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05轟炸機

美國超音速戰鬥轟炸機

F-105戰鬥轟炸機(英文:F-105Fighter-Bomber),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共和飛機公司作為F-84戰鬥機後繼機發展的單座超音速戰鬥轟炸機。

該機為美國空軍第一種超音速噴氣式戰鬥轟炸機,它也是美國空軍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座單發動機的作戰飛機,並且因為其特大的內部武器艙和翼根下的獨特前掠形發動機進氣口而出名。1951年共和公司自擔風險研製AP-63核攻擊戰鬥-轟炸機,1955年10月,兩架YF-105A進入飛行測試。第一批75架F105B型機在1958年5月進入美國空軍服役。

F-105轟炸機為單座單發后掠翼布局,是美國第一型超音速戰鬥轟炸機。是作為F-84戰鬥機後繼發展的戰鬥轟炸機,是美國空軍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座單發動機的作戰飛機,並且因為其特大的內部武器艙和翼根下的獨特的前掠形發動機進氣口而出名,其主要任務是實施戰術核攻擊,也可外掛常規炸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並具有一定的自衛空戰能力。

發展沿革


1951年,當F-84F“雷電”后掠翼戰鬥轟炸機剛剛開始試飛的時候,美國空軍就委託共和公司隊設計一種高性能的、單座低空核戰鬥轟炸機。公司給新項目的設計代號是AP-63,計劃取代美國空軍的F-84F“雷電”。
戰鬥轟炸機,它也是美國空軍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座單發動機的作戰飛機,並且因為其特大的內部武器艙和翼根下的獨特的前掠形發動機進氣口而出名。
F-105機群
F-105機群
1951年,當F-84F“雷電”后掠翼戰鬥轟炸機剛剛開始試飛的時候,美國空軍(USAF)就委託共和公司的一個在Alexander Kartveli(共和的創始人之一,喬治亞移民,曾設計了著名的P-47、F-84)領導下的設計團隊開始設計一種高性能的、單座低空核戰鬥轟炸機。公司給新項目的設計代號是AP-63,計劃取代USAF的F-84F“雷電”。
F-105戰鬥轟炸機座艙
F-105戰鬥轟炸機座艙
1955年10月,兩架YF-105A進入飛行測試,由於技術上的延遲,第一批75架B型機在1958年5月才進入第4戰術戰鬥機聯隊(TFW)服役。F-105的空中總重至少有45000磅,這使它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座單發戰鬥機,它需要當時能夠獲得的最大功率的發動機。這就是普-惠公司的175帶加力燃燒的雙軸渦輪噴氣發動機,所有的生產型“雷公”配備的都是這種發動機。
F-105不只是一架大飛機,還極其複雜,由於進一步的生產問題,美空軍第4戰鬥機聯隊花了兩年時間來適應這種噴氣式飛機。
事實上,直到1960年F-105D出現后,這種飛機的運氣才開始好轉。F-105D採用了通用電氣公司的FC-5全集成自動飛行和火控系統,配備了轟炸計算機、“多普勒(Doppler)”導航系統、導彈發射計算機、自動駕駛器和搜索測距雷達。到1965年,共和公司一生產了610架D型,由美國空軍在美國本土、歐洲和日本使用它們。
越南戰爭后雷公很快就退役,總共只建造833架,但是到越戰結束后已經損失50%,加上越戰經驗讓F-105的缺陷浮現,美軍不認為該機有前瞻性可以長期服役,少數留下來在1970到80年代的後備空軍和國民兵使用,但是多數機體在1970年代中就已經超過服役年限。
1984年2月25日,F-105舉行官方全退役典禮。並且全部被F-4鬼怪式取代。不論如何,雷公在美軍第二代戰機中還是有最長的服役期,因為在1970年代中期壽命到限后,還使用了將近10年

技術特點


設計特點

F-105轟炸機是為了奪取制空權,但在實戰中因其載彈量大、突防能力強、攻擊性能好,側滑、俯衝及低空高速性能優異的特點,一直被當作戰鬥轟炸機使用,執行轟炸任務時一般數架至數十架編隊。
F-105執行核攻擊任務時,攜帶輕便的核彈能前線機場起飛,以超音速穿透敵軍防空網投擲戰術核炸彈阻擋敵地面部隊的前進。它能在補給支援設施遭到重大破壞的情況下還能起飛作戰。F-105型飛機極佳的低空高速性能降低了被攔截的機率,並且在必要時還能以機炮及導彈擊落敵機,達到保護自己,協助防空目的。

