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鵜鶘龍
似鵜鶘龍
似鵜鶘龍(屬名:Pelecanimimus)意為“鵜鶘模仿者”,是種原始、基礎似鳥龍下目恐龍,發現於早白堊紀的西班牙。似鵜鶘龍的牙齒數量比其他似鳥龍類恐龍還多,大部分的似鳥龍下目恐龍缺乏牙齒。目前唯一的標本由天然狀態的骨骸前半部、頭顱骨、全部的頸椎、大部分的背部脊椎、肋骨、胸骨、肩帶、完整的右前肢、以及大部分的左後肢所構成。模式種多鋸似鵜鶘龍(P.polyodon)的種名在希臘文意為“許多”與“牙齒”,意指這種恐龍擁有數量眾多的牙齒。
昆卡獵龍追捕似鵜鶘龍
目前僅知另一種似鳥龍類擁有牙齒,似鳥身女妖龍,但牙齒數量遠少於似鵜鶘龍,而且僅存於下頜。Perez-Moreno等人,將似鵜鶘龍的眾多牙齒,以及牙齒之間缺乏空隙的特徵,認為是切割與撕裂食物的適應演化,極類似喙狀嘴的切割邊緣,同時也是較晚期似鳥龍類的缺乏牙齒、切割用邊緣的預先適應。
在La Hoyas lagerstätten地層發現的似鵜鶘龍化石保存了軟組織的壓痕,透露出頭部後方的小型冠飾,可能由皮膚或角質構成;以及一個喉囊,該器官類似現代鵜鶘的較大型頰囊,而這也是似鵜鶘龍的名稱來源。有些軟組織痕迹透露出它們擁有平滑、類似皮膚的表面,起初被解釋成缺乏羽毛等裝飾物,但後來的研究顯示它們應擁有次真皮的肌肉組織,而非僅是皮膚。似鵜鶘龍也是似鳥龍類第一種發現擁有舌骨的物種。似鵜鶘龍的發現地點接近中生代的湖泊,因此它們可能會涉水進入淺水區捕魚,並在吞咽前將食物儲放在頰囊中。
似鵜鶘龍
馬克維奇等人在2005年的研究顯示似鵜鶘龍是似鳥龍下目中最基礎的成員,比似鳥身女妖龍還要原始。小林快次與Lü在2003年的研究則顯示似鵜鶘龍與似鳥身女妖龍形成往似鳥龍科演化支系的基礎階段。似鵜鶘龍的發現在了解似鳥龍下目的演化發展上有重要位置。
似鵜鶘龍
似鵜鶘龍的正模標本發現於西班牙昆卡省的著名挖掘地點La Hoyas,屬於La Huérguina地層,地質年代為早白堊紀早巴列姆階。這個地層也發現了許多保存良好的化石,包括:反鳥亞綱的伊比利亞鳥、Concornis、 Eoalulavis,以及獸腳亞目的牙齒、少數破碎的蜥腳下目恐龍骨頭。在La Hoyas的粗糙沉積層也發現了鳥腳下目的禽龍、蜥蜴、以及蠑螈。
似鵜鶘龍
似鵜鶘龍出現於2002年的電視遊戲《恐龍島》(Dino Island),該遊戲由法國的Monte Cristo公司出品。
似鵜鶘龍
界: | 動物界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
綱: | 蜥形綱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Theropoda |
下目: | 似鳥龍下目Ornithomimosauria |
屬: | 似鵜鶘龍屬Pelecanimimus Perez-Moreno et al.,1994 |
似鵜鶘龍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