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

東漢隱士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人,生卒年不詳,約漢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間在世。

少孤,受業太學,家貧而尚節介。學畢,牧豕上林苑,誤遺火延及他舍。鴻悉以豕償舍主,不足,復為佣以償。歸鄉里,勢家慕其高節,多欲妻以女,鴻盡謝絕。娶同縣孟女光,貌丑而賢,共入霸陵山中,荊釵布裙,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章帝(肅宗)聞而非之,求鴻不得。乃改複姓運期、名耀、字侯光,與妻子居齊、魯間。終於吳。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梁鴻
梁鴻
字叫伯鸞,是扶風平陵縣人。父親讓,王莽時候做城門校尉,寓居在北地,死在那裡。那時年紀還小,因為遇上亂世,就用席子卷著把父親埋了。後來在太學讀書,家境貧寒卻注重節操,飽讀群書,沒有不通曉的,卻不著述。完成了學業,就在上林苑放豬。曾經不慎失火,蔓延到別的房屋,就尋找到受災的人家,問損失了多少,把豬全部拿來做賠償。
有勢力的人家羨慕梁鴻的高尚節操,有很多人家要把女兒嫁給他,都謝絕不娶。同縣姓孟人家有個女兒,形狀肥胖醜陋黝黑,力氣很大,能舉起石臼,不想匹配婚嫁,年齡都到三十歲了。父母問她什麼原因,那女子說:“要得到梁伯鸞那樣賢能的。”聽了就下禮聘了她。女子請求製作粗布衣服、草鞋、紡織用的筐、搓繩子的工具。等到出嫁,才梳妝打扮進了門。過門七天梁鴻都不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下請求說:“我私下聽說您有高尚的節義,挑選斥退了幾個女子,我選擇夫婿,也高傲地對待過幾個男子。現在我被您捨棄,哪敢不向您請罪。”說:“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隱居的人罷了。你現在居然穿著綺麗的絹綢衣服,塗脂抹粉,這哪裡是我的意願呢?”妻子說:“只是看看你的志向罷了。我自有隱居的服裝。”就重新把頭髮梳成椎形的髻,穿上粗布衣服,做著女人的活計到梁鴻的面前來。非常高興,說:“這真是我梁鴻的妻
梁鴻
梁鴻
子啊,能夠服侍我嘍!”於是給她起了個字叫德曜,取了個名叫孟光。
生活了一段時期,妻子說:“常聽先生想隱居避患,為何現在還不行動?難道如此苟且偷生?”說“對。”於是共同到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
後來到吳,依附世家望族皋伯通,住在廂房,給人做僱工舂米。每當打工回來,妻子就準備好食物,從不敢在面前直接仰視,把盛食物的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伯通看到了感到很奇怪,說:“那個打工人能讓他的妻子如此敬畏他,不是平常人。”就讓他在家裡住。不幹那些雜事。閉門著書十餘篇。等到死後,伯通要了一塊地將他葬在吳要離墓旁。眾人都說:“吳要離是壯烈之人,品性清高,可以讓他靠近要離。”葬完,妻子回到扶風老家。

個人作品


詩作
五噫歌適吳詩《思友詩》

軼事典故


舉案齊眉

舉案齊眉
舉案齊眉
名詞解釋: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處:《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逸民列傳·梁鴻傳》

史籍記載


梁鴻蘇州石刻像
梁鴻蘇州石刻像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逸民列傳·梁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