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73條詞條名為張華的結果 展開

張華

攝影家

張華,男,漢族,1966年5月出生於河北省鹽山縣,祖籍山東省慶雲縣常家鎮。本科學歷,新聞專業,長期從事文秘、新聞工作,現供職於慶雲縣委統戰部。

人物生平


張華
張華
張華
張華
畢業后,先後在河北省黃驊市,山東省濟南市及慶雲縣工作。主要從事文秘工作和報刊、電視台的編輯記者工作。先後在中央等各級新聞媒體發表消息、通訊、評論、散文、小說數千篇,酷愛攝影,攝影作品在國家省市報刊網站發表,並且多次獲獎。
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報業(集報)協會會員、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員、中國演出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山東省廣播電視台聽評員、德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德州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德州市收藏家協會理事、德州市政協文化藝術屆聯合會會員、慶雲縣政協常委、慶雲縣工商聯秘書長、慶雲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慶雲縣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慶雲縣攝影家協會主席、慶雲縣電影家協會顧問等職。
張華攝影
張華攝影
激情點燃生命 盡展驕子風采
——記第八屆縣政協常委、廣電局專題部主任張華
從2007年8月份,在慶雲電視台就能看到《慶雲驕子》這麼一檔欄目,縣廣電局憑藉這一平台傳達著身在他鄉慶雲兒女的悠悠思鄉情、拳拳報鄉志,同時向外界展示著慶雲的驕傲,也滲透了家鄉人民對他鄉遊子的眷戀和美好祝願。欄目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極大振奮了慶雲人民。說起這檔欄目,一個身影也步入了我們的視野,他就是現任慶雲縣第八屆政協常委、廣電局專題部主任張華。
激情四射 投身新聞作貢獻
1999年春,張華懷著對廣播電視新聞事業的無限摯愛與景仰來到慶雲縣廣電局工作。在這以前,雖然他也在新聞戰線從事報紙的編輯工作,但是,報紙和廣播電視畢竟有著差異,為了轉變角色,將廣播電視節目製成精品,他一直用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奮鬥在新聞宣傳的第一線,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自覺地為人民服務、恪守新聞職業道德,積極傳播先進文化。十年來,他先後有30多篇宣傳慶雲的新聞、專題稿件被
張華採訪趙黃崗先生
張華採訪趙黃崗先生
上級媒體評功受獎。為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和新聞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兢兢業業 追求完美心忘我
進入廣電局10年來,張華遵照新聞工作者“藝不壓身的”教誨,在策劃、現場採訪、攝像、撰稿、編輯、製作等方面,力圖做一名“全面手”。可想而知工作力量多麼巨大,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沒有懈怠過,每天都是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身到工作中去,奉獻星期六,貢獻星期天,沒休息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幾年來,他深入生活、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寫下了幾十萬字的新聞稿,多次在中央、省、市電視台、廣播電台和其它媒體播發。2006年夏,為報道中澳集團的事迹,他冒著高溫到廠間拍攝,衣服被汗水浸透,都能擰出汗水來,由於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張華中暑生病,但為了及時的把節目傳輸到上級電視台,他強忍病痛,趕回電視台剪輯和傳輸節目,保證了上級台節目的及時播出。
在十年的新聞採訪實踐中,張華把社會責任感與職業道德作為自己的從業標準,用火一樣的熱情和坦蕩的胸懷擔當起了弘揚時代精
張華與慶雲籍奧運吊環冠軍陳一冰合影
張華與慶雲籍奧運吊環冠軍陳一冰合影
神的重任。
激勵民志 光影留痕展驕子
2007年春,慶雲電視台為宣傳推介慶雲,提升慶雲的知名度,喚起異鄉遊子的思鄉之情,報鄉之志,增強慶雲人的自豪感,激勵慶雲人奮發創業,再創輝煌的意志和決心,決定創辦《慶雲驕子》欄目。張華接下了這個任務,從2007年3月份,他開始投入到了緊張的節目策劃之中,從機器、設備、人員等方面的配置到製作片頭、片尾、播花,創作節目的主題歌曲,為節目的順利播出做好了鋪墊。為了搞好《慶雲驕子》欄目的典型採訪,他不辭辛苦認真拍攝節目素材。2007年7月,正直酷暑張華等人趕往廣州採訪劉存智將軍,在一周的時間裡,他採訪了劉將軍等三位慶雲籍人士,奔波了近2萬公里,拍攝了10多小時的素材,白天他冒著40度的高溫拍攝,晚上撰寫採訪提綱、整理採訪錄音,每日只休息三四個小時。他帶領《慶雲驕子》欄目攝製組,走遍大江南北,遍訪慶雲籍在外工作的佼佼者,精心組織、精心策劃、精心拍攝。節目一經播出既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也得省、市電視專家的高度評價,《百戰將軍劉存智》、《笑面人生於雷》等節目先後獲得省、市級專題節目二、三等獎。