航電系統

F-105轟炸機有AN/ASG-19火控系統、R-14A單脈衝搜索瞄準雷達(最大有效探測距離64千米,最大跟蹤距離18千米,搜索方向位角90)、AN/ASQ-37通信、識別、導航系統,AN/ARW-73“小鬥犬”導彈控制發射機,AN/APS-54雷達警戒系統,AN/APN-131“多普勒”導航系統,AN/APX-37敵我識別系統,AN/ARN-61儀錶著陸系統,ANARN-62“塔康”導航系統,AN/ARN-48無線電羅盤;AN/ARC-70通訊設備;AN/QRC-160電子干擾機(對地面距離50-75千米) 。

總體設計

機翼
F-105飛機採用懸臂式中單翼,具有大後掠角,小下反角和薄翼型,由於採用翼根進氣,故中翼部隊由厚整體壁板組成。變厚度的整體壁板最厚處可達22毫米。為了減少亞音速區的誘導阻力,機翼有可調下垂的前緣襟翼。翼根進氣口特殊,結構薄而尖,並前掠約50度。這樣可產生雙重激流,使壓氣機的進氣速度降低而壓力提高,並減少對紊流對尾翼影響。機翼有大面積的開縫襟翼和橫向操縱的分散擾流片。機翼的橋形主梁和中段翼梁都是鍛造的,為主要承力構件。機翼前段有不裝燃料的抗扭盒,機翼后側的低速副翼為蜂窩結構。
機身
F-105飛機採用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機頭罩頂端固定有空速管,罩長約1.08米,裝天線部分外徑為0.72米。前機身包括前設備艙、機炮艙、前輪艙、下設備艙、後設備艙,外形由機頭罩的圓形過度為橢圓形,系全金屬桁梁式結構,上下有四根縱梁,有7個加強隔框。中機身上部有油箱,下部為炸彈艙,後面為發動機艙,機翼進氣道連接在這段機身上。前機身的縱梁經過機翼進氣口上緣和主梁接頭上緣向後延伸,機身下的下縱梁成為炸彈艙門的加強口框。后機身結構基本上由桁條和蒙皮組成的半硬式結構,有四個加強框。后機身的分離面在發動機加力燃燒室的接合處,用四個螺栓與機身中段連接。機尾裝四塊花瓣形減速板。減速傘裝在垂直尾后的傘箱內。
F-105戰鬥轟炸機
F-105戰鬥轟炸機
尾翼
F-105飛機的全動式平尾的位置較低,用液壓操縱。結構比較特殊,它採用大直徑斜轉軸,有單梁而無桁和,翼肋較多,間距為110毫米,由2毫米厚的鋁合金板材壓制而成。蒙皮由厚1.6毫米的鋁合金板制居。垂尾翼展比較大,根部有通向加力燃燒室的冷卻空氣進氣口。
座艙
F-105飛機的座艙有加油,除水備,有彈射座椅。

動力裝置

裝一台J75-P-19W渦輪噴氣發動機,加力推力為12030公斤,機身朵部有三個軟油箱,還有三個外掛副油箱(機翼下兩個,機身下一個),機身炸彈艙也可掛一副油箱。最大載油量為9300公斤。機頭上方設有空中加油裝置。

武器裝備

F-105飛機的前機身左側裝有一門20毫米的6管機炮,備彈1029發。彈艙內可載1枚1000公斤或4枚110公斤的炸彈或核彈。翼下有4個掛架,機腹下一個掛架,可按各方案攜帶核彈和常規炸彈、4枚AGM-12“小鬥犬”空地導彈或4枚AIM-9空空導彈。

性能數據


F-105戰鬥轟炸機參考數據:
外形尺寸機長19.58米
機高5.99米
翼展10.65米
機翼面積35.76平方米
後掠角45°
展弦比3.18
重量數據空重12,474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3,834千克
最大載彈量5900千克
飛行性能最大平飛速度(11000米)2.08馬赫/2207公里每小時
最大平飛速度(海平面)1.1馬赫/1345公里每小時
實用升限15,200米
作戰半徑965-1287公里
轉場航程3700公里
巡航速度939公里每小時 

衍生型號


F-105共生產了833架,有B、D、F、G等型別。

YF-105A

為F-105原型機,裝一台J57發動機。於1954年開始製造兩架。55年首次試飛,速度超過了音速。
F-105B。是由YF-105A發展來的晝間戰鬥轟炸機,共生產78架。裝備MA-8火力控制系統,其主要部件是E-50(K-19)前置計算瞄準具、E-34(AN/APG-34)雷達測距器、E-30計算機和KB-3照相槍。後來B型飛機又增加了AN/ARW-77“小鬥犬”導彈控制器。其發動機先是安裝J-75-P-5型,後於1959年6月後改裝為安裝J-75-P-19型機,並且推力增加了454公斤。

