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蕉葉

以黃金鑄成的蕉葉形的酒杯

金蕉葉是以黃金鑄成的蕉葉形的酒杯,其器深而窄,簡稱金蕉,常出現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詩作中。

詞牌沿革


《詞譜》卷十四:“此調始自柳永,因詞有‘金蕉葉泛金波霽’句,取以為名。袁去華、蔣捷詞,皆從柳詞減字。《樂章集
金蕉葉
金蕉葉
注‘大石調’,元高拭詞注‘越調’。”
格律特徵正體:雙調六十二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以柳永《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為代表。柳詞此體,無別首可校。變體一: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以袁去華《金蕉葉·江楓半赤》為代表。此校柳詞,前段起句減三字,後段起句減一字,前後段第三、四句各減四字,兩結句又減一字。按袁集此調四十八字者三首,其一首前段第二句“調停得、似餳似蜜”,“調”字平聲,“得”字仄聲。第三句“試一飲、風生兩腋”,“一”字仄聲。結句“更煩襟頓失”,“襟”字平聲。後段第三句“覷得他、烘地面赤”,“他”字平聲,“地”字仄聲。又一首“試縴手、清泉戲掬”,“纖”字平聲。結句“看風動檻竹”,“風”字平聲,“動”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至前後兩結俱作上一下四句法,三首皆然。元高拭越調詞正與此同。變體二:雙調四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以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為代表。此與前詞同,惟前後段第三句各減一字異。變體三:雙調四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以蔣捷《金蕉葉·雲褰翠幕》為代表。此與“行思坐憶”詞同,惟前後段第三句不用韻異,其兩結句亦不作上一下四句法。詞牌格律正體格律對照詞:《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厭厭夜飲平陽第。添銀燭、旋呼佳麗。巧笑難禁,艷歌無閑聲相繼。準擬幕天席地。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金蕉葉泛金波齊。未更闌、已盡狂醉。就中有個,風流暗向燈光底。惱遍兩行珠翠。變體一格律對照詞:《金蕉葉·江楓半赤》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仄仄。仄中仄、平平仄仄。仄平中仄仄。江楓半赤。雨初晴、雁空紺碧。愛籬落、黃花秀色。帶零露旋摘。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中中、平中仄仄。仄中中仄仄。向晚西風淡日。發蕭蕭、任從帽側。更莫把、茱萸嘆息。且更持大白。變體二格律對照詞:《金蕉葉·行思坐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行思坐憶。知他是、怎生過日。煩惱無千萬億。誚將做飯吃。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舊日輕憐痛惜。卻如今、怨深恨極。不覺長吁嘆息。便直恁下得。變體三格律對照詞:《金蕉葉·雲褰翠幕》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雲褰翠幕。滿天星、碎珠迸索。孤蟾闌外照我,看看過轉角。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酒醒寒砧正作。待眠來、夢魂怕惡。枕屏那更畫了,平沙斷雁落。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代表作品南宋·袁去華《金蕉葉·江楓半赤》南宋·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南宋·蔣捷《金蕉葉·雲褰翠幕》
北宋·柳永《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 【詞作】
添銀燭、旋呼佳麗。巧笑難禁,艷歌無閑聲相繼。準擬幕天席地。金蕉葉泛金波齊,未更闌、已盡狂醉。就中有個風流,暗向燈光底。惱遍兩行珠翠。 【註釋】 ①厭厭夜飲:《詩經·小雅·湛露》:“厭厭夜飲,不醉無歸。”厭厭,安閑的樣子。平陽第:平陽主府第。《漢書.外戚傳》:孝武衛皇后字子夫,生微也。其家號曰衛氏,出平陽侯邑。子夫為平陽主謳者。”后以平陽指歌舞。王昌齡詩《春宮曲》云: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②巧笑:<詩經·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③金蕉葉:酒杯名。宋人鄭獬《觥記注》:“李適之《七品》日蓬萊盞、海山螺、匏子卮、幔卷荷、金蕉葉、玉蟾兒。皆因象為名。”金波:酒名。宋酒多以“金波”為名者,如“河間府金波”、“代州金波”等。 ④艷歌:描寫情愛的歌詞。無間:連續不斷。相繼:相隨。 ⑤準擬:準備,打算。幕天席地:以天為幕,以地為席。劉伶酒德頌》:“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此句意謂打算仿效劉伶,痛飲放任一番。 ⑥金蕉葉:一種飾金的小型酒杯,外觀似蕉葉,故名。泛:漂浮。金波:酒名,也作酒的通稱。齊:滿。 ⑦更闌:更深,夜深。 ⑧就中:其中。風流:指風流之男子。 ⑨惱:撩撥。珠翠:婦女的飾物,此指盛妝的女子。 【講解】此詞寫宴飲之樂。在歌舞之鄉,有女樂佐酒,男女雜處,豪飲狂歌。下闋后三句:“就中有個風流,暗向燈光底。惱遍兩行珠翠。”風流者,即詞人自己,他於眾人狂歡之際,心緒不佳,獨處無語,使得眾女不樂。此中隱含著詞人傷景懷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