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橋
德橋
德橋,原名竹橋,始建於宋時,是潮汕見諸史籍記載的一條古老橋樑。
位於廣東省揭陽市藍城區霖磐鎮與月城鎮分界的竹橋河上
宋紹興八年(1138),再次復置揭陽縣,二年後設治所於玉窖村(后改稱為榕城)。當時為了方便對外交通,修有西驛官道經今磐東,月城,霖磐,埔寨,湯坑,豐良(以上地方斯時均屬揭陽)一帶直抵梅州。驛道出城二十里處,有大溪橫流,人們取竹架橋,以便行人和車馬的往來。及后竹架腐爛,易為杉木。至宋咸淳三年(1267),又改建成三孔石橋,橋址在今橋北約一百米處。這座石橋的規模,舊志沒有詳細的記載。但在上游的深浦橋(在桂嶺鎮境內,宋元祐六年即公元1091年建)長五丈,寬九尺,竹橋地屬交通要道,規模自然要比深浦橋大型些。因為這座橋,一開始是用竹搭架成的,故以“竹橋”為名。橋下的河流,古時叫下溝透,因為有了竹橋,也慢慢被叫成竹橋河或竹橋港了。
宋時的竹橋河還比較狹窄,後來隨著北河分洪量日增而河面擴大,到了明朝初年,石橋終於因為河岸崩潰而垮毀。嘉靖九年(1530),鄉民洪尚仁率眾重建,不久又被河水沖毀。萬曆五年(1577),鄉耆鄭一箴再度倡眾重建。這一次,當地群眾為紀念多次熱心捐資建橋的人們,取“積德造橋”的意思,把竹橋易名為“德橋”。
崇禎十一年(1638)土寇數百人劫掠德橋村,緊接著九軍聚義南塘山。在戰亂中,橋樑被人拆毀(現殘墩仍存)。從此這裡又重遭一江兩隔的苦難。橋址易為渡口——德橋渡,達三百二十餘年之久。然而,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地方百姓集資建橋的行動卻沒有停止過。
清朝康熙年間,德橋村有個叫陳樹伍的鄉紳,他見橋毀失修,交通梗塞,心裡很是不悅,便出面集資籌劃建橋,但這時揭陽剛剛脫離戰亂,人民生活極其困苦。他籌集了許久都沒能籌集到建橋所需的款項。最後只得將已籌募到的資金在渡頭西面自家田洋中建一座雨亭供過往的人們避風雨。清朝末年,鄉紳黃雲衢和德橋陳鄉秀才陳榮發也曾聯合帶頭集資建橋,但他們依然湊不上這筆錢,最後也是在渡頭建了一座大雨亭了事。民國時期,永寧鄉有人也萌發了重建德橋的念頭,也是沒有干成,只是整理了德橋渡和官田渡兩岸的渡階和其它配套設施而已。
解放后不久,人民政府便著手籌建揭陽至河婆的大公路。德橋沉默三個多世紀后終於再獲重生。1953年,由地方駐軍在公路經過的德橋渡口建造一座杉木結構的公路橋。因為當時橋西面是磐西區的德北鄉,橋也跟著叫德北橋。由於木橋不能適應現代化交通的需要。1962年,由縣交通局出資改建成長67米,寬8.5米,兩大拱的石拱橋,翌年建成通車。揭陽撤縣設市后,為配合市區建設和地方大開發,揭河公路擴建15米路基,12米水泥路面的超二級省道公路。同時由上級撥款,在德橋南側拼建一座同跨度、同寬度的鋼筋混凝土水泥橋,以便車輛通過,德橋更加雄偉壯觀了。
德橋是座歷史悠久的古橋,自肇建至今已歷千年滄桑,它的一再興廢,是本地區社會發展,時代變遷以及各時期政制優劣,民風高低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