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二塘鄉的結果 展開
- 廣西桂林市象山區轄鄉
- 江西進賢縣轄鄉
- 青海化隆回族自治縣轄鄉
二塘鄉
廣西桂林市象山區轄鄉
象山區二塘鄉地處桂林市南郊,距市中心12公里,所轄6個行政村,北與市區接壤,東與雁山區柘木鎮相鄰,西與臨桂縣交界,南與雁山鎮相接。總面積62.97平方千米,耕地面積853公頃,總人口17829人(2017年)。
二塘鄉距城中心10公里,故名二塘,清代為驛站,元屬靜江路,明屬靜江府,清屬桂林府,民國初年桂林縣、臨桂縣地,民國2年6月屬桂林縣。民國19年屬良豐區。民國31年屬太沙廣西省桂林市象山區二塘鄉鄉公所、柘木鄉公所、三合鄉公所。
2張
二塘鄉
1954年4月,東、西、南3個郊區人民政府合併成立桂林市近郊郊區人民政府,二塘鄉、東西鄉隸屬近郊區人民政府,1955年9月,近郊區人民政府改為市近郊區公所,二塘鄉、東西鄉隸屬市近郊區公所。1957年9月,二塘鄉、東西鄉屬奇峰鄉管轄,1958年8月30日,全郊區46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為秀峰人民公社,二塘生產管理委員會屬秀峰人民公社管轄。1959年二塘大隊、紅光大隊屬近郊區人民委員會和秀峰人民公社管委會管轄。1960年7月二塘大隊紅光劃歸良豐農場,稱為良豐第六分場,1961年二塘大隊、紅光大隊從良豐農場退出,成立二塘公社,屬市郊區公所管轄。同年6月,撤銷郊區公所,二塘人民公社屬桂林市農業局管轄。1962年,二塘公社屬郊區公所管轄。1968年屬郊區革命委員會管轄。1979年6月,二塘公社屬市農業辦公室領導。1984年7月,二塘鄉屬郊區人民政府管轄。1990年二塘鄉仍屬郊區人民政府管轄。1996年12月26日,二塘鄉併入象山區,屬象山區人民政府管轄。
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象山區二塘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自治區“1234610”工程和桂林市、象山區關於農村發展工作思路,始終把握“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核心,把“特色”農業做大做強,加大引智引資發展農業的力度,促進農業產銷一體化建設,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格局。
發展特色農業,大力培養特色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要發展二塘經濟,就必須發展現代農業,符合二塘的實際,二塘鄉與桂林市南區相連,二塘鄉水果出廠在可供大力開發的桂陽公路兩側,在2000年前,全鄉以種植水稻為主,雖處市郊,但觀念守舊,思想不夠解放,沒有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收入和生活水平都較低,人均收入不足1800元。21世紀以來,二塘鄉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特色農業,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的進步和提高,特別是十六大以來農民的思想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加快。鄉黨委、政府和各村“兩委”一切工作緊緊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想問題、定政策、辦實事都立足於發展農村經濟,大力培養特色經濟,因地制宜,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特色產業,不斷提升優化產業結構。重點抓好蔬菜、名優水果、園藝花卉、畜牧水產養殖、休閑觀光農業,初步形成了一鄉多品、一村幾品的城郊特色農業格局,樹立“競爭農業、品牌農業”的新理念,加大營銷推廣力度,擴大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把優勢產品的拳頭產業做大做強。
發展特色農業,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核心問題。鄉黨委、政府在抓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上,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入手,加強科技服務,大力引進農業項目,以創新的思想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生產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逐年調減糧食種植面積。北芬村、彭塘村、紅光村等近千畝的優質水果、季節性蔬菜種植基地,在桂陽公路旁開發種植“六個百畝”:即百畝“雙季蓮藕”;百畝“粉葛”;百畝優質品種“四棱豆”;百畝“翠竹長身苦瓜”和“台灣高農苦瓜”和百畝“綠玉辣椒”等一批蔬菜新品種,這些新產品的開發都取得了理想的經濟效益。如種植蓮藕比種植水稻效益提高了5—7倍,粉葛的畝產值達到2100元,全鄉複種蔬菜面積達8656畝,較上年增加了2200畝,增幅達到25.3%,目前全鄉人均年種植水果、蔬菜等面積為0.55畝,為農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礎。推進了農業化進程,拓寬疏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培養農業龍頭企業,走農戶+基地+企業的經營模式,通過多種途徑,發展規模經營,切實帶動一批農戶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發家致富的經營格局。
