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0條詞條名為姜家村的結果 展開
姜家村
山東省濱州市北鎮辦事處下轄村
姜家村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北鎮辦事處,南與六街相望,西同樊家相對,北鄰王蘭家,東界天王堂,東南角是耿家村。整個村落東西500米,南北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 1945年全村80戶人家,480口人;1997年253戶,752口人,分常、於、王、周、孫、廉、李、劉、游、張、索、趙十二姓。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原有耕地1250畝,後來城建征地一年年增多,至1968年後便基本徵光。今新村南界黃河五路,南鄰山東活塞廠;西界渤海六路,與勝利油田濱南採油廠相對;北依黃河七路,與濱州市第一建築公司相望;東界是北上京津南達江浙的205國道濱州市區段,對面是曲軸廠、柴油機廠,距濱州黃河大橋2公里;渤海六路從村中穿過,村中心距濱州市市府1公里。姜家立村於明初。
目錄
姜姓戶主由直隸遷此落居,村名故冠“姜”字。後人丁不旺,姜氏家族迷信是耿家村任姓人家的墳塋就在姜家的土地廟前,犯“人(任)吃薑”之忌。於是姜姓於雍正年間轉遷天王堂、二十里堡等村。此舉深得人心,留居的扈姓、仉姓人家故不改村名。後來扈姓、仉姓人絕,其它姓氏漸多,村名仍叫姜家,相沿至今。1982年8月濱州建市,同年10月姜家村建居民委員會,隸屬濱州市北鎮辦事處。19 83年全村村民由農村戶口轉為城鎮戶口。可耕地徵用之前,姜家村民以農為主。隨著征地增多,開始搞工副業。改革開放,商潮猛起,姜家居民抓天時、用地利,建副食品批發市場,家家經商。現在批發市場佔地面積6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6000平方米,擁有攤位1200個,成為規模大、檔次高、輻射面廣、經濟效益好、省內外知名的批發市場,平均日客流量達萬人,高峰期達3萬人,年經營額達2億元,利稅2000萬元,財政稅收75萬元,收工商管理費50萬元;固定資產4600萬元,出租經商樓年收入150萬元,居民人均年收入10000元。
新中國建立以前,姜家是個窮村。土地多是半拉子鹼地,耕作技術落後,缺乏水澆條件,長期處於封建閉鎖的小農經濟狀態,風調雨順一畝(大畝)能收兩口袋(300斤),遇上旱、澇、蟲、雹自然災害二畝收不了一口袋,村民常年高粱棒子摻糠吃。村窮,打短工的多,當長工的也不少。因離北鎮只有三里路,北鎮集又大,村裡有不少賣花生、賣煙捲、賣饃饃、賣毛頭紙、挑八股繩賣瓜果的小買賣人。上中等戶有弓房彈棉花、壓棉花,還有一家粉房。因居民陸續而來,將就地方蓋屋,七出八拐一堆一塊,全村沒有一條正街,人稱姜家“姜疙瘩”。解放以後,人民政府成立,土地改革破除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鎮反以後社會安定,村民生產熱情高漲,且出現男女識字班,掀起學文化的熱潮。此時地委行署遷來北鎮,姜家增添幾處磨房,小毛驢拉磨,腳打羅羅面,專門給機關單位搞加工。粉房、弓房,也開始注重為機關服務。1953年農民組織互助組,1955年組織農業合作社,最初只有20戶。1956年,全村農民加入農業合作社。這幾年生產很好,大多戶能吃凈面子乾糧,吃糠的戶不多。1957年,每個工值0.6元,全村生產總值達7.5萬元,人均收入180元。連年遭遇自然災害,各項生產降到合作化以來的最低水平。1 960年全村生產總值僅有4.2萬元,工值只有0.15元,人均收入80元。1961年中共中央頒布《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對農村政策進行調整,基本核算單位下放到生產小隊,農村經濟才得以逐步恢復和發展。1965年,全村總產值達到22萬元,工值升為0.8元,人均收入達到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