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橋部隊

擔負渡河工程保障任務的一類工程兵

舟橋部隊是擔負渡河工程保障任務的工程兵。由特種舟橋、重型舟橋等專業部隊、分隊及其他勤務保障分隊組成。主要編配特種舟橋器材、重型舟橋器材。基本任務是構築浮橋渡場、門橋渡場,保障部隊快速通過江河障礙。舟橋部隊最早出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舟橋部隊,組建於20世紀50年代初,編有團、營、連,分屬統帥部、軍區、陸軍軍和師。80年代,組建特種舟橋旅,舟橋部隊的編製裝備也有很大發展,進一步提高了克服特大江河障礙的能力。進入21世紀,俄羅斯陸軍軍區編有舟橋團等。

介紹


舟橋部隊是擔負渡河工程保障任務的工程兵,基本任務是構築浮橋渡場、門橋渡場,保障部隊快速通過江河障礙。
舟橋部隊與工兵、建築、偽裝、野戰給水工程、工程維護等專業部隊共同組成工程兵,是軍隊實施工程保障的技術骨幹力量。
1980年以後又相繼組建了特種舟橋旅和工兵旅。工程兵基本上實現了編組專業化、行動摩托化、工程作業機械化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了工程兵部隊在現代戰爭條件下快速完成野戰工程保障任務的能力。

歷史


國內

封建王朝
自夏朝始,軍隊即有築城設障、架橋修路等工程作業。據《周禮》,西周軍隊中設有“掌固”和“司險”等官職,掌修築城郭溝池及有關防守之事。春秋戰國時期,保障軍隊作戰行動的工程作業已有相當規模,《六韜》中記載了軍隊中組織工程作業的專職官員的名稱、任務,軍隊行軍時要攜帶的渡河、架橋、築城、設障的器材和進行土木工作業的工具等。公元前257年,秦在兼并韓、趙、魏等國的戰爭中,曾在蒲坂(今山西永濟市西)附近的黃河上架設浮橋。遼朝,軍隊在攻城作戰中,由後勤兵“衣甲持兵,旋團為隊”(《遼史·兵衛志》)進行工程作業,並組織鄉兵隨軍隊行動,專營修路築壘之事。宋朝,築城設障、修路架橋等工程作業主要由廂兵擔任。元朝初期,開始出現擔負工程保障任務的專業部隊,軍隊中編有“匠軍”,專事裝填火炮彈藥和架橋、修路,其總管職稱為“炮水手元帥”,后又建立專管浮橋架設和漕渡的“船橋水手軍”,在進攻瀘州時曾在長江上游支流架設浮橋20餘座。太平天國的軍隊中,曾編有土營和水營,土營由道州、郴州等地的礦工組成,專門負責“私挖地道,暗置地雷,以轟城牆”;水營擔負水上運輸、作戰和架設浮橋的任務。清朝晚期,湘軍淮軍中營配“長夫”,每營定額180人,負責運輸並擔負築壘、浚壕、修路等工程作業任務。新軍編有工兵營(隊),包括築城、電雷、架橋、繪圖、修械、電報等分隊,工兵遂成為一個兵種。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時期,建立獨立工兵團和軍(師)屬工兵分隊,開辦工兵學校;有的工兵部隊曾赴緬甸北部參加盟軍對日作戰,修築連接中、緬、印三國的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中國昆明——印度利多)。
某省軍區舟橋部隊
某省軍區舟橋部隊
1927年8月1日,國民革命軍第20軍工兵營和第11軍第24師工兵營隨部隊一起參加南昌起義。在起義部隊 撤離南昌進軍廣東途中,工兵參加了瑞金、會昌戰鬥,並在廣東省大埔縣三河壩用汽船牽引自製的竹筏漕渡後衛部隊過韓江,為擺脫國民黨軍的追擊爭取了時間。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部隊組成的紅7軍編組有工兵連。為適應紅軍從游擊戰向運動戰轉變,1930年5月中共中央頒發《中國工農紅軍編製草案》,規定師編工兵隊。10月7日,紅1軍團於江西省吉安成立以安源煤礦工人為主體的工兵隊(后改稱工兵連),1931年6月在福建省建寧縣擴編為紅一方面軍工兵營,爾後又分編為師屬工兵連和方面軍工兵連。到1933年底,紅一方面軍所屬的軍團、軍、師、團普遍建立了工兵分隊。1934年6月,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江西省瑞金縣武陽鎮組建直屬工兵營。1933~1934年,紅軍第2、第6軍團(后合編為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先後組建了工兵分隊。在歷次反“圍剿”及其他作戰中,紅軍的工兵分隊以炸藥、鍬鎬及簡單的工具器材,執行架橋修路、坑道爆破、構築工事、設置障礙等任務。在長征中,工兵分隊多被編入先遣部隊,擔負道路偵察任務,以工程作業克服沿途江河、道路和雪山、草地等自然障礙;用竹筏、木船架設橋樑、實施漕渡,保障紅軍主力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架設袁水、瀟水、湘江、烏江、赤水河及嘉陵江等浮橋,協同步兵斬關奪隘,保障部隊勝利到達陝西、甘肅革命根據地。
解放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工兵部隊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51年3月,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兵司令部。1955年8月11日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陳士榘、譚善和先後任司令員;黃志勇、譚甫仁、李真、王六生先後任政治委員。改稱工程兵后,即著手開辦院校,建立健全科研院、所,並調整整頓部隊。1953年9月,將全軍工兵團按任務區分為工兵、舟橋、建築三種性質的專業部隊。1955年10月15日,工程兵根據部隊發展情況,重新規定工兵團、舟橋團、建築團的番號和序列,並按任務將部分工程兵部隊劃歸大軍區建制領導。1961年5月,組建工程兵建築師。隨後,中共中央軍委又兩次給工程兵和大軍區工程兵增加員額,用以組建和充實建築部隊,並幫助越南修築公路和海岸防禦工程。到1965年底,工程兵部(分)隊發展到49萬餘人。
1967~1975年期間,工程兵根據任務的變化,逐步精簡建築部隊,相應地發展舟橋部隊。一部分建築部隊分別撥歸國防科委、第二炮兵和總後勤部建制領導,另一部分建築部隊改編為步兵和守備部隊。1975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將擔負國防工業工程和民用飛機場、公路等修建任務的工程兵建築部隊移交給基本建設工程兵。同時,將部分建築團改編為舟橋團。
機動演習,分隊緊急架設舟橋
機動演習,分隊緊急架設舟橋
為適應部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1976年以後,工程兵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壓縮軍隊定額,調整編製體 制的指示精神,繼續精簡建築部隊,重點發展工兵和舟橋部隊,相應地發展偽裝和野戰給水工程部隊。到1985年,工兵團增加了2.5倍,並先後組建了偽裝團和給水工程團。1982年9月16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將中央軍委和軍區工程兵領導機關分別縮編為總參謀部和軍區司令部的工程兵部。1985年,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將大部分工兵團編入集團軍,以加強隊屬工兵力量。
從2000年開始,解放軍舟橋部隊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從事洪水的防險與救災。

