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脆鱔

無錫脆鱔

無錫脆鱔是江蘇無錫傳統的地方名萊,此菜在中國眾多鱔魚佳肴中獨樹一幟,又名梁溪脆鱔。因無錫有梁鴻溪,東接京杭大運河,西連太湖,因而別名梁溪,無錫遊船經常由梁溪河駛入太湖。脆鱔,傳說是過去太湖遊船上的船菜,於是船菜中常備的脆鱔漸漸被稱為梁溪脆鱔。所屬菜系是蘇錫菜。

製作材料


主料:鱔魚(1500克)
調料:香油(25克)白砂糖(100克)醬油(40克)姜(75克)料酒(25克)粗鹽(100克)小蔥(25克)大豆油(150克)

製作工藝


1.姜洗凈,25克切絲,50克切末;
2.蔥去根須,洗凈,切末;
3.鍋中放入清水2500毫升,加粗鹽燒沸,放入鱔魚,隨即蓋上鍋蓋,煮至魚嘴張開,撈入清水中漂清;
4.魚腹朝里橫放案板上,一手捏住魚頭,用竹片在緊靠魚下巴處插入,沿脊背直划至尾,去掉內臟,再沿脊骨兩側劃下成整條鱔肉,洗凈,潷去水;
5.炒鍋上火,舀入豆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鱔魚肉,用漏勺撥散,炸約3分鐘撈出;
6.待油溫再至八成熱時,放入鱔魚肉復炸約4分鐘,改用小火炸脆;
7.另用炒鍋置旺火上燒熱,舀豆油25克,放入蔥末炸香,加紹酒、薑末、醬油、綿白糖燒沸成滷汁;
8.隨即將炸脆的鱔魚肉用漏勺撈入滷汁鍋內,顛翻幾下,淋入香油,起鍋倒入盤中,放薑絲即成。

工藝提示


1.因此菜是選用整條鱔肉炸制而成的,故在取鱔肉時,不要將鱔肉弄碎,保持其完整;
2.要用八成油溫炸鱔肉,將其水分炸盡,不可油溫過低;
3.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大豆油1000克。

菜品口感


口味:咸甜味
此菜交叉架空似寶塔形,烏光油亮呈醬褐色,鱔肉鬆脆香酥,滷汁甜中帶咸。

食譜營養


鱔魚:鱔魚富含DHA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鱔魚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適用內痔出血、氣虛脫肛、產後瘦弱、婦女勞傷、子宮脫垂、腎虛腰痛、四肢無力、風濕麻痹、口眼歪斜等症。

食譜相剋


鱔魚:鱔魚不宜於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紅棗同食。

歷史文化


脆鱔亦名甜鱔,相傳始創於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國時期,清末民初,脆鱔已用作筵席大菜。1920年後,開設在惠山的“二泉園”店主朱秉心對家傳脆鱔製法悉心研究,使之愈加爽酥、鮮美,頗具特色,遠近聞名,因朱秉心習慣於戴著大眼鏡做菜,因此人們又稱此菜為“大眼鏡脆鱔”。
梁溪,水名,為流經無錫市的一條重要河流,其源出於無錫惠山,北接運河,南入太湖,相傳東漢時著名文人梁鴻偕其妻孟光曾隱居於此,故而得名,歷史上樑溪為無錫之別稱。近百年來,無錫太湖遊船,每經由梁溪馳入太湖,船上多設有船菜,梁溪脆鱔是船上必備的風味菜肴。

