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事

漢語辭彙

內事,漢語辭彙,拼音是nèi shì,意思是宗廟祭祀之事;國內的事;指朝廷內的事;宮內的事;指家內的事;指方術之事。出自《禮記·曲禮上》:“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

基本信息


(1).宗廟祭祀之事。《禮記·曲禮上》:“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孔穎達 疏:“內事,郊內之事也。乙丁己辛癸五偶為柔也。”孫希旦 集解:“內事,謂祭內神。”
(2).國內的事。
(3).指朝廷內的事。《國語·晉語八》:“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內事之邪,大夫之貪,是吾罪也。”韋昭 註:“內,朝內也。”
(4).宮內的事。《周禮·春官·世婦》:“凡內事有達於外官者,世婦掌之。”賈公彥 疏:“王后六宮之內,有徵索之事,須通達於外官者,世婦宮卿主通之,使相共給付授之也 清 侯方域 《宦官論》:“今也,外臣不敢與聞內事,而中貴苛刻暴橫。”
(5).指家內的事。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交際》:“婦人主內事,不得相追隨規過。”《三國志·蜀志·甘皇後傳》:“先主數喪嫡室,常攝內事。”
(6).指方術之事。《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尺牘之跡,動見模楷焉”裴松之 注引《魏略》:“德林 亦就學,始精《詩》、《書》。后好內事,於眾輩中最玄默。”
(7)指軍政上的事。《三國志·法正傳》:“以(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三國志·李嚴傳》:“先主疾病,(李)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典故


羅貫中《三國演義》:孫策:“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