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犀

奇蹄目巨犀科動物

巨犀屬(Paraceratherium),主要生活於漸新世,巨犀科共包括12屬,其中準噶爾巨犀屬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全長5—12米(鼻至尾)體長最大者約為8.23米,其肩高最高可達5.28米,脖頸垂直地面時,高度可達3—9米,肩高1.9—5米!重達約3—20噸。巨犀科在早中新世滅絕。巨犀是已知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巨犀是犀牛的近親,在大約3400萬年到2300萬年以前分佈在中亞的森林裡。因巨犀身材高大,脖頸很長,所以它們以樹冠上的樹葉為食。科學家認為,從森林遷徙到草原最終導致了巨犀的滅絕。

形態特徵


在中國生活過的巨犀種群
在中國生活過的巨犀種群
巨犀類的特徵除了身材向巨大方向發展外,它的頸部和四肢伸長更加后縮[從第三上前臼齒(P3)上方進一步后縮到第四上前臼齒(P4)之上],前頜骨前部逐漸往下彎,第一上、下門齒變得越來越粗大,第二、三對門齒、犬齒和第一對前臼齒逐漸退化,進而消失。因此,巨犀家族的後期種屬演變得如此巨大是有一個過程的,是逐漸的。
頭上無角,頭、頸和四肢都很長,站起來肩部高可達5—6米,體全長12—13米,體長9米,體重15.噸,為已知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頭骨長而低,長1米左右,但與其龐大的身軀相比,顯得細小。額部隆起但無角;鼻骨光滑,向下彎曲。頸很長,肢長柱狀。頭上無角。牙齒結構簡單,牙溝距椒子溝很近,有一對鈍門齒;頰齒低冠,前臼近長方形,第一前臼齒原尖特殊,具有很大的第四尖及發育不好的后尖;第二前臼原尖形成一長鉤狀脊與第四尖相連,后尖細而不與第四尖相連;第三前臼齒的后尖細而突出,彎曲於第四尖之內;臼齒簡單;上第一臼齒具不發育的反前刺;上第三臼齒梯形,構造原始。估計主要以高層樹枝上的嫩葉為食。

棲息環境


生存於亞歐大陸的第三紀中期(始新世——中新世),中國是這類動物的起源區和進化發展的中心。最早和比較原始類型的化石發現於我國始新世地層中。
現生犀牛僅生活在南亞、東南亞、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區和北非的部分地區。它們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稀疏草原和灌木叢生的地區。它們吃各種植物,並以多汁的植物為主。現生的犀牛中僅非洲白犀(Ceratotheriumsimum)居住在草原上,以食草為主。亞洲犀牛主要吃與它的身高差不多的,或較低處的植物,如果子、樹葉、嫩樹枝、樹皮、草和蘆葦等。它們是喜歡潮濕溫暖的動物。根據現生的犀牛的生態來推斷,很可能巨犀也是喜歡潮濕溫暖的動物。

分佈範圍


產於亞洲、歐洲。蒙古、中國、土耳其、哈薩克、巴基斯坦都有發現。中國在內蒙、寧夏、雲南始新世地層中發現較原始的化石,是最早的化石,被取名為小巨犀.
巨犀家族是亞洲土生土長的土著居民,也就是說,它們起源於亞洲,主要分佈在亞洲,後期可能稍往西擴展到東歐的高加索、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等地,從未到過北美、西歐和非洲。在亞洲的中國、蒙古、哈薩克、喬治亞、巴基斯坦等地都發現過它們的蹤跡。其中以我國發現的化石最為豐富,種類最多。
巨犀家族最早、最原始的成員為在我國內蒙古二連盆地中始新統沙拉木侖組中發現的沙拉木侖小巨犀(Juxiasharamurunensis),最晚的代表為在我國新疆準噶爾盆地上漸新統中發現的霍爾果斯準噶爾巨犀(Dzungariotheriumorgosensis)和巴基斯坦布格提(Bugti)地區的布格提副巨犀(Paraceratheriumbugtiense)。這樣巨犀家族的地質歷史的分佈為從中始新世到晚漸新世。

