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皞
古代華夏部落的首領
太皞
據《呂氏春秋通詮》考證,太皞即是伏羲氏,秦漢陰陽家用五帝配四時五方,認為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後,祀於東方,所以為木德之帝,為司春之神。
《儒部·法言義疏》
五帝謂五方神也。東方為太皞,南方為炎帝,西方為少皞,北方為顓頊,中央為黃帝”,謂漢人已有以太皞等為五方帝之名者,足與金說互證。胡部郎玉縉云:“晉語虢公夢蓐收之狀白毛虎爪,此蓐收神之形,必非該之貌。則知太皞、句芒等本古者五行天帝、天神之號,非伏戲與重等也。
《呂氏春秋·孟春紀》:“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
《左傳·昭公十七年》:“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左傳·昭公十七年》:“若火作,其四國當之,在宋、衛、陳、鄭乎?宋,大辰之虛也;陳,大皞之虛也;鄭,祝融之虛也,皆火房也。”
《山海經·海內經》:“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百仞無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皞爰過,黃帝所為。”
《山海經·海內經》:“西南有巴國。大皞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為巴人。”
《荀子·正論》:“堯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不能使嵬瑣化。何世而無嵬?何時而無瑣?自太皞、燧人莫不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