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劉伶的結果 展開
- 魏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之一
- 大連陸軍學院教授
劉伶
魏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之一
劉伶(生卒年不詳,一說約221年-約300年),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魏晉時期名士,與阮籍、嵇康徠、山濤、向秀、王戎和阮咸並稱為“竹林七賢”。
劉伶嗜酒不羈,被稱為“醉侯”,好老莊之學,追求自由逍遙、無為而治。曾在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任參軍,因無所作為而罷官。泰始二(266)年朝廷徵召劉伶再次入朝為官,被劉伶拒絕。
劉伶現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頌》和《北芒客舍》。其作品生動的反映了魏晉名士崇尚玄虛、消極頹廢的心態,也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蔑視及對自然的嚮往,後世以劉伶為蔑視禮法、縱酒避世的典型。
泰始二(266)年,朝廷派特使徵召劉伶再次入朝為官。而劉伶不願做官,聽說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趕緊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後脫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朝廷特使看到劉伶后深覺其乃一酒瘋子於是作罷。劉伶最終一生不再出仕,老死家中。
劉伶好老莊之學,在生活上不拘禮法,以飲酒為常,甚至達到了“病酒”的境地。與同樣是借酒避世卻“半醉半醒”的嵇康、阮籍等人相比更為驚世駭俗。他的好酒,他的以酒言悲,完全是通過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來。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讓執政者覺得自己百無一用。劉伶所作的《酒德頌》,自稱“惟酒是務,焉知其餘”,他喝酒之後,讓“醉死便埋”等等,表面上看來,他如同酒鬼,骨子裡是他崇尚自然、“無為而治”理念的心神再現,都是他獨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一種表達,後世以劉伶為蔑視禮法﹑縱酒避世的典型。
元趙孟頫行書《酒德頌》
作為竹林七賢中的一員,劉伶嗜酒如命,常常坐著鹿車,帶一壺酒,使人扛著鍬跟著,說:“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還曾發出“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的酒後豪言。
劉伶病酒
劉伶常常縱情飲酒,任性放誕,有時脫掉衣服,赤身裸體呆在屋中。有人看到后譏笑他,劉伶說:“我把天地當房子,把房屋當褲子,諸位為什麼跑到我褲子里來?”
劉伶曾在喝醉酒時與別人爭執,那人扯住他的衣袖揮拳要打。劉伶緩緩地說:“我瘦得像雞肋不能讓你的拳頭打得舒服。”那人就笑著不打了。
雞肋尊拳:表示身體瘦弱,不堪一擊。出自《晉書·劉伶傳》。
陶陶兀兀:形容沉湎於酒,放縱傲慢。出自《晉書·劉伶傳》。
以酒解酲:用酒來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出自《世說新語·任誕》。
賈島醉來非假倒,劉伶飲處不留零。
劉伶借問誰家好,李白還言此處佳。
徠華屋雜茅蘆於西子湖邊別開勝境,停橈來把盞在劉伶庄畔應集酒仙。
《晉書·列傳·第十九章·劉伶傳》
《世說新語·任誕》
《世說新語·文學》注引《名士傳》
《世說新語·排調》
《資治通鑒·第七十八卷》
南朝宋·劉義慶:劉伶身長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南朝宋·顏延之:劉伶善閉關,懷清滅聞見。鼓鐘不足歡,榮色豈能眩。韜精日沉飲,誰知非荒宴。頌酒雖短章,深衷自此見。
唐·王績:恨不逢劉伶,與閉戶轟飲。
唐·李端:曝褌還當屋,張幕便成天。
唐·姚合:長羨劉伶輩,高眠出世間。
唐·皮日休:他年謁帝言何事,請贈劉伶作醉侯。
唐·白居易:客散有餘興,醉卧獨吟哦。幕天而席地,誰奈劉伶何。
北宋·范仲淹: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人世都無百歲。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北宋·司馬光:劉伶嗜酒,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隨之,曰:‘死便埋我。’當時士大夫皆以為賢,爭慕效之,謂之放達。
明·周斌:君不見荷鍤仙游劉參軍,沉飲高風至今聞。
明·于謙《醉時歌》:劉伶好酒世稱賢,李白騎鯨飛上天。
近代·余嘉錫:子期以注庄顯,伯倫以酒德著。流風餘韻,蔑爾無聞,不足多譏,聊可備數。
當代·易中天:也許,劉伶已經清楚地意識到,無論一生一世如何度過,最後終歸於死。那又何妨走到哪裡算哪裡,死到哪兒埋哪兒?同樣,人生既然並無意義,那又何妨想怎麼活就怎麼活?實際上這也是劉伶的處世之道。對於司馬政權他不像嵇康那樣公開對抗,也不像阮籍那樣委曲求全,而是在被招聘時大談虛無,讓執政者覺得自己百無一用。所以劉伶最後的結局竟是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