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給加西亞

阿爾伯特·哈伯德創作小說

《把信送給加西亞》是阿爾伯特·哈伯德的作品。

主要講述了在19世紀美西戰爭中,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傳奇故事,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挺身而出的一名年輕中尉——安德魯·羅文,沒有任何推諉,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迹的主動性完成了這件“不可能的任務”。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內容簡介


《把信送給加西亞》描述的是一個在美西戰爭爆發時,美國總統麥金萊必須立即與古巴島的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將軍取得聯繫的故事。
故事中的英雄,那個送信的人,也就是安德魯·羅文,美國陸軍一位年輕的中尉。當時正值美西戰爭(譯者註:1898年4月至12月美國與西班牙之間發生的爭奪殖民地的戰爭)爆發。美國總統麥金萊(譯者註:美國第25任總統(1897-1901在職))急需一名合適的特使去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軍事情報局推薦了安德魯·羅文。
在孤身一人沒有任何護衛的情況下,羅文中尉立刻出發了,一直到他秘密登陸古巴島,古巴的愛國者們才給他派了幾名當地的嚮導。那次冒險經歷,用他自己謙虛的話來說,僅僅受到了幾名敵人的包圍,然後設法從中逃出來並把信送給了加西亞將軍——一個掌握著決定性力量的人。
整個過程中自然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與個人的努力相關聯,但是,在這位年輕中尉迫切希望完成任務的心中,卻有著絕對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了表彰他所做的貢獻,美國陸軍司令為他頒發了獎章,並且高度稱讚他說:“我要把這個成績看做是軍事戰爭史上最具冒險性和最勇敢的事迹”。
這一點當然毫無疑問,但人們更應該意識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並不是因為他傑出的軍事才能,而是在於他優良的道德品質。因此,羅文中尉將永遠為人們所銘記。

作品目錄


目錄頁數
獻辭1
作者簡介11
1 part 一本改變世界的書4
中文版序4
原出版者序5
阿爾伯特·哈伯德的自述6
阿爾伯特·哈伯德的商業信條7
阿爾伯特·哈伯德的人生信條7
安德魯·羅文自述:我是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8
加西亞將軍的回信17
美國總統的公開信17
威廉·亞德里:上帝為你做了什麼18
馬克·戈爾曼:一本讓人震撼的書20
2 part 解讀信使的品質21
敬業是一種美德21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24
自動自發去工作26
拒絕平庸,選擇卓越28
以堅定的自信對待自己31
知識是應對一切的法寶33
寬容和理解你的老闆35
不要只為薪水工作37
以老闆的心態對待公司39
每一件小事都值得做好41
拖延和抱怨是一種惡習44
用做大事的心態做好小事46
每天多做一點48
滿懷感恩之情50
忠誠會助你取得成功52
熱愛工作能創造奇迹54
全心全意,盡職盡責56
你願意做哪種人呢59
附錄61
英文版原文61
關於本書的讚譽63

創作背景


《把信送給加西亞》是阿爾伯特·哈伯德根據安德魯·羅文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作品。

人物介紹


把信送給加西亞[阿爾伯特·哈伯德創作小說]
把信送給加西亞[阿爾伯特·哈伯德創作小說]
安德魯·羅文(本書講述了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傳奇故事,這位名叫羅文的英雄接到麥金萊總統的任務——給加西亞將軍送一封決定戰爭命運的信,安德魯·羅文沒有任何推諉,而是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迹的主動性完成了這件“不可能的任務”。),中尉,弗吉尼亞人,1881年畢業於西點軍校,美國陸軍上校。作為一個軍人,安德魯·羅文與陸軍情報局一道完成了一項重要的軍事任務——將信送給加西亞,被授予傑出軍人勳章。立功之後,安德魯·羅文曾服役於菲律賓,因作戰勇敢而受到嘉獎。從軍隊退役后,1943年1月10日在舊金山逝世,終年85歲。
把信送給加西亞[阿爾伯特·哈伯德創作小說]
把信送給加西亞[阿爾伯特·哈伯德創作小說]
威廉·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1843年1月29日-1901年9月14日)是美國第25任(第29屆)(1897-1901任職)總統。他18歲從軍。南北戰爭結束后,22歲以少校軍銜退伍,先後當過律師、縣檢察官、眾議員和州長,1897年當選為總統。執政后,他採取提高關稅和穩定貨幣的政策,加上其他措施,美國的經濟有了很大起色,麥金萊從而獲得“繁榮總統”的美名。對外,他發動美西戰爭。他在布法羅被無政府主義者刺殺,享年58歲。麥金萊是美國立國后被刺身亡的第三位總統。

作品賞析


作品思想

本書的主人公安德魯·薩默斯·羅文在接到麥金利總統的任務——給加西亞將軍送一封決定戰爭命運的信后,他沒有提出任何疑問,而是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迹的主動性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羅文中尉也因此獲得傑出軍人勳章,他的事迹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並在生前身後贏得了無數人的崇敬。而“送信”則早已成為一種象徵,成為人們敬業、忠誠、主動和榮譽的象徵。

