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狗

動物

野狗,毛色較雜亂,包括黑色、黃色和白色等,每個個體毛色斑紋均不相同。前肢無爪。前臼齒較大,可磨碎大型骨頭,類似鬣狗。群居,通過叫聲進行定位。採取群體合作方式獵殺中型有蹄動物,追擊時速可達45千米。分佈於非洲草原、灌木叢以及稀疏林地,主要見於非洲東部和南部部分地區。全年可繁殖,多為雨季,每胎產2-19仔,通常10仔,幼仔一般在其他動物(比如土狼)的巢穴中出身,12-18個月性成熟。

由於非洲野犬的領域面積較大,隨著棲息地的減少和其他大型食肉動物的競爭,其數量不斷下降,處於瀕危狀態,僅剩25個種群,約有3000隻左右,辛巴威西部的皇日國家公園是其保護區,IUNC瀕危。

非洲野犬


體型及特徵

野狗
野狗
成年非洲野犬體重為18-34千克,身長85–141厘米,尾長30-45厘米。兩性的差別並不大,雄性比雌性約大3-7%。南部非洲的非洲野犬通常要比東部和西部的體型要大。非洲野犬的毛色與其他犬科動物有比較明顯的差別,它們的毛色奇特而華麗,和斑馬一樣,每一隻非洲野犬的斑紋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兩隻的色斑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可以很容易地通過色斑進行辨別。在它們的身上有棕色、紅、黑、黃色和白色的區域,就像某個畫家把顏色隨意的塗抹上去似的。它們的毛皮短而稀疏,有的地方甚至是光禿禿的。不過總體說來它們的頭部色調都比較深,尾巴上有白色的毛。耳朵又大又圓,平時豎直在頭頂非常惹眼。身體苗條,長長的腿部肌肉發達,每隻腳有四個腳趾。非洲野犬是唯一前肢沒有上爪的犬科動物。

行為模式

非洲野犬的領土範圍大小在200到2000平方公里之間。過去它們數量很多的時候,每個群落大約有40名成員,曾經記錄過的最大群落有100名成員。一般每個群落的成年成員大約是7-10隻,由一對野狗首領統治。群落中往往雌性少於雄性。雌性大多數終生不離開群落,大約有一半的雄性也會這麼做。這些動物的社會結構和行為模式非常獨特。它們善於協作,會照顧生病或受傷的同伴,甚至像對待小狗一樣,健康的成員會給那些病弱者反芻半消化的肉吃,照顧孩子的保姆也會受到同樣待遇。一般來說非洲野犬群是和平的,但雌性首領有時會和麾下的雌犬爆發爭奪繁殖權的戰爭。

牙齒特點

非洲野犬共有42顆牙齒(具體分佈為:(i= 3/3; c=1/1; p=4/4; m=2/3)x2),前臼齒比相對比其他犬科動物要大,因此可以磨碎大量的骨頭,這一點很像鬣狗。

獵食特色

非洲野犬合作狩獵,它們由雄性首領率領,在領地內遊獵。可以捕食兩倍於它們體重的獵物包括羚羊、角馬和斑馬。主要在早晨和上半夜狩獵,如果月光明亮,它們甚至會忙活一整晚,善於從獵物背後下手,背後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非洲野犬狩獵依賴視覺而非嗅覺,它們發現獵物後會緊緊追逐,它們的最高時速達到55 km/h,直到獵物疲憊不堪。非洲野犬最痛恨鬣狗,往往對單個的鬣狗痛下殺手。

澳洲野狗


野狗
野狗
在生物學分類屬於灰狼的一個亞種。純種澳洲野狗只見於澳大利亞中部和北部,有部分群落分散分佈在東南亞其他地區和新幾內亞。棲息於熱帶森林、草原、沙漠、高原等自然壞境中,適應能力非常強,還有的敢於在村莊附近活動。集群生活,食譜很豐富,除了捕食鼠、兔等小型哺乳動物以及鳥類外,狗群經常合作捕獵袋鼠、袋熊、綿羊、牛犢、巨蜥等大型獵物。澳洲野狗壽命8-13歲。

