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漠

詞語

松漠一般指平地松林,在今南至河北圍場以北,為奚、契丹族活動的地方。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大興安嶺。 一平地松林的分佈範圍平地松林,最早見於。現在的平地松林解釋有很多種。

基本概況


“漠”字,《古漢字字源》解釋說:由“水”和“莫”組成,是指沒有水的意思,由此產生“沙漠”的含義
“松漠”,則特指大漠之中創立遼代的契丹族興起之地。《遼史》記載:“契丹之先,四奇首可汗,先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居松漠之間。”所謂“松”,是指松山,在今河北省牧蘭圍場到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南數百里之地;“漠”,指松山以西的沙漠。
類似於契丹族興起一樣,古之大漠南北及松漠地區,是匈奴族興起與雄居之所。漢代以後,匈奴分裂南匈奴北匈奴,南匈奴居漠南,北匈奴居漠北。南匈奴在漠南之戰以後曾依附於漢,而北匈奴則始終與漢抗衡。此後,鮮卑族、烏桓族、慕容氏、拓跋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都曾興起並雄踞大漠南北。魏、晉、隋唐宋明時期,漢族王朝雖然都曾控制著漠南地區,但從北魏王朝起至今1500多年間,有750多年的時間裡,上述多個少數民族都曾從大漠南北入主中原,雄霸中國,統御華夏,為中原漢文化的發展注入了異域異族的新鮮血液。同時,各少數民族之間也曾在大漠南北互相爭戰,先後建朝為王。以滿族人建立的清朝為例:清初,滿族人就極為重視漠南地區,在戰勝林丹汗之後,統一了漠南蒙古,先後同漠南蒙古的科爾沁、扎賁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四部建立了同盟關係,為以後挺進中原,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