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骨
豬骨
豬骨即豬科動物豬的骨頭。我們經常食用的是排骨和腿骨。煮湯性寒涼,能壯腰膝,益力氣,補虛弱,強筋骨。若脾胃虛寒,消化欠佳之人食之,易引起胃腸飽脹或腹瀉,故應在骨湯中加入生薑或胡椒。豬骨煅炭研粉則性溫,有止瀉健胃補骨作用。
骨骼。
味澀,性平。
止渴,解毒,殺蟲止痢。
用於消渴,肺結核,下痢,瘡癬。
1、治三消渴疾:大棗四十九枚(去皮核),新蓮肉四十九粒(去心),西木香一錢半,甘草二兩(炙)。上用雄豬脊骨一尺二寸,同煎藥,用水五碗,於銀石器煮,去肉骨,濾渣,取汁一碗,空腹任意呷服。忌生冷、鹽、臟等物。以渣減去甘草一半,焙乾為末,米湯調服,不以時。(《三因方》豬脊湯)
2、治下痢紅白:臘豬骨,燒存性,研末,溫酒調服三錢。(《綱目》)
內服:煎湯,60-180g;或燒灰研末,每次6-9g。外用:適量,燒灰調敷;或餾油塗。
宰殺后,除去毛及內臟,剔去肉,留取骨骼,洗凈,晾乾。
豬的品種繁多,達150多種,形態也有差異。基本特徵是: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向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色有純黑、純白或黑白混雜等。雜食性家養牲畜,繁殖力強,孕期約4個月。
全國各地均有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