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香

海桐花科海桐花屬植物

七里香,中藥名。為海桐花科植物台瓊海桐Pittosporum pentondrum Merr.var.hainanense(Gagnep.)H.L.Li[P.formosanum Hayata;P.formosanum Hayata var.hainanenseGagnep.]的根、葉。七里香分佈於台灣、海南等地。具有活血消腫,解毒止痢之功效。常用於跌打損傷,痢疾。

入葯部位


根、葉。

性味


味酸、苦、辛,性溫。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活血消腫,解毒止痢。

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出根部,除去泥土,切片或切斷,曬乾;葉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台瓊海桐又名台灣海桐花。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達12m。嫩枝被銹色柔毛,老枝禿凈,皮孔不很明顯。葉簇生於枝頂,呈假輪生;葉柄長5-12mm;葉片幼嫩時紙質,兩面均被柔毛,以後變革質,光滑無毛,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4-10cm,寬3-5cm,先端鈍,或急短尖,基部下延,狹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
七里香
七里香
下面淺綠色,無毛,全緣或有波狀皺摺;側脈7-10對,網脈在背面明顯,網眼細小。圓錐花序頂生,由多數傘房花序組成,密被銹褐色柔毛,總花序柄及花序軸長4-8cm,花梗長3-6mm,苞片披針形,早落;小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淡黃色,有芳香;萼片分離,長卵形,先端鈍,有睫毛;花瓣長5-6mm;花絲長達3mm,花藥長1mm;子房卵形,基部被銹色疏柔毛。蒴果扁球形,光滑無毛,2片裂開,果片薄木質,內側有橫格;種子約10顆,不規則多角形,徑約3mm。花期5-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岸邊,為海岸樹種之一。分佈於台灣、海南等地。

論述


1、《台灣藥用植物志》:“根,煎服治打仆傷,解渴。葉,煎服可止痢。”
2、《修訂增補天寶本草》:“味酸辛。”
3、《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調氣血,通月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