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

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

該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漢魏六朝樂府機構沿革與樂府詩關係研究》成果之一,是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趙敏俐教授多年從事漢代詩歌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獨創性地將藝術生產理論運用於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結合漢代樂府制度的變革,系統探討了漢代“歌詩”這一特殊藝術形態的發生演變過程,揭示其複雜的生成機制、豐富的內容、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以及其在中國詩歌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巨大影響。全書分為三編;第一編重點討論了漢樂府制度的建立與歌詩藝術生產的基本情況,從新的角度考察了漢代歌詩的現實生成之源以及其表現方式,揭示其作為生產與消費的藝術特質,這是對漢代歌詩新的定位。第二編是從藝術生產的角度對兩漢歌詩所進行的新的分類研究,通過詳細的考證辨析,系統地論述了各類歌詩的產生、內容、流變及其特質,多發前人所未發。第三編則重點討論了兩漢歌詩的文化功能、以演唱為主的藝術特徵、藝術結構、語言形式,指出了它的獨特歷史時代特徵以及其對後世詩歌的影響。要而言之,本書不僅是從藝術生產的角度對漢代歌詩藝術進行的新的解讀,將細緻的文獻考證與深刻的理論分析融為一體,富有創見並自成體系,而且有助於重新認識中國古代詩歌的藝術本質和生成發展規律,是一本真正具有開拓性意義的學術著作。

內容提要


該書有助於讀者從新的角度認識中國古代詩歌的藝術本質和生成發展規律,是一本具有開拓意義的學術著作。
該書獨創性地將藝術生產的理論運用於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結合漢代樂府制度的變革,系統探討了漢代“歌詩”這一特殊的藝術形態的發生演變過程,揭示其複雜的生成機制、豐富的內容、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以及其在中國詩歌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巨大影響。

本書目錄


導論
上編 漢樂府制度與歌詩藝術生產
第一章 漢樂府探源
第一節 關於藝術起源問題的新思考
第二節 分工的出現與古代樂官文化的產生
第三節 雅樂觀的建立與雅俗藝術的盛衰消長
第二章 漢代社會歌舞娛樂盛況的文獻考察
第一節 從宮廷到民間的漢代歌舞藝術發展盛況
第二節 宮廷樂官的世代傳承與貴族子弟培養
第三節 民間歌舞藝人的命運與藝術貢獻
第三章 樂官制度建設與樂府的興廢
第一節 太樂與樂府:漢初樂官制度的建設
第二節 漢武帝擴充樂府的藝術生產史意義
第三節 漢哀帝罷樂府以後的樂官制度變革
第四章 漢代歌詩藝術生產的基本特徵
第一節 佔主導地位的寄食式藝術生產與特權式消費
第二節 賣藝式的歌詩生產與平民式消費在漢代的出現
第三節 古老的自娛式歌詩生產與消費在漢代的發展
第五章 漢代歌詩分類及其發展大勢
第一節 主要用於祭祀燕饗的宮廷雅樂
第二節 主要用於社會各階層消費的俗樂
第三節 漢代各類歌詩藝術的興衰消長
中編 漢代歌詩藝術分類研究
第六章 漢初雅樂與《安世房中歌》
第一節 《安世房中歌》對周代《房中樂》的繼承
第二節 《安世房中歌》在內容方面的革新
第三節 《安世房中歌》在藝術上的創新
第七章 《郊祀歌》十九章研究
第一節 《郊祀歌》十九章產生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郊祀歌》十九章的產生時間及內容分類
第三節 《郊祀歌》十九章的藝術成就
第八章 《漢鼓吹鐃歌》十八曲研究
第一節 《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名實考論
第二節 《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內容梳理
第三節 十八曲的節術特點及文學史意義
第九章 漢代相和歌詩研究
第一節 相和歌的名稱來源與分類
第二節 相和諸調歌詩的藝術形式
第三節 相和諸調歌詩內容的兩大類別
第十章 舞曲歌辭、琴曲歌辭與雜曲歌辭
第一節 開中國戲劇藝術先河的舞曲歌辭
第二節 借古事以抒懷的琴曲歌辭
第三節 兼收眾類的雜曲歌辭
第十一章 漢代民間歌謠研究
第一節 現存漢代民間歌謠的分類及區別
第二節 漢代民間歌謠的內容及形式
第十二章 漢代貴族歌詩研究
第一節 漢代貴族歌詩創作考
第二節 漢代貴族的政治生活歌詩
第三節 具有特殊地位的漢武帝歌詩
第四節 劉細君與班婕妤的歌詩
第十三章 漢代文人歌詩研究
第一節 漢代文人參與歌詩創作的文獻考察
第二節 傳世署名的漢代文人歌詩
第三節 部分闕名抒情歌詩作者推測
第四節 漢代文人歌詩的存在及其意義
下編 漢代歌詩藝術成就研究
第十四章 漢代歌詩的文化功能與藝術特徵
第一節 漢代歌詩的主要文化功能
第二節 漢代歌詩內容的基本表現形態
第三節 漢代歌詩以悲為樂的審美風習
第十五章 漢代歌詩的語言藝術形態
第一節 漢代歌詩的一般演唱方式
第二節 漢代歌詩的藝術表現特徵
第三節 歌唱藝術的程式化與語言結構
第十六章 漢代歌詩的成就與歷史地位
第一節 開創封建地主制社會藝術新篇
第二節 創造中古詩歌的藝術新形式
第三節 開闢中國歌詩發展新道路
參考文獻
後記

