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蛾科
鱗翅目蠶蛾科動物
蠶蛾科
蠶蛾
蠶蛾科昆蟲
成蟲中型,體粗壯,喙退化,不取食。雌、雄觸角均為櫛狀。翅闊。前翅5條徑脈(R)基部合成l柄,翅的頂角尖出,外緣呈波狀彎曲。后翅無翅經,Sc十Rl以橫脈與中室相連,A脈3條。足有綿毛。幼蟲身體光滑,第8腹節背面有1短尾角,胸部顯著隆起,趾鉤雙序中帶式,化蛹前幼蟲吐絲結繭。前翅頂角多呈鉤狀突出,脛節無距。觸角雙櫛齒狀。前翅R脈,5條基部共柄,后翅無翅韁,Sc+R1脈與中室由1橫脈相連。無喙。幼蟲尾角型,有尾角,體軀每節只分2-3環式或無環。
蠶蛾科翅脈
家蠶(Bombyx mori L.)是世界著名的絲蠶,原產中國,現已傳布世界各地。由野生馴化為家飼,在中國已有4000多年歷史。現在各地已育種分化為許多品種,絲色有白有黃。寄主為桑。
鉤翅藏蠶蛾 Mustllla sphingiformis Moore
鉤翅藏蠶蛾 Mustllla sphingiformis Moore
體長21mm左右,翅展52mm左右。體翅赭黃色,頭小,隱於前胸背下,複眼黑色,圓形;頭頂赭色,觸角赭棕色,背面黃色、櫛狀。端部細長,肩板黃色,胸背面具淺色紋,胸腹之間棕色,雜有灰白色毛;前端頂角顯著外突呈鉤狀,頂角下方外緣中間內凹陷,前緣中間具一棕褐色斑塊。自翅頂角至后緣中部有一明顯的斜線,斜線外側色深,內側則淺,內線彎曲,中室端有一棕黑色斑紋,后翅前緣區色淡黃,中間有2條赭色橫帶,后緣色稍深,中室一棕黑色斑紋,腹部毛較長。
分佈:西藏(扎木2750m、林芝3000m)、福建。
野蠶蛾 Theuphila mandarina moore
體長20mm左右,翅展39mm左右。體翅暗褐色;前翅的外緣頂角下方向內凹陷,內線及外線色稍濃、棕褐色,各由2條線組成,亞端線棕褐色較細,下方微向內傾斜,頂角下方至外緣中部有較大深棕色斑;后翅色略深,中部有較深色的橫帶,后翅中央有1新月形棕黑色斑,外圍白色;雄蛾比雌蛾色深,身上各線及斑均較明顯,中室有腎紋。
寄主:桑樹。
分佈:西藏(波密3050m)、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朝鮮、日本。
大黑點白蠶蛾 Ocinara lida walker
體長14m左右,翅展30mm左右。體翅灰白色,雄蛾翅上鱗片較薄,觸角黃褐色,櫛狀背面色稍淡,前翅前緣近上方及外線部位有暗灰黑色斑點。各橫線土黃色不甚明顯;外緣線灰色,亞外緣線部分有黃色橫帶,翅反面有藍色光澤,翅脈灰褐色,后翅外緣中部有褐色斑。
寄主:桑科植物。
分佈:西藏、雲南(景東、景谷)。
幼蟲
長圓筒形,由頭、胸、腹3部分構成。頭部外包灰褐色骨質頭殼,胸部3個環節各有1對胸足;腹部10個環節有4對腹足和1對尾足,第8腹節背面中央有1個尾角;第1胸節和第1至第8腹節體側各有1對氣門。剛孵化的幼蟲,遍體著生黑褐色剛毛,體軀細小似螞蟻,稱蟻蠶。蟻蠶借攝食桑葉而迅速長大,體色逐漸轉成青白。其體壁的表皮要發生多次脫換,這種現象稱蛻皮,是蠶體內咽側體分泌的保幼激素與前胸腺分泌的蛻皮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蛻皮前,幼蟲停止食桑,吐絲於蠶座上,用腹足和尾足固定蠶體,靜止不動,稱眠。眠是分齡的界限,每眠一次增加1齡。體重和體積隨齡期增進而顯著增大。蛻皮次數的特性稱眠性,受遺傳控制,但生活條件的影響也能使眠性發生變化。桑蠶的眠性有三眠、四眠、五眠等;生產上常用的蠶品種是四眠5齡蠶。幼蟲生長到5齡第2~3日,可按特徵鑒別雌雄:雌蠶在第8和第9腹節腹面各有1對乳白色圓點,稱石渡氏腺;雄蠶在第9腹節腹面前緣中央有一乳白色囊狀體,稱赫氏腺(圖2)。5齡生長至極度時,體重約比蟻蠶增加1萬倍。此後逐漸減少食桑量以至停食。至前半身呈透明時,稱熟蠶,即開始吐絲結繭。結繭過程約需2~3日。幼蟲期的長短因蠶品種和飼育條件而異,一般春蠶在24~25℃下約為24~26日,夏秋蠶在26~28℃下約為21~23日。
蛹
蛹
成蟲(蛾)
羽化后的成蟲,吐出鹼性腸液,以濕潤和松解頭端繭層,並用胸足撥開繭絲,從繭內鑽出。翅初柔軟褶疊,隨蛾體乾燥而展開。全身被覆白色鱗片,頭部兩側有1對複眼和1對具觸覺和嗅覺的雙櫛狀觸角,口器已退化。胸部前、中、后3個胸節腹面各有1對胸足,中胸和后胸背面各有1對翅。腹部雌蛾7節,雄蛾8節。雄蛾外生殖器由幼蟲的第9、10腹節變成,雌蛾的外生殖器由第8、9、10腹節變成。交配時雌蛾伸出產卵器,由誘惑腺釋放出性信息激素(桑蠶醇和桑蠶醛)引誘雄蛾,交配1.5~2小時即可產受精卵。一頭雌蛾約產卵400~700粒,其中絕大多數在羽化當日產下,至第3日結束。成蟲不攝食,交配產卵后約經10日左右自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