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海青的結果 展開

海青

相聲術語

“徠海青”是相聲界行話,是說演員在行內沒有門戶、沒有師承關係在曲藝界,特別是相聲門兒里,就十分看重演員的輩份和師承關係,一般把沒有正式拜師入門的相聲演員稱為“海青”,屬於業餘玩票。

涵義


沒有拜師的藝人就被行內人稱為“海青腿”,就是“外行”的意思。事實上,如今的相聲界里幾乎很少有無師承而登台演出的演員。海青腿雖然沒人管束,可以獨來獨往,但是行內人不會招呼你,不買你的賬。在流派分明、地域明顯的大背景下,不可能有海青腿的空間。

引申


相聲家譜,又叫”海底“,是相聲界收徒的憑證之一。相聲作為傳統的曲藝門類,在藝術傳承方面,仍然保留著非常傳統的規矩,極為重視師承關係。相聲行業內的人都知道,相聲家譜就是相聲演員的“身份證”,互相不認識的相聲藝人,通過“你師父是誰”這種師承脈絡問題,就可以迅速排出輩分。沒有師承的人,相聲說得再好,在相聲行業里也不被認可。
在郭德綱的相聲中有一段內容,說張文順(捧哏演員)拜了個師父,師父給他取名叫“海青”,張文順回說:“跟沒拜一樣啊~”,就是這個道理。

歷史


相聲是傳統民間曲藝,起源於清末的北京,興起於天津。不同的歷史淵源形成了相聲界的不同流派,最著名的,北京有以侯寶林為首的侯派和常寶堃為首的常派,天津有以馬三立為首的馬派。不同流派之間百花齊放的同時,也存在著鬩牆之爭。
“拜師”對相聲演員來說是頭等大事,一個相聲演員沒有師父就等於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拜師”的傳統在相聲行當里仍然存續不絕,即使剛開始不拜,等時機成熟也“擇師而從”。
相聲界的門派之爭,由來已久。每個相聲演員,只要沒有正宗地拜過師父,那麼他就會被歸為“海青”,屬於業餘玩票,永遠也上不了專業的檔次。而相聲門派之中的師徒之爭,更是久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