辛勤的付出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連續七年被山東人民廣播電台記功授獎,多篇學術論文發表在中央及省級刊物,並多次被評為市級先進工作者。
盛夏訪影友邊維聲先生
作者:張華 2014-7-22
和邊偉聲先生神交久矣。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隨父母生活在鹽山縣,母親的老師、同學有幾位在文化館工作,他們常提起一位農民攝影家,說鹽山縣出了一位叫邊維聲的農民,不好好務農種好責任田,喜好照相,得了魔症。後來,我見到了邊
先生的一幅照片---《奶奶的閑趣》,這是一幅在全國農民攝影大賽中獲得銀獎的照片,很多鹽山人當時談論這張照片不亞於當下談論莫言榮獲諾貝爾獎。因為當時我也夢想著當個攝影家,所以對我觸動很大,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彈指間三十年過去了,這期間我也因喜愛攝影小有收穫,1989年加入了德州市攝影家協會,後來,還擔任了縣攝影家協會主席,這些對我的工作、生活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讓我受益匪淺。面對這些年拍攝的數萬張照片,既有欣喜,也有困惑,我總在想,今後這些照片幹什麼用?今後的攝影道路該怎樣走?今年四月份,我在訂閱的《人民攝影》報上見到了對邊先生的報道,我眼前一亮,何不拜訪老先生求個答案。
通過鹽山朋友的介紹,我得到了邊先生的電話。他告訴我他正準備去廣州,回來我們就見面。因我較忙,一直拖到7月13日,我們才把見面的事定了下來,我立即約了李保坤先生、大偉一同去鹽山拜訪。
張華田間攝影
張華田間攝影
邊先生還是住在鹽山的鄉村。一進村口打聽他的具體住處,老鄉問:你們是看了電視找來的吧。原來,邊先生的事迹剛剛在中央台播出,有很多人慕名來訪。
邊先生住在一個極為普通的農舍,唯一不同的是在他的客廳、卧室里那一摞摞的書報。先生今年六十九歲,一頭白髮,因早年客居東北,操一口普通話,善談,表情豐富。他向我們介紹了自己的攝影之路。
邊先生最初的攝影愛好源於東北的生活。那時的東北條件要好一些,在那裡他最早接觸到了相機,1997年他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台相機。為了學習攝影技術,他騎一輛“大鐵驢”自行車,騎行近百公里到滄州學習攝影,餓了啃一口涼饅頭,累了就在路邊歇息,邊走邊拍,那叫一個執著。
三十多年來,他用過了六台照相機,從黑白到彩色,從機械到數碼,他用農民的視角記錄著身邊點滴的變化。他告訴我,外出開會、採風他也是往農村跑,他對農村、農民有著特殊的感情。我見過先生的攝影作品,從構圖到用光都可見匠心老道之處,唯一的是題材不變---全部是表現鄉間風情。
在先生的房間里,一台電腦,一摞PHOTOSHOP書籍格外顯眼,自從換了數碼單反相機,為了傳輸照片他又從北京買回了照片後期處理的書籍,從頭學起。先生還打開電腦,讓我拷貝了他編寫的攝影經驗和體會的文章,足足有數萬字,令我感動。
干好一件事其實並不難,就看你是否能長期執著的干你喜好的事情。先生紮根沃土,不浮不躁接地氣,才捕捉到了這些令人讚歎的瞬間,成為時代的記錄者。
古無棣溝從先生的村前流過,那是兩千年前齊、燕的界河,現在我們也分住在河北、山東兩省,我相信共同的愛好能打破時空和地域,期待著和邊先生的再次相見。
電風扇到空調的變遷
作者:張華
兒時的酷暑是在奶奶搖曳著的蒲扇下度過的。一直到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末,我才第一次見到了電扇。
那時我剛上初中,上學時聽父親說要買一台電扇,從沒見過電扇的我放學后就急不可待的跑回家,想看一看電扇到底是個啥模樣。那時家裡沒人,我就爬窗戶進了屋,擺弄了半天也不知道怎麼用。那是一台小台式電風扇,現在看來已不算什麼了,但當時父母的工資加到一塊不足百元,能買上這樣一台電扇也算是家裡的“大件”了。父親回來后插上電源,風扇呼呼地轉了起來,一股清風撲面而來。吃飯時,父親把風扇搬到飯桌旁,睡覺時又把它搬到卧室里。那時全家人高興極了,樂得我逢人便說:我家買了不用手搖的電扇子了。
到了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家裡分了一套三居室的住房,那時的生活條件好了許多,就在每個房間都安裝了吊扇,再也不用把電扇搬來搬去了。吊扇風速大,晚上睡覺吹著不舒服,在我的卧室里又多了一台調速定時帶睡眠風的落地扇。酷暑盛夏,微風習習,心裡愜意十足。
十多年又過去了,我的家庭生活水平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我們兄妹都參加了工作,日子越過越好,同大家一樣過上了小康生活。現在家裡又安裝了分體式空調,手指輕輕一按就過上了冬暖夏涼的神仙日子。現在的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心裡有說不出的甜蜜。
我常追憶奶奶搖動著碩大的蒲扇為我扇風的那種親情,我更慶幸我生活在一個小康生活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