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溪書院

晉溪書院

晉溪書院,又稱“王氏祠堂”,位於傅山紀念館南側,其主體建築為子喬祠。如今的晉溪書院為近年新建,書院舊址創建於嘉靖十一年,當時曾是專供王氏家族子孫讀書的場所,並以白鹿洞書院的教義大旨為其指導。它在建后的四百餘年中曾頹敗不堪。改革開放后,太原市投資重建並擴建,期間有許多王氏海外子孫回國共建祖籍太原,晉溪書院於1995年修葺一新,並建成子喬祠。如今的晉溪書院,庭院深深,殿堂煌煌,已成為一處觀光、思鄉、祀祖的絕好去處。

簡介


晉溪書院,又稱“王家祠堂”,位於晉祠內,子喬祠是晉溪書院的主體建築。祠堂正中有王氏始祖太子晉塑像,四壁繪有《太子晉史畫》二十四幅,祠堂門上高懸“子喬祠”匾額,左右耳房供奉著太原王氏十八個分支的始祖牌位,左右配殿陳列著當代王氏後裔書畫家的藝術作品與海外王氏社團贈送的文獻資料和禮品,壁上掛有王氏歷代名人畫像。嘉靖十一年(1532)王瓊死後,晉溪園改為晉溪書院。此後歷經四百餘載,書院房屋大部傾圯,溪翁堂也只存敗壁。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太原王氏海外宗親和社會各界的大力資助下,晉溪書院重修工程動工。歷時一年,於1993年6月告竣。書院共佔地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900平方米。書院大門上方高懸“晉溪書院”原匾額,落款為“王瓊十四世孫王憲敬寫”,時間是“丁丑秋八月”(1937年9月)。

相關名人


晉溪書院原名晉溪園,是明朝大臣王瓊的別墅。王瓊生於1459年,卒於1532年,太原人,字德華,號晉溪,明成化年間進士,曾任工部郎中、右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后督陝西三邊軍務,有軍功。晉溪園系用其號命名。園建成於明嘉靖五年(1526),園內正室翁溪堂曾設王氏列祖靈位,為王氏祖堂。王氏始祖太子晉為周靈王太子,因直諫而被廢為庶人,后抑鬱而死。其子宗敬見東周王朝日漸衰微,於是避亂隱居太原,又因其為王族繼承人而被稱“王家”,從此有了太原王氏。海外太原王氏聯誼後援會研究會顧問王繼祖介紹說,北魏孝文帝將太原王氏定為天下四大姓氏之一,唐太宗制定氏族制時,太原王氏又被列為天下五大姓氏之一,因而太原王氏有“天下第一王”之稱。明代和于謙、張居正一起被稱為三重臣的王瓊就生於晉源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8:00-18:00 ( 4月-10月) 8:30-17:00 (11月-3月)
中准價70元/人。次,景區以中准價為基礎,淡旺季在20%幅度內上下浮動,最高為72元。對殘疾人、學生、60歲以上老年人等,憑合法有效證件實行半價優惠;對兒童、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70歲以上老年人等予以免票;對旅行社組織的團隊遊客,實行票價優惠,具體優惠幅度由景區自定。

交通提示

太原市通往晉祠的308、856、804路無人售票公共汽車,早6:00--18:30,行車間隔時間短(15--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