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6條詞條名為吳村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內地導演
- 河南省靈寶市豫靈鎮轄村
- 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城月鎮吳村
-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清源鎮下轄村
- 山西省萬榮縣賈村鄉下轄村
- 地名 , 行政區劃 , 鄉鎮 , 山東, 曲阜
- 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北褚鎮下轄村
- 引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莘畈鄉吳村
- 山西省永濟市城東街道下轄村
- 陝西省潼關縣城關鎮吳村
- 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七級鎮下轄村
- 山東省兗州市新兗鎮下轄村
-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嵐水鄉下轄村
- 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監漳鎮吳村
- 山西長治郝家莊鄉下轄村
- 陝西省咸陽市乾縣城關街道
- 山西省高平市米山鎮下轄村
- 河南省滑縣上官鎮吳村
-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重坊鎮吳村
-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下轄村
- 山西省運城地區河津市柴家鄉吳村
- 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梁村鄉吳村
- 雲南省巍山縣永建鎮下轄村
- 山西省襄汾縣古城鎮下轄村
- 浙江省青田縣章村鄉下轄村
- 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柳園鎮吳村
吳村
地名 , 行政區劃 , 鄉鎮 , 山東, 曲阜
吳村村,吳村鎮駐地,現有人口1934人,共630戶,共6個生產組,總面積4170畝,耕地面積3430畝(其中果樹種植630畝,以葡萄、蘋果、櫻桃為主,糧食種植2800畝),村莊佔地面積740畝,集體承包地240畝。人均年純收入7500元,外出務工320人,共有黨員100人。兩委辦公場所為平房,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相傳宋代,孫氏遷此定居立村,名孫家莊。吳氏遷入,后成村中大戶。因農曆一、六為集日,市場多佔吳家的住區,故習稱吳孫集,后演變為吳孫村。1911年,津浦鐵路在此設站,名吳村站,后村名演變為吳村,1953年劃分為吳村、中心兩個行政村。
吳村村,吳村鎮駐地,現有人口1934人,共630戶,共6個生產組,總面積4170畝,耕地面積3430畝(其中果樹種植630畝,以葡萄、蘋果、櫻桃為主,糧食種植2800畝),村莊佔地面積740畝,集體承包地240畝。人均年純收入7500元,外出務工320人,共有黨員100人。兩委辦公場所為平房,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
相傳宋代,孫氏遷此定居立村,名孫家莊。吳氏遷入,后成村中大戶。因農曆一、六為集日,市場多佔吳家的住區,故習稱吳孫集,后演變為吳孫村。1911年,津浦鐵路在此設站,名吳村站,后村名演變為吳村,1953年劃分為吳村、中心兩個行政村。
1949年設吳村區,1958年建公社,1965年復區,1976年復公社,1984年復區,1986年建鎮。1996年,面積77.4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轄吳村中心、車站、高樓、叢庄、東楊家院、西楊家院、蔣家寨、柳庄、泉頭、高街、孔家行、小寨、前張庄、后張庄、郭家店、黃堂、秦村、前河窪、后河窪、西山子、李家窪、白塔、陳家窪、許家窪、丁官莊、崔家屯、孟官莊、三官廟、峪口南、峪口西、前寨、林家寺、東嶺、簸箕掌、龍尾庄、大河崖、王林等39個行政村。
