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山白雲宮
嶧山白雲宮
嶧山白雲宮
徠白雲宮為嶧山古建築群之冠。含八角寶亭、三清殿、泰山行宮、白衣殿、五聖堂、元帝殿、魁星閣、直符廟、五老棚、來鶴庵、三官廟、通明天宮、鐘樓、鼓樓、凌雲坊、寶玉坊、出鳳門、入雅門等主要建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樓台殿閣,蔚為壯觀。正是“遠瞻殿閣在雲間”,“泛泛青雲起碧煙”。
目錄
白雲宮在宋代之前名為白雲觀,宋元祐三年(1088年)改額稱五華白雲宮。宮殿三重,宮後為玉皇洞。據說,洞內玉皇大帝金身座下有洞通東海,故名海眼。玉皇洞西北去百步,有玉皇頂十八聯洞。其中有一洞南向,為五塊巨石斗架支撐,洞谷幽邃之至,探無窮盡。洞口時有白雲繚繞,山外遠觀,或旋復如蓋,或如羅紗飄搖,故名白雲洞。
徠清雍正十二年至十三年(1734年至1725年),鄒縣令王爾鑒曾先後四次登此觀賞,但始終未找到白雲出處,卻為後人留下了“白雲宮外舞白鶴”,“來去看白雲,白雲不知處”的美妙詩句。嶧山白雲變幻莫測,令人神往。原來嶧山千孔萬竅,一脈通達,悠閑自在的白雲在千孔萬竅中飄遊,遠觀好似嶧山出雲。有古詩讚美曰:“萬轉千迴路不平,行來足下白雲生,白雲散盡人歸去,山自蒼蒼日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