圖書後記


這是我關於漢代詩歌研究的第三本專著,是我近年來關於漢代歌詩(廣義的樂府詩)研究的一點心得,也是我以往對於漢代詩歌研究的繼續深入。一個人想要超越自己是不容易的。回想起我從1985年開始進行漢代詩歌研究,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這些年,我的學術研究雖然涉及其他領域,但是對於漢代詩歌的研究卻一直沒有放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現存的漢代詩歌雖然不多,可是相關的詩歌史問題卻特別重要而又難以解決。這裡面有文獻不足的原因,有學術界對其關注不夠的原因,更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原因。這其中,關於“漢樂府”的研究是一個重點,成果也相對豐富一些。但是,人們對“漢樂府”的關注,也大都集中在“相和歌辭”與《焦仲卿妻》等少數作品的研究方面,對於其他“樂府詩”的研究相對較少,而對於全部漢代歌詩的系統研究則更少。因而,我早就想寫一部有關的著作,也已經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卻苦於在如何解讀這些作品的思想與研究方法上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直到1997年夏季的一天,當我又一次翻閱《漢書?藝文志?詩賦略》的時候,我才突然發現,以前習以為常的“歌詩”二字,其實不僅是漢人對那些有別於“不歌而誦”的賦體文學的作品的稱謂,而且也應是我們客觀地把握漢代詩歌的一條重要線索。班固在這裡所說的“歌詩”,也就是指那些可以歌唱、甚至可以配樂配舞的詩。它的概念比人們通常所說的“漢樂府”要寬泛,也是漢代詩歌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由此可見,關注這些歌詩的“歌唱”形態,應該是研究漢代詩歌的重要突破口,也應該是揭示其不同於那些只供誦讀的文人寫作的詩歌的藝術奧秘之關鍵。而“歌詩”藝術的另一重要特徵,就是它的娛樂性,這使它與那一時代的藝術生產與消費緊密相關,與漢代國家的禮樂制度變化相關,於是就有了《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這一研究計劃。我期望通過這一題目,能夠從國家政治制度與文化制度變革的角度來探討漢代歌詩的現實生成之源,能夠從漢代歌詩的文化功能、表演場合與歌唱方式等方面來對其進行分類關照與整體把握,進而從歌唱與表演的角度來重新審視漢代歌詩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及其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我以為這是漢代詩歌研究的新路,起碼是對於自己以往研究的一種超越,記得在當時,我著實為這一想法而高興了好長一段時間。
但真正落實到研究與寫作上並不容易,首先要進行相關資料的前期準備與理論思考,為此我申報了一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專門討論“歌詩”與“藝術生產”的問題,於是就有了與幾位同仁共同完成的《中國古代歌詩研究——從(詩經)到元曲的藝術生產史》一書。與此同時,則著手本書的寫作。慶幸的是,恰逢此時,在教育部、北京市和首都師範大學的領導支持下,我們成功申報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並以《漢魏六朝樂府機構沿革與樂府詩關係研究》為題,申報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這為本書的寫作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台,並提供了比較充足的研究經費。但是為了把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建設好,本人卻不得不做很多事務性工作,再加上教學工作的緊張,真正留給自己從事該項目的研究的時間實在少得可憐。人生總是充滿了矛盾,艱苦的環境下沒有做學問的條件,現在有了好的條件又有幾分“幸福的無奈”,這部著作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寫寫停停,屈指算來,從課題立項到現在已經整整六年的時間。本來想再繼續打磨二年,以使其更為完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只好先到此為止。儘管尚不完善,但我試圖開闢一條研究漢代詩歌的新路,相信提出了一些關於漢代詩歌的新觀點,是我多年的研究所得,也可以說自成體系,期望它能得到學術界的關注和批評。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211工程”項目資助和中國詩歌研究中心項目資助,在此謹表示謝意。同時還要感謝盧仁龍先生的大力引薦,感謝商務印書館將此書納入出版計劃。感謝我的博士研究生王培友幫助我校對了書稿,特別感謝商務印書館田媛博士對本書細心審校並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感謝這些年來支持、關心和幫助過我的所有朋友。

作者簡介


趙敏俐,1954年生,文學博士,教授,現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兩漢文學中國古代詩歌,出版過《20世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周漢詩歌綜論》、《中國古代歌詩研究——從〈詩經〉到元曲的藝術生產史》等學術著作多部,先後多次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與科研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