營養成分


·熱量(3381.20千卡)
·蛋白質(273.79克)
·脂肪(196.36克)
·碳水化合物(133.64克)
·膳食纖維(2.46克)
·維生素A(806.00微克)
·胡蘿蔔素(337.50微克)
·硫胺素(0.95毫克)
·核黃素(14.79毫克)
·尼克酸(56.88毫克)
·維生素C(38.25毫克)
·維生素E(176.98毫克)
·鈣(1291.90毫克)
·磷(3216.35毫克)
·鈉(96213.10毫克)
·鎂(841.15毫克)
·鐵(71.89毫克)
·鋅(32.75毫克)
·硒(520.54微克)
·銅(1.57毫克)
·錳(37.67毫克)
·鉀(4538.30毫克)
·葉酸(12.00微克)
·膽固醇(1890.00毫克)

由來典故


鱔魚屬水鮮,是江蘇菜中主要原料之一,江蘇菜系中的全鱔席,共有108道全部由鱔魚做成的美味佳肴,以此宴請賓客,據說三天都吃不完,可是這108道菜中,還不包括梁溪脆鱔,該菜可謂是我國眾多鱔魚佳肴中獨樹一幟的傳統名菜。脆鱔亦名甜鱔,相傳始創於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國時期,清末民初,脆鱔已用作筵席大菜。1920年後,開設在惠山的“二泉園”店主朱秉心對家傳脆鱔製法悉心研究,使之愈加爽酥、鮮美,頗具特色,遠近聞名,因朱秉心習慣於戴著大眼鏡做菜,因此人們又稱此菜為“大眼鏡脆鱔”。梁溪,水名,為流經無錫市的一條重要河流,其源出於無錫惠山,北接運河,南入太湖,相傳東漢時著名文人梁鴻偕其妻孟光曾隱居於此,故而得名,歷史上樑溪為無錫之別稱。近百年來,無錫太湖遊船,每經由梁溪馳入太湖,船上多設有船菜,梁溪脆鱔是船上必備的風味菜肴。

評價


夏天吃鱔魚賽過吃人蔘。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蔘”。時至夏季,又到了吃鱔的好時節。我國曆來將黃鱔視為魚中上品,天南地北的著名鱔餚有許多。
梁溪脆鱔是江蘇無錫的一道名菜,梁溪是無錫的別稱。明末清初時,當地廚師以活鱔去骨划絲,入油鍋炸脆,再用多種調料製成濃鹵燴煮,鱔絲甜鮮鬆脆,很快就馳名江南各地。
子龍脫袍這是湖南地區歷史悠久的一道傳統名菜。此菜是用鱔魚製作,因鱔魚形似小龍,製作時先將其皮脫下,形似武將脫袍,故而得名。成菜鮮嫩、香辣、爽滑,具有典型的湖南風味。
響油鱔糊又名清炒鱔糊,是上海本幫名菜。它以新鮮鱔絲為原料燒制,盛盤后要在鮮糊中間摁一個窩,將燒熱的蔥花滾油澆在其上,上桌時滾油燙得蔥花吱吱作響,故名“響油鱔糊”。
二回頭湖北潛江名菜“二回頭”,是以潛江特產的黃鱔為主料烹制而成,因成菜兩頭翹起而得名。其特點是,鱔肉肥厚無骨,味道滑嫩清香,看上去好像是冷的,吃進嘴裡卻是熱的,而且入口即化,餘味綿綿。
熗虎尾這是江蘇北部淮揚一帶的一款傳統名菜。它是用鱔魚尾背一段凈肉,經開水稍氽加濃汁調味拌制而成,肉質細嫩,清香爽滑,口味鮮咸,而且其形酷似虎尾,故名。
蝦爆鱔面這是浙江杭州的名點,它選用鮮活黃鱔切片,用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直至鱔片黃脆,再和炒好的鮮河蝦仁一起拌入麵條中,使麵條吸入鱔魚與蝦仁的香味,汁濃而鮮,回味無窮。
松子鱔魚廣東名菜“松子鱔魚”是用粗大鱔魚去骨切斷,在其一面剞花刀,裹入肉餡,掛糊炸至金黃,再澆上糖醋滷汁,其味甜酸適口,鮮香肥美,與江蘇名菜“松鼠鱖魚”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