藝術特色

哈伯德的這篇文章《把信送給加西亞》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開始這個故事刊登在《菲土利人》上,隨後開始重印,並被製成小冊子在紐約的主要街道上分發:公司老闆把它發給員工,用來激勵他們;這本書被編進了美國軍隊訓練指南;成為了一代人高中必讀書目中不可缺少的文章。後來,哈伯德估計一共可能出版了4 000萬冊左右。《把信送給加西亞》已經深植於整個文化中,就像一個詼諧的人曾指出的,“幾十年來……像‘加西亞給你妻子打個電話’這樣的塗寫很可能會讓觀者會心一笑”。
全文貫穿的是一種全力以赴的、肯於付出的忠誠。沒有過多的修飾(也沒有限制任何與事實相關的敘述),他詳細介紹了麥金利總統是如何把一封信交給了中尉羅文,讓他送給加西亞將軍的;幾天後,羅文是如何駕駛一艘小船到達古巴海岸,然後潛上岸的;羅文是如何“消失在叢林中,3周后出現在小島的另一端的,他徒步穿越了這個危險的島國,然後把信送給了加西亞”。這個不起眼的軍事任務的細節引起了哈伯德的興趣。讓羅文獲得大家狂熱崇拜的,正是羅文在做這項工作時所展現出來的美德。

作品影響


《把信送給加西亞》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廣泛流傳,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籍之一。2000年被美國《哈奇森年鑒》和《出版商周刊》評選為有史以來世界最暢銷圖書第6名。本書所推崇的關於敬業、忠誠、勤奮的思想觀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一個國家又一個國家。
安德魯·羅文的事迹100多年來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以主動性完成職責,無數的公司、機關、系統都曾人手一冊,以期塑造自己團隊的靈魂。

作品評價


這是一本內容十分豐富的讀物,我把這本書推薦給每個人。
——《華盛頓郵報》
這是一個關於一名軍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獨立完成任務的故事。它被翻
把信送給加西亞
把信送給加西亞
譯成多種語言文字,並且成為成功的典範。
——《紐約時報》
世界上,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是很稀少的。很多人滿足於平庸的現狀,在推諉、偷懶、取巧中應付自己的生活,卻並不知道:想要成功就必須選擇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選擇你。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活需要的不是問題,而是解決問題。
——《光明日報》
安德魯·羅文通過他不畏艱險的敬業精神,影響並推動了一項事業的發展,正如許多公司中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幹的領導者和員工一樣,他們的敬業精神有力地推動了公司事業的發展。
——《南方都市報》
一本與“乳酪理論”截然不同,提倡“一盎司忠誠相當於一磅智慧”的小冊子 ——《把信送給加西亞》在上海悄悄走紅,一些公司的老闆紛紛將該書贈送給員工作為激勵敬業精神的教材。
——《新民晚報》
我希望有一天早晨,在每個公司的員工桌子上,都會端端正正地擺上一本《把信送給加西亞》,而不是《誰動了我的乳酪》。我希望借這本書,中國能夠掀起一場關於誠信的討淪,這種熱烈討論的場面能夠出現在每一家公司、商店以及每一個政府機構里。
——《中國經營報》
這本書最初是一位銀行總裁推薦給我的,他曾要求他單位的所有僱員閱讀它。我發現書中有許多概念正是我所需要的,於是也要求公司每一個新聘用的員工都要讀這本書,並且加以討論。
——斯坦銀行總裁 拉爾夫·庫米
我曾經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的一位下屬,他在看完之後打電話詢問我,是否有什麼話想對他說的時候,我微笑著告訴他:沒錯,我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敬業和忠誠。
——卡里斯公司總裁 約翰·莫里森
因為有了安德魯·羅文這位英雄,阿爾伯特·哈伯德才創作了不朽的名作《把信送給加西亞》。讓我們通過這部作品獲取一種進取心,在這種追求中獲得一種動力,即使我們自己付出再多的代價,就算是付出生命,為了國家也在所不惜。
——著名的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哈里斯

作者簡介


把信送給加西亞[阿爾伯特·哈伯德創作小說]
把信送給加西亞[阿爾伯特·哈伯德創作小說]
阿爾伯特·哈伯德(1856—1915),美國著名作家和出版家,紐約東奧羅拉的羅依科羅斯特出版社的創始人。因羅依科羅斯特出版社所出版、印刷、發行的優質出版物而聞名。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布魯明頓。由於他具有罕見的經營天賦和寫作才華,年輕時就聞名於世,被稱為“東奧羅拉的聖人”。
阿爾伯特·哈伯德出版 了兩本雜誌:《菲士利人》和《兄弟》。實際上雜誌中許多文章都是出自於他之手。在寫作、出版的同時,哈伯德還致力於公眾演講,他在演講台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亞於在寫作和出版上的成績。
1899年,阿爾伯特·哈伯德寫了一篇關於“美國偶像”安德魯·羅文的文章,刊登在《菲士利人》雜誌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以此為主要內容的書籍更是暢銷全世界。一個世紀以來,該書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全球超過8億人閱讀,成為有史以來世界上最暢銷的讀物之一。許多國家的政府、軍隊和企業都將此書指定為士兵和職員必讀的敬業守則。
阿爾伯特·哈伯德,他是一位堅強的個人主義者,終生堅持不懈、勤奮努力地工作。1915年被德國水雷擊沉的路西塔尼亞號輪船一同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