癘風

癘風

癘風,一種病名,即麻風,又稱「癩大風」,俗名「大麻風」,冥病,大風,癩病,大風惡疾,癘瘍,風癩,血風。因感觸暴厲風毒,邪滯肌膚,久而發作。初起先覺患部麻木不仁,次發紅斑,繼則腫潰無膿,久而漫延全身肌膚而出現眉落、目損、鼻崩、唇反、足底穿等嚴重證候。

概述


形素虛,暴癘毒邪襲,邪毒滯肌膚,觸患邪毒傳染。初患麻木仁,繼則丘疹紅斑,漸腫破潰,膿汁,久則蔓延,嚴眉毛脫落,鼻柱倒陷,損唇裂,甚則足底穿潰。若獅貌。治宜祛化濕,血殺蟲。初始選保化靈丹服汗,改消風散,或有飲用蝮蛇酒者。若久病體虛可選補益之劑,或可兼服何首烏酒。外治可選用苦參湯溫洗潰瘍局部,並洗后塗敷狼毒糊劑。發現確診者,即應予以隔離治療。

古書記載


《五二病》:“冥(螟)病:冥,蟲,嚙穿,恆,鼻,旁,齒齦,或在手指,使人鼻缺指斷……”
《素·論》:“癘,榮熱胕,清,故鼻柱壞敗,皮膚瘍潰。寒客脈,曰癘。”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癘,音賴。《長刺節論篇》云:‘病大風,骨節重,鬚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發眉生而止針。’此與此節相同,故錄之。”
日本·丹波元簡《素問識》:“滑云:‘……胕、腐同。此段當為: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癘者,有榮衛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簡按:此未知果是否,錄以存一說。
《四時氣》篇云:‘癘氣者,素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並與此節相同。曰大風,曰癘氣,即癘之謂耳。”
《說文·疒部》:“癘,惡疾也。”
《素問·脈要精微論》:“脈風成為癘。”王冰註:“此則癩也。”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病大風者,即《風論》及《靈樞·四時氣篇》皆謂之癘也。……癘,音癩。”
《靈樞·四時氣篇》:“癘風者,素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馬蒔《靈樞注證發微》:“癘,音癩。”
隋·巢元方等《諸病源候論·卷二·惡風鬚眉墮落候》:“大風病,鬚眉墮落者,皆從風濕冷得之……即成風疾……故面色敗,皮膚傷,鼻柱壞,鬚眉落。”
宋·陳無擇《三因方·大風敘論》:“《經》所謂癘風者,即方論中所謂大風、惡疾、癩也。”
清·吳謙等《醫宗金鑒·大麻風》:“《經》云:脈風成為癘。……今人呼為大麻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