發展特色農業,引進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引進高科技農業示範基地,走科學型、效益型農業發展之路,大力興辦農業示範基地。兩年來在北芬村成二塘鄉家禽養殖功引進了紅繼園等三個佔地180多畝的園林、花卉、苗木生產基地、由基地輻射,形成了以基地帶農戶的集園林、花卉、苗木、旅遊休閑為一體的產業地帶,現有200多農戶調整產業結構走園林、花卉、苗木、旅遊發展致富之路。同時,與台商洽談,在四合行政村上月自然村開發科技農業為一體的大型農業項目。這些項目的引進和開發將大大推動二塘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發展特色農業,優化養殖結構
根據城郊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2005年全鄉牲豬出欄26040頭,家禽出欄27.66萬羽,禽蛋產量達623噸,水產品產量達627噸,2003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47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8%、14%、5.8%、6.5%,突出傳統食草型畜禽養殖和“土”品種,出現了四合上月土雞村、村土甲魚村、北芬土洋鴨村、紅光常家土豬村,為抓好養殖業,去年舉辦各類培訓班十二期,培訓農民417人,印發科技資料6000多份,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通過技術指導,品種改良,豬、牛、羊、雞、鴨的產量均有提高,畜牧養殖業產值佔總產值比重進一步加大,積極發展立體養殖,其中特種養殖就有蝦、蛙、鱉等,去年爭取到桂林市科技局牛品改推廣項目,有14個自然村近千頭牛應用新技術進行品種改良,預計全鄉通過對牛的品改,將能大大提高養牛的經濟效益,是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
二塘鄉進行災后培訓
二塘鄉以糧食生產為主。近年來,該鄉大力興辦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種植名、優、新、特水果及無公害蔬菜。北芬三塘一帶已初步形成一個集園林、花卉、苗木、旅遊休閑為一體的產業帶。通過技術指導、品種改良,豬、牛、羊、雞,鴨的產量均有提高。畜牧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進一步加大。積極發展立體養殖,其中特種養殖就有蝦、蛙、鱉等。2003年11月,全鄉已出欄生豬1.5萬頭,存欄8000多頭,牛存欄1810頭,雞鴨出欄23.8萬羽,禽蛋產量達560噸。2003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4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83元。
二塘鄉圍繞城鎮化建設目標,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目前已啟動新村規劃點7個。鄉鎮企業近年來也發展迅猛,一些資金和技術力量雄厚的企業不斷落戶該鄉,象桂林大傢具批發城、象山門業有限公司、安新工業園等。僅2003年就引進了如一建攪拌廠、迪亞織造有限公司,農機大市場等一批創稅項目11個,引進資金1850萬元。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100萬元。二塘鄉交通便利,黃金旅遊通道—桂陽公路就貫穿全鄉南北,每年有近千萬名遊客途經該鄉,其蘊藏著無限的商機。二塘鄉土地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在桂陽公路兩側可供開發的處女地就達數百公頃。
二塘鄉地處桂林市郊南部,隸屬象山區。轄六個行政村,30個自然村。兩條黃金通道桂陽公路和萬福公路貫穿其中,面積為3109.2公頃,2005年末,人口14528人,農民人均純收入3148元。依託地域優勢,鄉黨委政府深入調查研究,反覆論證,集思廣益,圍繞建設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為核心,結合本鄉實際,制定了符合二塘鄉特點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思路,即走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確定了未來五年的主要指標:農業總產值繼續保持每年遞增8%,工業總產值保持年均遞增10%,財政收入每年遞增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每年遞增10%,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增加200元以上。交通便利,離城市近是二塘鄉發展的一個很大優勢。因此,結合二塘鄉實際情況,構建一條二塘發展之路,即是走城市化的道路。以“居住社區化、就業非農化、保障社會化、受益多元化,待遇市民化”為基本方向,積極探索建設城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促進二塘鄉城市化建設。
根據二塘鄉各村經濟社會發展,自然地理條件等方面的差異,按照“規劃在先,建設在後;超前規劃,分步建設”的原則,制定二塘鄉新型農村社區。(一)是以萬福公路征地拆遷和工業園區征地為契機,抓住機遇,新建一批農村新村。如紅光村委的西村新村,?塘村委的迎賓新村等,引導村民的住房向中心村集中。(二)是對已基本成型的村莊進行綜合整治,提高一批。即是對獲衛生文明村的紅光村委額頭村、東村、神灣、常家,陽家村委的茶店村大力開展“三情四包五改”為主要內容的村容環境整治工程,全面規範提高村容村貌。督促各村制定《村規民約》、《衛生公約》等各項制度,重點是在村裡開展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農戶門前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包治安,村民家中改水、改廁、改廚、改圈、改風貌為內容的整治活動,進一步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三)是對農戶居住相對分散的遠郊村搞好規劃,整建一批。如萬福村委的上下鑾塘村,四合村委的上月、下月等村離市區較遠,要立足城市長遠發展,加速推進這些村子生態家園建設,突出抓好“六改”:改路、改水、改廁、改圈、改廚、改善垃圾處理,實現“五通”:通路(道路硬化)、通電視(有線電視)、通水(自來水)、通沼氣、通信息(電話、寬頻),逐步建設形成集中成型的農村新社區。