九仙山地區所在的吳村鎮,素有“蘋果之鄉”的美譽。早在上世紀60年代,白塔、李窪、大河崖等村,盛產青香焦、紅香焦、國光、金帥等品種蘋果,果質優、耐貯存,福建客商常年包銷。80年代起,發展了大量紅富士、喬納金、皇家嘎啦、萌、珊夏、紅將軍等名優新品種近萬畝,年產蘋果1.5萬噸。由於山區光照好,土壤沙性,因此在這裡栽植的蘋果,具有含糖多、甜度大、沙脆可口的優點。採用套袋技術管理的紅富士蘋果,色澤粉紅,皮薄汁多,含糖量大,口感爽脆,在曲阜、濟寧的果品評定仲,多次獲獎,名揚附近各縣市。
為保護九仙山各類乾鮮果品的聲譽和市場利益,鎮政府指導林果協會以蘋果為龍頭,進行了品牌註冊。當地所有乾鮮果品,統一使用“聖城九仙山”和“聖佳”果品商標,提高了九仙山果品的知名度。同時,建起了4處果品冷藏庫,總庫容達到5萬噸,實行反季節銷售,提高了經濟效益。
九仙山風景區位於吳村鎮北部,以山奇、水秀、林豐、果茂而著稱,面積35.1平方公里。景區內的鳳凰城海拔548.1米,是濟寧市的最高點。自然形成的孔子石惟妙惟肖。景區內有大小山頭33座,水庫、塘壩20餘座,山體防護林面積1萬餘畝,是濟寧市級森林公園。農業觀光示範園林果面積2000公頃,是曲阜市唯一的山東省、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
九仙山曾用名甑山、爛柯山、九峰山,當地俗稱“九山”。“甑山”之名是說山峰像古時炊蒸用的釜甑而得名,《山東通志》記載:“甑山——名九仙山,在縣北四十里”。
九仙山寺廟群位於九仙山風景區東部。依山而上建有華佗廟、玉皇頂、紅門宮、蟄龍井、龍王廟、黑龍潭、王母閣、仙人橋、十八盤、山神廟、三清殿、撥雲觀、一天門、中天門、南天門、碧霞祠等人文建築30多處,被譽為“魯南小泰山”。自清朝雍正年始,四季香客雲集,香火不斷,頗有“泰山”之盛。由於歷經數次浩劫,九仙山寺廟群內的瓊閣殿宇漸次傾塌殆盡。自1997年起,市政府將其列入重點文物管理範圍,先後投資完成了兩期修復工程。
鳳凰城位於九仙山北部、天池以北,海拔548.1米,是曲阜市的最高點。山上有石砌圍寨,稱吳王城。鳳凰城建在山巔的一片平坦的開闊地上,佔地約3000平方米。如今只有山城四周的城牆石基還在,牆基寬約五米。
孔子石位於黑風口南300米的龜石溝之巔。順黑風口前懷向東延伸的龜石溝上龜石嶺,即見自然孕育的一塊奇石,巍然屹立山顛,遠眺前方萬物,坦蕩蕩君子風範。孔子石是由一塊完整的花崗石自然生成的,通體質地細膩,兩人搭肩才能觸到其項背。該石神形兼備,比例適當,氣韻蒼古,十分罕見。從幾個不同角度審視,均與唐人吳道子所繪孔子行教圖無異,人們把它稱為孔子石。石像高2.6米,圍度5.6米,寬袍大袖,腰佩寶劍,綸巾束髮,雙手叉握胸前,信步山水之間,是九仙山的著名景點。在孔子石背後有兩排騎士順溝而前,是孔子同弟子周遊列國的車輛,與2500年前孔子事迹不謀而合。
九仙天池位於九仙山風景區西部。傳說九仙女下凡人間,在此沐浴,遂得名九仙天池。九仙天池三面環山,東岸果林鬱鬱蔥蔥,西岸綠柳長發垂地;山清水秀,水天相映,色如碧玉,風光無限;更兼遠離世俗繁囂地,獨居清幽自然天,有“三面青山一岸柳,一泓碧水映白雲”的佳譽。九仙天池是1966年冬攔蓄溪水修建而成,總蓄水量50萬立方米。水源全部來自清澈的山溪,清澈透底,碧波蕩漾。池上游涼水泉,日出水量30立方米,常年不涸。
明代安丘王墓群遺址位於王林村北。東、西、北三面環山,三座墓葬呈“品”字形建造。1977年12月23日被公布為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群地上僅見三座土堆,其中兩座封土完整,最大的一座呈圓丘形,封土直徑80米、斜面高3 5米,採用黃色粘土加沙夯實而成;另一座封土東西寬24米、南北長40米、斜面高20米;第三座已夷為平地。1958年農民在耕作時地面坍塌,發現磚券墓室,挖出一墓誌銘,銘曰:“魯府安丘鎮國將軍鄺志銘”,系篆書陰線刻字。《明史?諸王世表》載:第二代魯王朱肇輝於宣德十年封第四個庶子朱泰寧為安丘王,共傳八世,至天啟年間除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