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尚·丹第

樊尚·丹第

樊尚·丹第,全名為保羅·馬利·西奧多·樊尚·丹第(法文:Paul Marie Théodore Vincent d'Indy,1851年3月27日-1931年12月2日),法國作曲家和音樂教師。1851年3月27日生於巴黎一個貴族家庭。先是學習法律,後來在巴黎音樂學院跟隨弗朗克學對位、作曲與管風琴,他是弗朗克最優秀的學生,也是弗朗克美學精神的捍衛與繼承者。兩人共同組織學習和演奏包括巴赫的《聖馬太福音書耶穌受難樂》在內的一系列作品,並開始傾心於瓦格納的創作。丹第的創作富於細膩的感情和詩意,他一生共創作了4首交響曲,最受歡迎的的傑作是1886年為鋼琴與樂隊而作的《法國山歌交響曲》(或稱《塞文山交響曲》)。丹第的其他作品,名氣很大的是演奏時間也僅15分鐘左右的樂隊交響變奏曲《伊斯坦》。1896年,丹第同博爾德和吉爾芒聯合創辦巴黎的第二所高等音樂學校---巴黎聖歌學校。丹第領導這所學校先後達三十多年之久。他教過的學生中有很多都是20世紀的重要作曲家。 1931年丹第在巴黎病逝。

人物簡介


樊尚·丹第,法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1851年3月27日生於巴黎,1931年12月2日卒於同地,貴族出身。11歲開始從L.迪耶梅學鋼琴,從A.拉維尼亞克學和聲。后又入安東尼·馬蒙泰爾的鋼琴班,表現出優異的音樂才能。1870~1871年普法戰爭期間服兵役。戰後參加民族音樂協會。1872年C.-A.弗朗克,看了他的作品,認為立意雖好,但缺乏表現能力。他便於1872年21歲起隨弗朗克學習對位、作曲與管風琴,是弗朗克最優秀的學生,也是弗朗克美學精神的捍衛與繼承者。所以,體會他音樂的魅力,要先了解弗朗克。我們最熟知的弗朗克作品,就是他作於1886年的《小提琴奏鳴曲》,那是小提琴表達的頂峰,音色高貴至極,完全不涉人間煙火。他到德國、奧地利去旅行,成為R.瓦格納的擁護者1881年他的交響詩《華倫斯坦》首演獲得成功,從此確立了作曲家的地位。1885年他的歌劇《鍾之歌》獲巴黎市作曲大獎。1886年發表《法國山歌交響曲》,表明他已擺脫德國影響,走上民族樂派的道路。在這部作品中,他成功地運用了阿爾代什的民歌,使該作品成為他的代表作。1894年他創建聖歌學院,自任院長,並講授作曲法,他的講稿經整理出版,名為《作曲法教程》,共4卷。他的歌劇《異邦人》於1903年演出,同C.德彪西的歌劇《普萊雅斯和梅麗桑德》的上演相隔不久,當時曾引起印象派和聖歌學院派的激烈爭論。丹第作品很多,體裁多樣,他的最佳作品旋律優美生動、節奏自由、配器色彩豐富。丹第十分關注音樂教育,1894與人一起創辦了巴黎聖樂學校,與巴黎音樂學院分庭抗禮。他教過的學生中有很多都是20世紀的重要作曲家。 1896年,丹第同教堂合唱隊隊長查爾斯·博爾德(Charles Bordes,1863-1909)和管風琴家兼作曲家亞歷山大·吉爾芒(Alexandre Guilmant, 1837-1911)聯合創辦巴黎的第二所高等音樂學校——聖歌學院(許多著名作曲家,為二十世紀法國音樂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有魯塞爾、塞弗拉克(D.de Severac,1873-1921)和薩蒂等,均在聖歌學院學習過)。丹第領導這所學校先後達三十多年之久,他在教學方面的活動,結晶為同奧古斯特·塞里約(Auguste Serieyx, 1865-1949)合著的《作曲教程》一書。此外,他對弗朗克、貝多芬和瓦格納的許多論述,都是很有價值的文獻。1931年丹第在巴黎去世。