F-105B

第1架F-105B於1956年5月試飛。第一架生產型於1958年5月交付給戰術空中司令部第4戰鬥機聯隊第335戰術戰鬥機中隊,該中隊開始部署在埃格林空軍基地,後來又部署至西摩爾約翰遜空軍基地。由於F-105武器系統的複雜性,飛機的任務執行率一直較低。1964年戰術空軍司令部原先裝備F-105B型機的2個中隊改裝F-105D型機,大多數B型機退出現役,並於1964年4月16日開始交付給國民警衛隊第108聯隊。

F-105D

F-105D型全天候戰鬥轟炸機。是全天候戰鬥轟炸機,1959年6月首次試飛,共生產610架。該機裝備AN/ASG-19全天候火控系統和AN/ARW-77“小鬥犬”導彈控制器,提高了對地攻擊能力。系統的主要部件是瞄準具、搜索和測距雷達、轟炸計算機和轟炸雙向定時器。
美空軍1960接受了17架F-105D,1961年接受了149架,62年接受了171架,63年接愛了198架,64年接受了75架。戰術空軍司令部第4戰鬥機聯隊是第一個接受F-105D的單位,F-105D於1961年5月開始裝備美歐洲空軍司令部,1962年10月開始裝備美太平洋空軍司令部。1964年F-105D停止了生產。1971年開始,F-105D開始從現役部屬給3支空軍國民警衛隊,即麥克內爾空軍基地的184戰術戰鬥機訓練大隊、伯德機場的第192戰術戰鬥機大隊和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的第113戰術戰鬥機大隊。

F-105F

F-105F是雙座教練和戰鬥轟炸機。1963年6月首次試飛,速度達到1.15馬赫,共生產143架。該機火力控制設備與D型相同。第1架F-105F作戰型飛機於1963年12月23日交付給西摩爾約翰遜空軍基地的第4戰術戰鬥機聯隊。空軍於63年接受了1架F-105E,64年接受了83架,65年接受了59架。F型機在越戰中損失慘重,到1973年中,空軍僅有17架F型機,其中有12架配屬給國民警衛隊。
F-105戰鬥轟炸機
F-105戰鬥轟炸機

F-105G

是由F-105F改裝的反雷達攻擊機,約48架F型機改裝成了G型機,G型機裝備有各種電子戰設備和AGM-45“百舌鳥”、AGM-78標準反輻射導彈。
RF-105B:偵察機版F-105B,從未生產。
F-105C:雙座教練機;1957取消,從未生產。
RF-105D:偵察機版F-105D;從未生產。
F-105E:教練機版F-105D; 1959取消,從未生產。
EF-105F:最初版野鼬,又稱之為野鼬Ⅱ,生產86架。

服役動態


越南戰爭中,從1965年-1970年,在美國空軍的轟炸行動中,這些飛機首當其衝,承擔的攻擊任務比任何其他美國飛機都多。在此過程中,F-105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在戰鬥中損失了397架。
在東南亞和D型一起戰鬥的是雙座的F-105F,其中143架最初是於1963年~1964年作為教練機生產的。F型有著加長的機身和更高的尾翼,
1965年-1969年,61架F型經過改造,作為電子戰飛機進行定位、分類和攻擊敵方地歷雷達站,命名為F-105G“野鼬鼠(WildWeasel)”。
20世紀60年代,倖存的“雷公”被分配給預備役和國民空中衛隊。它們堅守崗位直到1984年最後退役。

總體評價


越南戰爭中,F-105攜帶大量的常規炸彈巡航,雖然該機裝有一門“火神”機炮,但是一方面飛機太笨重,盤旋性能遠不及米格-17,另一方面F-105通常執行攻擊任務,平顯上的武器操作狀態通常打在空地攻擊模式,一旦碰上敵機往往來不及切換到空戰模式,因此在與米格-17的交鋒中處於被動。有不少F-105對米格-17的擊落紀錄是飛行員靠肉眼估算提前量擊落的,但是大量的F-105則被米格-17的3門機炮擊落。再加上執行低空轟炸,被地面火力擊中的機會大增。因此F-105被認為是“棺材機”之一,就以總產量751架的D/F兩型來說,越戰中損失400架以上。F-105在大規模的轟炸作戰中也取得了大量戰績,以載彈多、突防能力強、攻擊機動性好而成為轟炸越南北方的主力機種。如F-105在“滾雷”戰役期間擔負了75%以上的對地攻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