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樹
小型喬木
無憂樹(學名:Saraca asoca),小型喬木,葉長8-30厘米,為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原產於印度、中南半島及中國雲南、廣西一帶。樹皮及果實可作為藥用。
無憂樹
喜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不耐寒。要求排水良好、濕潤肥沃、陽性、疏鬆 肥沃的砂質土壤。栽培土質以肥沃,土層深厚的酸性至微鹼性壤土或砂質壤土最佳。乾旱貧瘠土生長不良,黏重土或積水地不宜種植。排水,日照需良好。苗期稍耐陰,大樹喜光。性喜高溫,不耐寒冷,忌霜。在5攝氏度左右有冷害,生育適溫為23--30攝氏度。
原產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熱帶亞洲地區。我國產於雲南,廣西南部。
無憂樹
無憂花為新開發的優美花木,其花緋紅色,盛開時如團團火焰,令人目不暇接,適合做園林主景,林蔭道及市區行道樹,是綠化,美化,彩化三結合的園林樹種。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雲南無憂花和緬甸無憂花。
無憂樹
常用播種繁殖。種子8月份成熟,忌日晒和堆漚,宜隨采隨播,不耐儲藏。若沙濕儲藏,發芽力可保持半年。春至夏季為播種適期,種子發芽適溫為24--28攝氏度。9月下旬即開始發芽,發芽后幼苗在沙床越冬,需注意防寒,翌年春暖后移苗。
常用種子播種育苗。種子千粒重約400克。種皮吸水困難,需用80℃溫水燙種催芽,自然冷卻后,繼續浸泡24小時,瀝干備用。用條點播法播種,幼苗對霜凍較敏感,早期可施綜合性肥料,少施氮肥,入秋以後應停止施肥,促其早日木質化。
2年生苗高50--60厘米時可以出圃定植大田。種植地如果偏酸性,宜在整地時分層施放石灰,以中和酸性。植前應施腐熟的廄肥或過篩垃圾做基肥。栽后應充分澆水,並立支柱。春夏季生長旺盛期,每月施氮肥一次,入秋後停止施肥,以利苗木越冬防寒。待主幹形成后,注意修枝整形,適當控制其生長,以培育優美的樹冠。培育3--4年生大苗,可出圃應用於園林綠化,很少有病蟲害。花后修剪整枝一次,但不可重剪或強剪,保留老枝翌年才能開花。
據《釋迦牟尼傳》記載,佛祖的母親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生產的途中經過藍毗尼花園的一棵無憂樹下時,佛祖便從其右肋降生了,後來釋迦牟尼創建了佛教,為勞苦大眾解除苦難,故人們把這種樹稱為“無憂樹”,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無憂樹被尊為聖樹。
【無憂樹】(Saraca dives Pierrei)
樹齡:20年 此樹位於廣東省華南植物園內。枝繁葉茂,樹冠高大,呈圓球形。嫩葉紫紅色,像一件件袈裟高掛枝頭,成熟后變深綠色。花大而艷麗。
該樹是1986年1月17日民主柬埔寨主席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和其夫人莫尼克·西哈努克公主親手所植。據說當時柬埔寨國內正是戰火不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西哈努克親王種下這株無憂樹,為的是寄託他希望柬埔寨人民能夠安居樂業、過上無憂無慮生活的心愿。
無憂樹
在西雙版納,傣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許多與佛教有關的植物都得到了廣泛種植和崇拜,無憂樹就是其中一種。 2500多年前,在古印度的西北部,喜馬拉雅山腳下(今尼泊爾境內),有一個迦毗羅衛王國。國王凈飯王和王后摩訶摩耶結婚多年都沒有生育,直到王后45歲時,一天晚上,睡夢中夢見一頭白象騰空而來,闖入腹中--王后懷孕了。按當時古印度的風俗,婦女頭胎懷孕必須回娘家分娩。摩訶摩耶王后臨產前夕,乘坐大象載的轎子回娘家分娩,途徑蘭毗尼花園時,感到有些旅途疲乏,下轎到花園中休息,當摩訶摩耶王後走到一株蔥蘢茂盛開滿金黃色花的無憂樹下,伸手扶在樹榦上時,驚動了胎氣,在無憂樹下生下了一代聖人--釋迦牟尼。所以,西雙版納的每個傣族村寨幾乎都建得有寺廟,而幾乎每個寺廟周圍都種得有無憂樹。另外,有些沒有生育但想得子女的人家,也常常在房前屋后種植一株無憂樹。印度教也認為無憂樹是聖樹,如愛神卡瑪手裡拿的五支箭中,其中有一支就是無憂樹做成,人們都相信這種樹能消除悲傷,因此稱之為“無憂樹”。
此外,佛經中所說的甄叔迦樹,也被認為是無憂樹的異名。
過去現在因果經》一中說:“夫人見彼園中有一大樹,名曰無憂,花色香鮮,枝葉分佈極為茂盛,即舉右手,欲牽摘之,菩薩漸漸從右脅出。”據說,只要坐在無憂花樹下,任何人都會忘記所有的煩惱,無憂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