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胤

趙德胤

趙德胤(MiDi Z),1982年12月18日出生於緬甸,祖籍江蘇南京,導演、編劇,畢業於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2006年,以大學畢業習作《白鴿》入圍釜山、哥本哈根影展等。2009年,入選侯孝賢主辦的金馬電影學院主創學員,並在其監製下拍攝了第49屆金馬獎短片《華新街記事》。2011年,執導首部電影作品《歸來的人》,該片入圍了第16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新浪潮獎。2012年,執導劇情片《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該片入選第32屆夏威夷國際影展正式競賽片。2014年,憑藉禁毒題材片《冰毒》獲得第16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15年,執導了個人首部紀錄片《挖玉石的人》。2016年,憑藉劇情片《再見瓦城》提名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並獲得年度台灣傑齣電影工作者獎。

2020年6月,憑藉《灼人秘密》獲得第11屆青年電影手冊2019年度編劇獎。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趙德胤16歲時赴台灣念書,到台灣后他選擇學美工印刷,原因只是學美工能有更多時間打工賺錢。後來繼續學設計,也只是因為課餘可以接案子營生。因為家貧,他先後當過工地工人、餐廳廚師、攝影師等,靠打工幫家裡還清債務。
導演生涯
2006年,趙德胤憑藉大學畢業習作《白鴿》入圍了釜山影展、哥本哈根影展等。2009年,趙德胤入選侯孝賢主辦的金馬電影學院主創學員,並在侯孝賢的監製下拍攝了短片《華新街記事》。2011年,執導首部電影作品《歸來的人》,該片則入圍了釜山影展競賽、鹿特丹影展競賽等20多個國際影展。
2012年,執導劇情片《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該片入選了第32屆夏威夷國際影展正式競賽片。2013年,與陳芯宜等聯合執導了短片《台北工廠》中《沉默庇護》片段,該片成為第15屆台北電影節閉幕影片;3月3日,其執導的《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成為香港國際電影節“台灣電影單元”展映的五部作品之一;同年,與蔡明亮等聯合執導了短片《南方來信》中《安老衣》片段。
2014年,趙德胤以中緬邊境為背景創作了禁毒題材片《冰毒》,該片與《歸來的人》、《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被稱“歸鄉三部曲”。而該片則入圍了柏林、紐約翠貝卡等40個國際影展,並獲得愛丁堡影展最佳影片,趙德胤個人則憑此片提名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並在第16屆台北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獎;同年,他還執導了短片《海上皇宮》。
2015年,出版書籍作品《聚。離。冰毒:趙德胤的電影人生紀事》;同年,趙德胤執導了個人首部紀錄片《挖玉石的人》。
2016年2月12日,趙德胤執導的紀錄片《翡翠之城》在德國柏林電影節首映,而該片則入圍了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論壇單元;同年,執導劇情片《再見瓦城》,憑該片提名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並獲得年度台灣傑齣電影工作者獎;10月,受邀拍攝了第53屆金馬獎年度廣告短片當《戀戀風塵》遇上飛碟。
2018年2月,執導紀錄片《十四顆蘋果》;5月,擔任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9月1日,憑藉《再見瓦城》獲得第58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趙德胤-作品
趙德胤-作品
趙德胤
趙德胤
趙德胤
趙德胤
導演趙德胤
導演趙德胤

個人生活


趙德胤是緬甸華人,他的高祖父在1930年時,因為戰爭自南京遷徙到雲南,他的爺爺則被派去建滇緬公路,直到國共戰爭才遷徙到緬甸交界的村落,後來又再度遷徙至緬甸,趙德胤因此在緬甸的小城臘戌出生。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類型
2008年摩托車夫短片
2009年猜猜我是誰
2009年華新街記事
2011年歸來的人電影
2012年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
2013年南方來信
2013年台北工廠短片
2014年海上皇宮
2014年冰毒電影
2015年挖玉石的人紀錄片
2016年翡翠之城紀錄片
再見瓦城電影
當《戀戀風塵》遇上飛碟短片
2018年十四顆蘋果紀錄片

編劇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類型
2011年歸來的人電影
2014年冰毒電影
2016年翡翠之城紀錄片
2016年再見瓦城電影

剪輯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類型
2011年歸來的人電影
2016年翡翠之城紀錄片

獲獎記錄


台灣電影金馬獎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年度台灣傑齣電影工作者獎 (獲獎)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再見瓦城 (提名)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再見瓦城 (提名)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再見瓦城 (提名)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翡翠之城 (提名)
▪2014 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冰毒 (提名)
釜山國際電影節
▪2011 第16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新浪潮獎 歸來的人 (提名)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2014 第1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導演獎 歸來的人 (提名)
台北電影節
▪2016 第18屆台北電影節紀錄片類別 翡翠之城 (提名)
▪2014 第16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冰毒 (獲獎)
▪2014 第16屆台北電影節媒體推薦獎 冰毒 (獲獎)
其他
▪2020 青年電影手冊2019年度編劇 灼人秘密 (獲獎)
▪2020 青年電影手冊2019年度編劇 灼人秘密 (提名)
▪2016 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論壇單元 翡翠之城 (提名)
▪2014 瑞典愛與和平影展最佳導演 冰毒 (獲獎)
亞太影展
▪2018 第58屆 最佳導演 再見瓦城 (獲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
▪2019 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灼人秘密 (提名)

人物評價


趙德胤的影片展現出一種“野蠻生長”的強悍生命力和獨特的美學,是很值得期待的導演(澎湃新聞網評)。他的作品大多數以緬甸的生活為主題,透過寫實的方式記錄緬甸社會面臨政權與時代變遷,以及身處其中的小人物辛苦的生活樣貌(搜狐網評)。
趙德胤在“歸鄉三部曲”里逐漸確立了自己的影像風格,他在紀實的手法中加入了魔幻超現實元素,讓緬北貧瘠的土地更添荒涼色彩(21財經網評)。
趙德胤的作品撿拾人間的苦痛,俯身的視角卻投向近乎潔癖的藝術觀(鳳凰網評)。在《再見瓦城》中,趙德胤運用了超現實的拍攝手法,把觀眾的想象極大化,跟整部片的保守收斂風格相得益彰,甚至把電影帶往更高層次,他未來的潛力無限(網易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