外形特徵

Description
澳洲野狗頭體長81-111厘米,肩高40-65厘米,尾長31厘米,重量11-22公斤。雄性明顯大於雌性。澳洲野狗具有優雅的長腳,動作非常敏捷,其運動、速度和耐力都極優秀。皮毛體色豐富,總體是典型的沙質色,包括姜色、金色、紅色、褐色、乳白色,甚至還發現過純黑和純白色的個體,外貌與普通家犬無異。胸部的霜毛、腳和尾巴尖顏色較淡。個別的澳洲野狗身上有黑褐色和白色的斑紋。澳大利亞的澳洲野狗往往比亞洲的野狗大,濃密的尾巴比其他野狗更近似狼,該物種具有食肉類動物才具有的較大的犬齒。

生態習性

Ecological Habit
澳洲野狗棲息於熱帶森林、草原、沙漠、高原等自然壞境中,適應能力非常強,還有的敢於在村莊附近活動。集群生活,每群3~12隻,由一對夫婦領導,等級制度森嚴,群體佔據10~20平方公里的領地,晨昏活動覓食,正午炎熱時分躲在陰涼處休息。澳洲野狗的食譜很豐富,幾乎找到什麼就吃什麼,除了捕食鼠、兔等小型哺乳動物以及鳥類外,狗群經常合作捕獵袋鼠、袋熊、綿羊、牛犢、巨蜥等大型獵物,分佈在澳大利亞的種群60%的食物是高蛋白的肉類,而亞洲種群則主要以水果、魚、甲殼類、蛙類、蜥蜴類以及人類的垃圾為食。主要天敵是人和鱷魚,還有家犬和胡狼。有時候不同群落的野狗會相互殘殺。老鷹也會抓走小野狗。

生長繁殖

Growth and Breed
澳大利亞的澳洲野狗3-4月間發情交配,而亞洲種群則推遲到8-9月,母狗的妊娠期平均為63天,每胎1-10仔,通常4-5仔,小狗由全體成員悉心照料,三個星期大時小狗第一次走出洞穴。在出生八個星期後,小狗斷奶徹底離開洞穴。主要在成年犬的陪伴下在離洞穴三公里以內的範圍漫遊。在新生小狗9到12個星期大時群體中的成年犬會為它們帶來大塊的固體食物,通常大狗把食物囫圇吞下再反芻給小狗。哺乳期約2個月,3-4個月大時即可獨立活動,2歲左右性成熟。野生澳洲野狗壽命8歲,人工餵養的壽命是13歲。

地理分佈

Distribution
澳洲野狗雖然名字叫澳洲野狗,但實際上這一物種並不局限分佈於澳大利亞本土,中國、緬甸、越南、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印度、寮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均有分佈。野生種群主要生存在澳洲和泰國,不過有部分群落分散分佈在東南亞其他地區和新幾內亞。
野生野狗和家養的狗混血的情況非常嚴重,純種的野狗只能在澳大利亞中部和北部的幾個被保護的國家公園才能找到。

進化過程

Evolutionary process
澳洲野狗是一群史前已經野化的家犬,是狼的次級亞種,可能源自伊朗狼(Canis lupus pallipes),儘管叫做澳洲野犬,但其分佈並不限於澳大利亞,也不是澳大利亞的原生物種。已知最早的澳洲野犬顱骨在越南發現約有5500年的歷史,在東南亞其他區域有發現澳洲野犬的化石自5000到2500年之久,而澳洲最早的紀錄是在3500年前。澳洲野犬的起源始終無法確定,但應跟西南亞的狼只有關,並可能崛起於人類開始發展農業的同時。現代的看法認為現代的狗是由數支在不同時期和地區馴養的狼的混種,現代的澳洲野犬應是一種早期馴養的相當純血統的狗品種後裔。在以色列發現14000年之久的類似澳洲野犬的骨骸,在美洲發現9000年的骨骸是人狼共生關係的證據,當 遷時半馴的犬只伴隨他們,在美國東南發現的卡羅萊納犬類似澳洲野犬,並擁有其他犬種沒有的共同基因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