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博物館
茂陵博物館
茂陵博物館位於陝西省咸陽與興平之間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約40公里,是一座以漢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聲海內外的西漢斷代史博物館。現有文物陳列室2座,漢武帝故事造像藝術展一座,石刻廊房6座。總佔地面積121486平方米術之瑰寶。以氣魄恢宏、風格豪邁聞名遐爾。
曾先後榮獲全國首批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愛國衛生、旅遊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國家首批4A級旅遊景區等國家、省(部)、市級獎勵140餘次。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自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實行免費參觀政策。
博物館琳池
茂陵博物館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西漢帝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陵體高 大宏偉,形為方錐,有“東方金字塔”之稱。其周圍有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蟬等陪葬墓20多座,星羅棋布,蔚為壯觀。茂陵是西漢武帝的陵墓,規模宏偉,是西漢帝王陵中最大的一座。《漢書·武帝紀》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初置茂陵邑”,茂陵營建,共歷時五十三年,據史書記載,把全國每年賦稅收入的三分之一,花費在陵墓的修建上,因此,陵體高大宏偉,形為方錐,有“東方金字塔”之稱。漢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名 徹,景帝之子,在位五十四年,開疆拓土,文治武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頗有作為的帝王,向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說法。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就開始興建茂陵,工程耗時長達53年之久。
博物館東苑
四十多年來,茂陵博物館從原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擴大到121486平方米,建築面積由原來的200平方米發展到15805平方米,館藏文物由原來的20件增加到4100餘件,國寶級14件。其中石刻伏虎、出土文物鎏金馬、玉雕鋪首、四神空心磚、陶水管等多次到美國、英國、日本、法國、韓國、摩納哥、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展出,引起轟動。
陵園呈方形,分為內外兩城,四周環以圍牆。城牆東西長431米,南北寬415米,牆基寬5.8米,四面的正中開闢有門。封冢為覆斗形,高46.5米,東西長231米,南北長234米。根據史書記載,茂陵的殉葬品極為豐富,陵內“金銀財物,烏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幾百九十物,盡座藏之。又皆以後宮女置於園陵”,並將唐渠國王所贈的玉箱、玉杖以及武帝生前閱讀的雜經三十卷,盛入金箱,一併入墓隨葬。到武帝入葬時,墓中的隨葬品早已塞滿了墓室的空間,已經容不下更多的隨葬品了。
茂陵博物館
陪葬概況
茂陵的四周遍布嬪妃、宮女、功臣貴戚的陪葬墓,至今尚存封冢墓20多座,其中有衛青、霍光、霍去病、金日碑等人的陪葬墓。在這一帶發現有眾多的文物,如精美的青玉獸面紋鋪首、錯金銀的雲紋鋼犀尊,以及朱雀紋、龍紋、幾何紋等大型的空心磚和文字瓦當。1981年在茂陵東陪葬墓中發掘出鎏金銅馬、鎏金鎏銀竹節熏爐、提鏈銅暖爐等珍貴文物230餘件,都是極為罕見的藝術珍品。茂陵陪葬墓和其他漢陵的陪葬墓的奇異之處在於都有“象徵”的說法和意義,例如李夫人墓、衛青墓、霍去病墓等。
李夫人墓
李夫人墓,享皇后葬制,史稱英陵。其墓冢高大,狀如磨盤,上小下大,中間有一道環線,俗稱磨子陵。《磨子陵的傳說》是一個向善而動人的民間故事。李夫人美麗到“傾城傾國”,為漢武帝至愛,她紅顏薄命,早逝。漢武帝為其作長賦《傷悼李夫人賦》:“嗚呼哀哉,想魂靈兮!”
