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老汪湖的結果 展開
- 江蘇省徐州市西南郊的雲龍湖
- 安徽宿州埇橋區的淡水湖
- 位於淮北支流奎河東邊
老汪湖
安徽宿州埇橋區的淡水湖
老汪湖是位於安徽宿州埇橋區的淡水湖。
目錄
在我的記憶里,老汪湖非常神奇,是個名人輩出、風景優美的地方,明朝有戶部員外郎張體乾;民國有抗日名將方先覺;今有大書法家李百忍。從地理位置上講,她位於宿州市的東北部解集鄉,那裡確實有個湖,總面積十萬多畝,蓄洪量1.1億立方米,是宿州市唯一一座蓄洪湖。可能是地名因湖名而得,因此人們統稱那裡為老汪湖。
老汪湖,名籍史冊是清同治八年,即公元1869年。《同治徐州府志》載“……界靈璧,據同治八年蕭縣知縣顧景廉勘送縣圖云:“張山(今欄桿張山集)東五里九頂山為靈璧界山,南五里大廟圩迤,南有青冢湖,西岸也有湖,南接老汪湖,中有洲曰曹家樓,東里許有三界碑,東北有靈璧,東南有宿,西為蕭也。”看來這裡當時是靈璧、宿縣、蕭縣的交界處。
經考察,老汪湖水域,原為陴湖的一部分,《銅山縣誌》載:“宿、徐之界有陴湖,周數百里。”明嘉靖《宿州志》載:“牌湖堤唐書注云宿州東北九十里,有隋堤灌田五百頃,顯慶中修復,金史作牌(陴)湖。”《水經注》中“陴湖”又作“牌湖”。《新唐書·地理志》中把“陴湖”作“牌湖”。《古今圖書集成·方輿編》載:睢東與陴湖水會上承甾丘縣之陴坡,南北百餘里,東西四十里,東至朝斛亭(今欄桿一帶)。從上述記載和圖標,結合現在地貌,陴湖大概是繞夾溝群山、欄桿一帶條山下低凹地,經時村的刁山,延伸至貢山北的青冢湖、成山湖。清雍正四年至嘉靖十九年,88年間先後發生洪水15次。州北田廬盡沒,成為黃泛沖積平原。水系被打亂,河湖相通,連年災害。明萬曆十八年,即公元1590年,徐州大水,年余不退。明朝河道總督潘季訓受命開鑿奎河,從徐州奎山前南下如今宿州市埇橋區的尹橋、楊庄、時相、柏山直插時村鎮入睢河。這樣把陴湖切成兩半:奎西一半,陴湖先後通過開挖歐河、方河、斜河等大小不等的溝渠,引放積水,依次形成如今的康湖、潘湖、鴨湖、路湖、田湖、呂湖等,這些小湖先後乾涸后,人們墾荒種植,擇崗穴居,後行成以湖為庄的村名;奎東一半,陴湖西南、西北、東北大部環山,東南臨奎堤,圈成死水湖,故前人形象地稱她為老汪湖。
老汪湖境跨古代的吳魯兩國,有很多名人軼事,古盟台就是其中之一。古盟台為春秋魯哀公與吳王夫差的會盟處:春秋時,吳、魯兩國為臨國。一天魯國營地軍馬脫僵跑越國界,到了吳國的夏路吳庄,吳國營地巡邊士卒把馬逮去殺了。從此,吳、魯兩國關係緊張起來,各自集結軍隊,嚴陣以待。在這關鍵時刻,魯國外交官子貢主張先禮後兵,於是雙方預約在魯境會盟。魯國在雲台山前築起盟台,子貢憑著自己的才能,用三寸不爛之舌,促使吳國不得不割夏路吳庄,賠償魯國軍馬。從此,夏路吳便更名為夏魯吳。兩千多年過去了,庄名沿稱至今,古盟台也流傳至今。古盟台依然存在,就坐落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解集鄉前,台呈斗形,上小底大,東西長約60米,南北寬約50米,高約4.5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台上樹木蔥蘢,松柏滴翠,實為宿州市一景。
湖南側有吳國駐軍的雞山,即現在的刁山。山下有吳王城,明朝天啟年間,空城猶存,後為紀念吳王在這裡墾荒種田,築城守邊,當地人建吳王夫差廟。湖西奶奶山前,有魯國營地,今稱魯營集。馬頭山下,有魯吳庄,是吳國的邊陲庄,當時稱下吳庄,因吳割地與魯,后改名為下魯庄。庄名已延續了兩千多年,為宿州市最古老的村莊。
老汪湖邊有子貢山,因子貢久居而得名。子貢在魯國做官時,經常在山上曬書,曬書的巨石如今還在。相傳有一天,子貢把書放在陽光下沐浴,自己在樹下乘涼,忽而暴雨急至,子貢赤背以身遮書,從人說:“書淋濕事小,身體出病事大。”子貢說:“書是知識的寶庫,知識如人體之血液,人沒有知識,好像沒有血液一樣,書應是大事。”清周承縉題子貢山詩云:“山以名賢著,秋來疊翠深。數年勞夢想,落日自登臨。月送孤雁影,風聲老樹音。悠悠塵外境,誰識曬書心。”如今留下地名很多為,如:子貢廟、貢山村、貢山集等。
老汪湖北岸,有子張山,為孔子的弟子子張來這裡講學而得名。漢朝時在子張山南麓,建有子張廟,廟上香火很旺,民國年間廟毀,今尚有遺址。張山集因此而得名。張山集後有青冢湖,楚漢戰爭,項羽從彭城敗走,到了靈璧,其愛妾虞姬自刎,後人為紀念虞姬,在她死的地方建墓為青冢。於是便有了青冢湖的名字。當年湖上客運達下邳、宿遷等地,順治年間,有一太子來此游山,夜宿張山集東天門寺,後為巡檢司高隆凱立石作記,今石碑的下半截還在,以供遊人參觀。
解放后,宿州市人民政府對老汪湖著手治理,沿邊築圩打壩。1950年興建柏山分洪閘、小李庄分洪閘,把明水面限制在最小的範圍內,變死湖為活湖,有洪則蓄洪,無洪則耕種,免除了奎河兩岸的災害。如今,老汪湖已成為宿州市最大的湖泊,三面環山一面湖,小洲滴翠入畫圖。碧波蕩漾,環境優美,成為宿州市一大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