個人作品


丹第是一個傲慢的作曲家,他一生共創作了4首交響曲,但真正流傳較廣的、1886年為鋼琴與樂隊而作的《法國山歌交響曲》(或稱《塞文山交響曲》),卻未被列入交響曲的編號。由於丹第每年的夏季都在祖傳領地——塞文山區度過,當地的牧羊民歌令他如醉如痴,於是就採用這個主題創作了這首交響曲。1887年在巴黎拉穆勒音樂會首演博得好評以來成為丹第的代表作,並被廣泛演出。本曲巧妙地使用了法國民族遺產——數百年遺留下來的民謠主題,按照弗朗克的套曲形式,力求全曲主題的統一,使整部作品呈現濃郁的後期浪漫主義色彩。這首交響曲與他老師弗朗克的《D小調交響曲》差不多同時創作,就依靠一首感人、深情如號角般的山間牧歌主題發展,25分鐘左右的演奏時間,精緻而凝練。它的三個樂章,前兩個用以沉思,后一個用以表達歡欣。鋼琴與樂隊的關係,就像在表達山與水的關係——琴聲就像山溪嬉戲,水的纏繞與歌唱襯托出山之神奧與雄峻。第一樂章,霧紗瀰漫起伏,像被號角逐漸喚醒;第二樂章蘇醒的山像尚在慵懶中,應和著呼喚,逐漸舒展開神秘的軀體;第三樂章,才開始生機勃勃翩翩起舞,輕快展示出風情萬種。它喜氣洋洋、興高采烈,最後發展成狂歡與輝煌,又絕不喧鬧,高貴都體現在對樂器性格的適度把控上。
丹第的《山中夏日》
丹第的《山中夏日》
丹第年輕時喜歡柏遼茲,崇拜瓦格納,15歲時就自學了柏遼茲的《配器法》,他所作的第一首成熟作品,是在弗朗克指導下,根據席勒的劇作《華倫斯坦》第二部《皮柯羅米尼父子》中華倫斯坦的女兒泰克拉與勇士馬克斯的愛情故事寫成的一首序曲(1874),表現出出色的配器能力(他後來完成了《華倫斯坦》全部的三部曲)。他創作上真正成熟的標誌,應該是1878年所作的交響敘事曲《迷林》。這首敘事曲根據德國詩人烏蘭德(Ludwig Uhland,1787~1862)的敘事詩《哈拉爾德》,敘述維京人的最後英雄哈拉爾德在月夜的叢林中遇到命運精靈,被蠱惑、俘獲的故事。在篇幅僅十幾分鐘的這首作品中,神秘主義成為色彩表達的主體。它先描述月色中神秘的密林,英雄們的馳騁,似無數馬蹄踢盪雪霧,使那些雪塵在月光下晶晶發光。隨後,精靈寧靜地出現在雪光中,舒展那美麗的蠱惑的翅膀,英雄的意志力隨之就被消解。哈拉爾德奪路而走,精靈似乎就緊附著他的靈魂。最後,他來到岩邊喝下清泉,像是命運的告別,把長眠在溫柔鄉中那種意境表達得特別完美。
丹第由此才追隨弗朗克,擺脫了柏遼茲那種戲劇化的濃墨重彩,成為一個一流的音樂風景畫家。他的另一首我極喜歡的作品,是《山中夏日》(1905),一首半小時的交響詩,其實類同於交響曲。它根據法國詩人龐佩隆(RogerdePampelonne)的同名散文詩,描述“黎明”、“松蔭下的午後”與“傍晚”三個場景。第一樂章的開頭還是神秘沉鬱不開的感覺,替代《法國山歌交響曲》中的號角,沉重的霧靄中此起彼伏的鳥鳴,很令人想起他對梅西安的影響。然後,陽光如金線,霞彩開始四濺,太陽在雲譎波詭中,如凱歌般噴薄而出。第二樂章,正午的陽光還是慵懶的,又令人想起德彪西的《牧神的午後》。在松蔭外,白雲悠然飄過,這些白雲慢慢堆積起白象似的群山,樹蔭下有歡欣的舞蹈。隨之,風捲雲馳,似暴雨即將降臨,又瞬間風驅雲散,草地重新沐浴在新鮮而安靜的陽光里。最後一個樂章的傍晚是從類似進行曲開始的,夕照一片金黃那種感覺。隨著歸鳥噪林,似有風鈴聲過,光線是一點點暗淡的,在暗淡中有深情的黃昏的依戀。最後,夜潮襲來,慢慢沉厚地合圍,只剩下風鳴聲。
丹第的其他作品,名氣很大的是演奏時間也僅15分鐘左右的交響變奏曲《伊斯坦》,根據古巴比倫敘事詩,描述愛情與豐收之神伊斯坦為找回死去的愛人,經過地獄的七道門,分別被取走髮飾、耳環、項鏈、寶石、腰帶、環飾、衣服,最後成為裸體而與愛人重逢復生的故事。除此之外還有雙簧管與樂隊而作的《法國主題幻想曲》(1888),它充分發揮了雙簧管的音色,將一個法國主題帶向雲蒸霞蔚、群山起伏的悠遠深處,深情的白雲深處是故鄉,像是《法國山歌交響曲》的濃縮版。而他為鋼琴、長笛、大提琴與弦樂而作的協奏曲(1926),表達了他晚年雲淡風輕的境界。

地位


丹第在法國音樂史上的地位,並不限於創作。但他追求的是“哥特式的精神”,在法國趣味的浪漫主義與後浪漫主義時代,這是一種過時的美學,也正因為此,他又成為一個生活在夾縫中的作曲家。他比弗雷(Gabriel Urbian Faure,1845~1924)小6歲,比德彪西大11歲,從弗雷到德彪西、拉威爾,是法國這一時期音樂的主潮,他就生存於弗雷與德彪西的夾縫中。他其實比德彪西還多活了十幾年,但德彪西代表了嶄新的20世紀,他則被冷落到了邊緣,如今連法國樂隊都很少演奏他的作品。

個人生活


丹第工作勤奮,生活平靜,只是作為客席指揮才偶爾到過西班牙、俄羅斯和美國。1931年12月2日,他病逝於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