主要品種


犀類是一很龐大的家族,在分類位置上屬奇蹄目犀超科。巨犀類只是這一龐大家族中的已絕滅了的一小分支。巨犀類的特徵除了身材向巨大方向發展外,它的頸部和四肢伸長更加后縮[從第三上前臼齒(P3)上方進一步后縮到第四上前臼齒(P4)之上。
中文名介紹
始巨犀屬(Juxia)分佈在始新世的我國北方和蒙古東部,體型較小,沙拉木倫始巨犀的完整骨架是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巨犀類化石,展覽於中國古動物館
額爾登巨犀屬(Urtinotherium,又名烏爾丁巨犀)分佈於晚始新世,包括小額爾登巨犀和中間額爾登巨犀兩種,化石在我國雲南和內蒙古被發現。
巨犀屬(Paraceratherium)廣泛分佈於哈薩克、蒙古、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巨犀科下最著名的種群,我國發現過葛氏巨犀和更大型的美麗巨犀(天山副巨犀)兩種,北京自然博物館中的巨犀化石即為此屬,由Paraceratherium和Indricotherium兩屬合併而來。
別納拉巨犀屬(Benaratherium)曾分佈於高加索地區的一類體形不大的巨犀。
鹹海巨犀屬(Aralotherium)化石主要在哈薩克被發現,我國也發現過少數化石,定為蘇氏鹹海巨犀。
準噶爾巨犀屬(Dzungariotherium)是巨犀科下最大的種群,體型最大的天山准格爾巨犀,體長可達9米,身高7米多,肩高5米,重約15噸,還包括較小的吐魯番準噶爾巨犀和最大的天山準噶爾巨犀(僅發現過下頜殘段,展覽於中國古動物館),最完整的化石是霍爾果斯準噶爾巨犀頭骨,藏於上海自然博物館。
吐魯番巨犀屬(Turpanotherium)分佈於我國新疆和甘肅地區,是生存年代最晚的巨犀,包括模式種秀麗吐魯番巨犀和未定種牙溝吐魯番巨犀。
福氏犀
始福氏犀

主要價值


最完整化石

巨犀化石
巨犀化石
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巨犀化石,20世紀90年代出土於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境內。如今展示在新疆吐魯番地區博物館。由數段骨架連接呈巨犀立狀。高約4米,長約9米。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巨犀化石。

最大化石

世界最大的巨犀化石發現於蒙古的外呼拉爾。鑒別特徵
巨犀亞科(Paraceratheriinae Osborn)修訂鑒別特徵:
與同期的其他犀類(兩棲犀除外)相比屬大型犀類,肩高3.7哦體長(不帶尾巴)約自5.9至8.估計體重自4至8左右。
頭骨與整個軀體相比較小,頭骨窄長頭型,雌性,雄性均無角;顱部,特別是關節后突之後的部分較長,其長超過自關節后突至P2長的四分之一。副枕突與鼓后突癒合寬厚的板狀結構,與關節后突間留有寬的間隙,比形成封閉的假外耳道。
鼻骨遊離部分窄長,斷面為尖角向下的三角形;鼻切跡深長,后緣位與P3-M2之上。吻端(前頜骨和上頜骨前部及下頜聯合部)很長或高度退縮。齒式從3.1.4.3|3.1.4.3至1.0.3.31.0.2.3。第一對上、下門齒或是門齒中最大的,或是唯一的一對門齒,很大或高度退縮;上者下伸,下者前伸或斜向前下方;犬齒稍大於第三對門齒至完全退失;頰齒為原始形低冠“犀形齒”:上臼齒前附尖和前尖小、接近等大;M1至M2為II形,后尖長脊形,M3三角形,外脊後端殘存於齒冠基部,m1至m3為U+L型,M3無第三頁。
上前臼齒臼齒化程度向後加強:p2半臼齒化,次尖與原尖分隔較深,后脊接近形成,P3—次臼齒化,原尖於次尖癒合為鉤形脊,後端向後超過後小尖,后小尖半月形,適度磨耗后與外脊和次尖相連;P3-P4根座長,下內尖至很小的孤錐形至與下尖形成的下內脊。
頸椎(C1-C7)長於頭。寰錐翼橫向短;C3-C7錐頭、錐窩自近圓形和橫寬的啞鈴型;棘突弱小。橫突寬大;後期橫突孔腔強烈擴大,使得椎體變空。最後3個胸椎與腰椎的棘突垂直或向後傾斜;前部胸椎棘突具寬深的后中凹。腰椎4-6個;全部或後部腰椎的前、后關節面為包嵌凹、凸面。
四肢中的長骨自細長至異常粗壯。肩胛骨與肱骨大致等長,橈、尺骨遠長於肱骨。肩胛骨寬約為長(高)的3/5-3/4,岡上窩和岡下窩接近等大,具萌牙狀肩峰。肱骨頭寬大於長(前-後方向),三角肌粗隆微弱,外上髁或不發育,或發育,但位置上移,外緣直。橈骨隆起為大的粗糙面,但從不形成深凹,遠端與3枚近列腕骨相關節。尺骨不強烈彎曲,肘突相對較短,主要向後伸。所有腕骨的后結節都較小,遠、近端關節面較平;在後期屬、種中在前部出現“抑止面”,巨骨變得寬大於高。股骨第三轉子微弱;距骨由高、寬接近至寬遠大於高,滑車脊和溝由高、深變為低淺。前足由四指至三指。掌、跖骨“中軸化”傾向明顯:第三掌、跖骨特別粗壯,遠端滑車接近左右完全對稱;側掌、跖骨變細,轉向中掌、跖骨測後方,中指節骨自柱狀或立方體變為橢圓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