衛青墓
衛青墓為漢武帝劉徹茂陵陪葬陵墓。位於漢武帝陵封土東北1公里處,東面緊鄰霍去病墓。陵墓封土遠望如一座小山,線條柔美。《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起冢象盧山”。
茂陵石雕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為冢像祁連山”。象徵霍去病生前河西大捷,墓上石刻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最具有藝術價值的大型石刻群。其雕刻手法簡練,借石擬形,渾然天成,生動逼真,意氣盎然,有出神入化之妙,被視為人類藝術之瑰寶。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素為藝術大師所讚賞。原全國美協主席、藝術大師劉開渠先生觀看石刻留言:“茂陵石刻為我國古代美術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亦是最優秀的傳統,應繼續發揚光大,以創更新的美術品。”
茂陵博物館
不幸,霍去病英年早逝,漢武帝非常悲哀,決定為其建造一座“冢像祁連山”的大墓,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勛。一道“為冢像祁連山”的聖旨,可就忙壞了茂陵工地的指揮官、設計師、工藝師、雕刻家以及各類能工巧匠。於是在一個月之內就造起了這座祁連山墓,又在一兩年之內,創作出巨石群雕獸像,置於墓冢上下,這樣從靜態到生態就真像祁連山了。
霍光墓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去病率師抗擊匈奴,返回時,路過河東郡老家,將其弟霍光帶到長安。後來,霍光頗得武帝信任,委以國政,成為西漢王朝惟一的“三代重臣”。霍光逝世后,宣帝、太后親臨光喪,以帝禮陪葬於茂陵東側。
設職能部門11個,共有職工80餘人。多年來,在全國勞模、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館長王志傑(研究員)的帶領下,全體職工發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服務遊客,完善自我”的茂陵卧牛精神,銳意改革,求實進取。將原來僅有3600平方米的小小文管所,發展成融文物、古建、園林於一體的著名旅遊觀光勝地。曾先後榮獲全國首批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愛國衛生、旅遊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國家首批4A級旅遊景區等國家、省(部)、市級獎勵140餘次。
國家領導人李瑞環來茂陵視察時,欣喜的說:“茂陵不光有個很好的博物館,還有一個優美的環境,我走到那裡,就把茂陵宣傳到那裡,全國所有的博物館都應建成這樣的博物館。”
茂陵博物館是融文物、古建、園林為一體的西漢斷代史博物館,為全國最早的西漢歷史文物與陵墓現場保護管理機構。館藏文物數量多、品位高,展品絢麗多彩,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文化藝術結晶。博物館環境優美,景觀迷人,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馬踏匈奴
據介紹,1995年,國家文物局派出專家組對霍去病墓紀念碑式的巨石群雕進行鑒定和審評,依其每件石雕文物的歷史價值、研究價值、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這16件石刻中,鑒定為國寶的有12件,分別是:馬踏匈奴、卧馬、躍馬、石人、人與熊、怪獸吃羊、野豬、伏虎、卧牛、卧象、蛙、蟾。其餘石魚兩件、石刻題記兩件,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以上的鑒評結論說明,茂陵、霍去病墓不僅是五陵塬上的最大亮點,也是整個漢代陵墓的典型。
伏虎
鎏金馬
鎏金馬
鎏金銀高擎竹節熏爐
這件國寶文物與“鎏金馬”同時被發現。高58厘米,底徑13.3厘米,口徑9厘米,蓋高6厘米。爐蓋口外側刻銘文一周35字:“內者未央尚卧,金黃塗竹節熏爐一具,並重十斤十二兩,四年內宮造,五年十月輸,第初三”。底座圈足外側刻銘文一周33字:“內者未央尚卧,黃金塗竹節熏爐一具,並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輸,第初四”。
錯金銀銅犀尊
重13.3公斤,高34.1厘米,長58.1厘米,寬20.4厘米。這是一件極為精美的工藝品。1963年興平縣西吳鄉豆馬村村民趙振秀,在村北土豪內發現。這件國寶文物現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鎏金虎鎮,漢墓出土的虎鎮呈仰首團卧狀,為鎮墓辟邪之物。其質有銅、石兩種,銅鑄又有鎏金、錯金,出土時均四件為一套。
鎏金銀銅漆耳杯
四神紋青玉雕鋪首
四神紋青玉雕鋪首
銅漏壺
銅漏壺,圓筒形,高32.8厘米,徑10.6厘米,是中國古代的計時器。蓋上有托時辰標尺的支架,且有條形孔可穿插浮標。壺底部有一滴水的短流,隨著壺底漏嘴的滴水,造成浮標均衡的水平下降,以此來標示時辰,為研究西漢計時科學之重要實物資料。
劉徹(公元前157—前87年),是西漢第五位皇帝,在位五十四年,勵精圖治,鞏固並加強了我國多民族的統一,形成了西漢一代的鼎盛局面,是我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封建帝王。
衛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抗擊匈奴的將領,任漢武帝時的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漢朝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勝,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於,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衛青逝世,起冢如廬山,葬於茂陵東北1000米處,謚號為“烈”。
霍去病
蘇武是漢武帝時以為出使西域的特使,被匈奴武力扣押並迫害。用盡一切辦法讓他投降,但他始終保持者漢節,忠貞不渝。匈奴單於讓他在北海邊上放羊,並說:等羊生了小羊就可以回去了,卻給了他一群公羊。蘇武在冰天雪地里待了19年,最終得救回到大漢。
茂陵博物館現有藏品數量5,194件,珍貴文物7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