二塘鄉為近郊,城市是最大的資源。要充分利用好這個資源,把握非農產業發展,轉移就業培訓,農民自主創業三個關鍵措施,著力引導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逐步建立促進城郊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1.是著力發展非農產業,搭建就業載體。
充分發揮兩個工業園區的帶動和促進作用,利用其形成的商機,大力發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倉儲裝卸等服務業,為農民就業增加新的崗位。二塘鄉中學法制教育2.是著力加強轉移培訓,增強就業技能。
按照“企業培訓、政府補助、農民免費、就地就業”的思路,實行訂單培訓;同時,發揮婦聯、團委、社會勞動保障所、農服中心的職能作用,對村民進行多方面的培訓教育,以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3.是著力激發創業熱情,推動全民創業。
各級政府要制定優惠政策,引導農民向非農產業進軍,鼓勵他們主動融入城市,融入市場。
結合城區實際情況,探索完善被征地農民生活保障,醫療保障,社會救助等機制,逐步建立起廣泛覆蓋、基本保證的社會保障體系。1、是探索建立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機制,土地是農民的生產資料,也是生活基礎,對失地農民,應給予生活補貼,建立農村低保制度,以保障被徵用土地的農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維護社會的穩定。2、是建立符合城區特點的農村醫療保障機制。加快農村初衛生保健與社區衛生服務的對接。大力推行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不斷擴大受益面。3、是健全完善社會救助機制。加強對二塘鄉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入學難的救助工作,爭取各方面的支持,推進農村危房的改造和重建,大力實施以實現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為目標的救助工程。
1、是拓展集體保障的渠道,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組織自我發展和為村民提供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
2、是拓展財政投入的渠道。建立健全財政資金全方位向農村傾斜的機制,財政支農支出做到兩個高於,即用於新農村建設的資金增長比例高於經常性財政收入的增長比例,直接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高於上年。
3、是拓展土地收益的渠道。在重點項目征地時,其所征土地的10%—15%預留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用地,引導、鼓勵民間資本投入建設倉儲、廠房、築巢引鳳,發展運輸等第三產業,逐步形成農民從這些經營性項目中長期分享土地收益的穩定渠道。
二塘鄉南北有桂陽公路貫穿全鄉,西有萬福公路,轄區內有桂林宏偉集團、五七一八廠、桂林洗滌劑廠、雪芙蓮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威達集團、金地球農機汽配市場、飛龍汽車貿易公司、龍泉國家森林公園、空軍療養院、柳鋼桂林療養院、桂林交通療養院、大傢具批發城、普天通訊器材廠等大型企業、民營企業104家、個體工商209家。
二塘鄉是象山區的農業鄉,有稻田10582畝,水面2718畝,林地18330畝。為了更快更好地增加農民收入,該鎮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引進農業項目,以創新二塘鄉的思想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生產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逐年調減糧食種植面積,圍繞“菜籃子、果籃子、花籃子、肉籃子”工程,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種植名、優、特水果及無公害蔬菜,注意發展蔬菜、花卉和旅遊、觀光,休閑型農業,重點抓了紅繼園等三個花卉生產基地。目前全鄉人均年種植水果、蔬菜等面積為0.55畝,為農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礎。
二塘鄉於2001年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九年義務教育達標率為100%,有文化室29間,有籃球場6個,有中學1所,有小學7所。
二塘鄉30個自然村均通汽車,通車率達100%,有30個自然村通有線電視,有仁頭、陽家、塘、茶店、上沙河5個自然村通自來水。交通便利,離城市近,是二塘鄉發展的一個很大優勢。因此,結合實際情況,二塘鄉正在構建一條新的發展之路,即走城市化的道路。以“居住社區化、就業非農化、保障社會化、受益多元化,待遇市民化”為基本方向,該鄉正在積極探索建設城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促進城市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