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又稱玉米斑點病,是由長蠕孢菌侵染引起的、發生在玉米上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但葉鞘、苞葉和果穗也能受害。在玉米整個生育期內都可發生,但以抽雄、灌漿期發病嚴重。

玉米小斑病為中國玉米產區重要病害之一,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溫暖潮濕地區發生普遍而嚴重,一般造成減產15-20%,減產嚴重的達50%以上,甚至無收。一般夏玉米區發生較重,大流行的年份可造成產量的重大損失。

玉米小斑病是氣流傳播,多次侵染的病害,而且越冬菌源又很廣泛,單用一種措施防治效果很不理想。以利用抗病品種而言,因病菌生理小種的變異而影響品種的抗病性。故應採用以抗病品種為主,結合栽培技術防病的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為害。同時在玉米小斑病發生區,常常還有玉米大斑病、玉米莖腐病玉米絲黑穗病同時發生,因而在防治玉米小斑病的同時,必須考慮兼治玉米大斑病、玉米莖腐病和玉米絲黑穗病等問題。

病原特徵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為長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 (Nishik.) Shoemaker.),屬半知菌類。有性世代為Cochlibolus heterostrophus Drcchsl。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至多根叢生,褐色,直或有膝狀曲折,有3-12個隔膜,多數為6-8個隔膜,大小(80.3-155.6)微米×(5-10)微米,基細胞膨大。分生孢子橢圓形、長橢圓形、柱形或倒棍棒形,中間或中間稍下處最寬,兩端漸細小,褐色至深褐色,兩端細胞鈍圓形,臍點明顯,深褐色,凹入基細胞內,1-15個隔膜,多數為6-8個隔膜,大小(13.8-140)微米×(4.8-21.3)微米。子囊殼近球形,直徑為0.4-0.6毫米,黑色,表面布滿分生孢子梗及菌絲,有一嘴形孔口。子囊無數,有短柄,頂端圓形,大小為(124.6-183.31)微米× (22.9-28.5)微米,內有4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絲狀,平行排列,互相纏繞成卷線狀,有5-9個隔膜,大小為(146.6-327.3)微米×(6.3-8.8)微米。

為害癥狀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玉米小斑病在玉米整個生育期內都可發生,但以抽雄、灌漿期發病嚴重。主要為害葉片,但葉鞘、苞葉和果穗也能受害。在葉片上病斑較小,病斑數量多,在高溫多濕條件下,病斑表面密生一層灰色的霉狀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因玉米品種和病原菌生理小種不同,而表現為三種不同病斑類型:一是病斑橢圓形或近長方形,多限於葉脈之間,黃褐色,邊緣褐色或紫褐色,多數病斑連片以後,病葉變黃枯死;二是病斑橢圓形或紡錘形,較大,不受葉脈限制,灰色或黃褐色,邊緣褐色或無明顯邊緣,有的後期稍有輪紋,苗期發病時,病斑周圍或兩端形成暗綠色浸潤區,病斑數量多時,葉片很快萎蔫死亡;三是病斑為黃褐色壞死小斑點,病斑一般不擴大,周圍有黃色暈圈,表面霉層極少,通常多在抗病品種上出現。葉鞘和苞葉上病斑較大,紡錘型,黃褐色,邊緣紫色或不明顯,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層。果穗受害時,病部為不規則的灰黑色霉區,嚴重時,引起果穗腐爛,下垂掉落,種子發黑腐爛,影響發芽和出苗,常導致幼苗枯死。

侵染循環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在病株殘體內外以菌絲或分生孢子越冬。在地面上能存活1-2年,年。越冬孢子存活率高低與越冬場所的環境條件有關。存放在室內、樹上、籬笆和地面上的病株殘體,只要不腐爛均能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所以,堆放在村舍的玉米秸垛、遺留在田間的病葉、苞葉、秸稈等,都是第二年發病的初侵染主要菌源。越冬病原菌,在第二年遇到適宜溫濕度條件,即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到田間玉米葉片上,如遇田間濕度較大或重霧時,葉面上結有遊離水滴存在時,分生孢子4-8小時即萌發產生芽管侵入到葉表皮細胞里,3-4日即可形成病斑。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病斑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重複侵染,蔓延擴大,直到天氣變冷,氣溫、濕度降低,不利於病原菌為止。玉米收穫后,病原菌又隨病株殘體進入越冬階段。病原菌的子囊孢子也能成為初侵染來源,帶菌種子也可導致幼苗發病,但都屬於次要侵染來源,對田間的發病與流行關係不大。

流行規律


玉米小斑病的發生與流行,除與感病的玉米品種有關外,病原菌的越冬菌源及在玉米生育期間菌量積累的速度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苗期發病比較普遍,說明當地存在一定數量的越冬菌源和有適於病原菌滋生擴展的環境條件。苗期到玉米抽雄前後如環境條件均較適合,則病原菌通過多次重複侵染,迅速積累較多的菌量,就可在玉米出穗期間形成大流行,導致產量上的嚴重損失。春玉米的情況有所不同,一般發病較晚,在前期病害擴展較慢,很難在短時期內積累起大量菌量,而到玉米生長後期,即使病害擴展加快,積累了較大量的菌量,也往往由於玉米已接近成熟,一般不致引起嚴重損失。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
溫度和水分條件對玉米小斑病的發生和流行最為重要。在具備適溫的條件下,如再有充足的水分(降雨),病勢會迅速發展,很易導致大流行。在中國華北春玉米地區,7-8月間溫度適於玉米小斑病的發生流行,玉米也正處在拔節出穗階段,如果降雨日數多,或結露時間長,田間相對濕度大,則往往會引起玉米小斑病的大流行。

防治方法


玉米小斑病的流行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第一,大面積種植感病品種;第二,田間存在大量病菌;第三,具有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因此,病害的防治應從這三方面著手。
● ● 選用抗病品種:推廣高產優質健康的玉米雜交種,是防病增產的重要措施,而其抗病性能與親本的抗病性能關係密切。凡親本抗病,其雜交後代也是抗病的。種植抗病品種時必須結合採用優良的栽培技術措施,才能充分表現出品種的抗病性。此外,由於玉米小斑病菌存在明顯的生理分化現象,在選用抗病品種時,必須搞清楚本地區小斑病菌生理小種的類群與玉米晶系之間的關係,進行一系列的鑒定工作。在玉米小斑病流行區,以選用正常細胞質的玉米品係為主,如果選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系時,應盡量不應用“T”型細胞質雄性不育系,而採用多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在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絲黑穗病混合發生的地區,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能兼抗幾種病害的多抗玉米雜交種。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
● ● 消滅越冬菌源和減少發病初期菌量:輪作倒茬可減少田間菌量,另外玉米收穫后應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並及時深翻,這是減少初侵染源的重要措施。在病害發生初期,底部4個葉發病以前,打掉下部病葉,可使發病程度減輕一半。適期早播,使整個玉米生育期提前,可縮短後期處於高濕多雨階段的生育日數,有避病作用。玉米是一種喜肥作物,加強肥水管理,特別是施用磷鉀肥,可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另外玉米小斑病是一種兼性寄生菌,植株生育不良易受侵染,即使抗性品種在缺肥缺水時也不能表現出其抗病潛力。 
● ● 藥劑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後開始噴葯。可選用70%代森聯(品潤)水分散粒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500倍液噴霧,隔7-10天噴葯1次,共防治2-3次。用18.7%丙環·嘧菌酯懸浮劑50-70毫升/畝或25%嘧菌酯阿米西達)1500-2000倍液,可達預防、治療和剷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