塔是遼天慶年間(公元1111—1120年)建的,相傳塔內藏神龍親奉舍利三萬餘顆。明崇禎年間重修。為修這座佛塔,名僧如芳和尚刺血書經七年,賣經積錢。興工時,在塔內發現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
古佛舍利塔是遼代建築,明代重修。重修時曾發現塔內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塔高22.63米,邊長3.38米,八角十三層。塔基由花崗岩須彌座和三層仰復蓮花組成。塔身正面有門,內置佛龕,側面有浮雕花窗。密檐角上掛著104個銅鈴,山風徐來,叮呤有聲。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樹。塔西有徹公長老和尚靈塔。塔下有“善蛇洞”。傳說有72條護塔的蛇。塔往西有飛帛澗。澗西可通西浮青嶺。
古佛舍利塔西面,有徹公長老和尚靈塔。塔下有善蛇洞,相傳洞里藏七十二條善蛇,白天潛於塔下,夜裡攀在塔身以護衛佛塔。
徹公和尚塔往西有“飛帛澗”,夏秋時節,澗水從翠屏峰飛瀉而下,形同飛帛,因而得名。穿過飛帛澗上的小石橋,可達風光秀麗的西浮青嶺。
天成寺
該寺始建於唐代,遼重修,清朝康熙、乾隆、同治年間亦擴建、重修。抗日戰爭期間為冀東軍分區十三團衛生所,1942年被日軍焚毀,1980年重建。寺廟背倚翠屏峰,依山勢分兩層建築,上層有大殿、配殿、月亮門、古佛舍利塔、徹公長老和尚靈塔、清乾隆七年(1742年)《御制盤山碑記》和同治三年(1864年)《天成寺重修碑記》。
天成寺
天成寺古塔又名古佛舍利塔。位於薊縣盤山蓮花嶺北的翠屏山下,天成寺大殿西側,飛帛澗旁。始建於黨,重建於遼天慶元年~十年(1111~1120),明崇禎年間重修,1942年為日本侵略軍焚毀,1980年修葺添配銅鐸和塔剎。塔八角密檐13層,通高22.63米。每個檐角懸掛銅鐸,共104枚,風吹鈴響悅耳。塔基以花崗石須彌座和三層磚雕仰覆蓮花構成。塔身南面開矩形門,內置佛龕;東、西、北三面設磚雕假門;四側面浮雕假窗。其上置斗拱,轉角柱頭單抄單昂五鋪作、柱間補間斗拱出斜拱,均為仿木磚雕。上承高大的13層密檐,磚疊砌法,出檐逐層遞收。塔身及出檐外沿,均微向內幽頁,造型秀麗、端莊。塔通體飾淡黃色,與天成寺、翠屏峰交相輝映。
天成寺舍利塔天成寺舍利塔又名古佛舍利塔,位於薊縣盤山蓮花嶺北的翠屏山下,始建於唐,重建於遼天慶元年至十年(1111-1120年),該塔八角密檐13層,其上置斗拱,轉角柱頭單抄單昂五鋪作、柱間補間斗拱出斜拱,均為仿木磚雕。
天成寺
步入寺門,有雕樑畫棟的江山一覽閣。閣通院中的曲廊。走過三間殿堂,登上坎台,是一個三面環山的開闊院落,院中有正殿,朱紅的明柱,燦爛的彩頂,壯麗雄偉。殿前有兩株千年銀杏,干圍3.1米,高25米,挺拔直立,均為雌性。正殿東側有配殿。正殿後面是翠屏峰,古木參天,石崖壁立,石壁下有兩個方形水池。池中有泉,名涓涓泉,常年不幹,清澈見底。是難得的礦泉水。正殿西側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條石台基,台基上高聳著一座淺黃色的古塔,這就是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佛舍利塔。
天成寺
正殿後是刀削筆立的石崖,“古木千樟,悉從石罅中迸出,層層鱗砌”,異常險峻,有歷代文人墨客的摩崖題詞、題詩。石壁下,有兩個方形水池,名“涓涓泉”,清澈見底,常年不涸,清洌甘甜。經有關部門測定,是難得之天然礦泉水。
天成寺
塔東側堅一石幢,經文為遼代所書。明萬曆年間,磨其三面,改刻“無垢凈光陀羅尼佛頂真言”及《金佛燃燈記》。塔西為徹公長老和尚靈塔,塔內有善蛇洞,相傳洞里藏有七十二條善蛇,白天潛於塔下,夜裡攀在塔身以護衛佛塔。有時還潛入殿堂,蟠伏座下,恭聽老僧說法。
徹公靈塔之西有“飛帛澗”,夏秋時節,澗水從翠屏山峰飛瀉而下,形如飛帛,因而得名。
天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