國際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工程兵得到很大發展。工程兵除有執行工程保障任務的專業部隊外,還包括通信勤務、防禦照明、水雷布設、軍事航空、化學、裝甲坦克、鐵路工程、運輸調度等部隊和部門。戰爭初期,許多國家的工程兵占陸軍總人數的5%~7%,至戰爭結束時,個別國家達到10%~12%,如美國的工程兵人數由2500人增加到30萬人,占陸軍總人數的12%。戰爭末期和戰後,許多國家的通信、鐵道、裝甲坦克、化學、航空等部隊逐漸脫離工程兵,發展成為獨立的兵種。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許多國家工程兵加強了建築部隊,用以構築邊防工程和其他軍事設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工程兵普遍得到進一步發展,美國陸軍的工程兵人數最多時達70萬以上,占陸軍總人數的8%。蘇聯從1941年10月至1942年初,組建了10個工兵集團軍(每個工兵集團軍轄2~4個工兵旅,每個工兵旅轄6~8個工兵營)。蘇軍特別重視舟橋部隊和地雷工兵的發展。戰爭期間,蘇軍工程兵共設置7000多萬枚防坦克地雷,炸毀德軍坦克和戰鬥車輛1萬多輛,對抗擊德軍的進攻,殲滅其有生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蘇軍對德軍實施反攻階段,工程兵的工兵部隊和舟橋部隊有效地保障了蘇軍各集團軍強渡寬大江河,在各種複雜地形上廣泛機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推動了工程兵的發展,戰後各國工程兵普遍組建新的專業部隊,提高了保障軍隊作戰行動的能力和協同其他兵種共同殲敵的能力。

發展


在我軍有關戰史資料和戰爭回憶錄的系列文章中,大多描寫的是衝鋒陷陣的英雄群體和閃爍著光環的英雄個人,今天筆者用一個章節專門向各位朋友介紹一個默默無聞的兵種---舟橋部隊。大家可能從他們的日常訓練中目睹過他們的風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們的舟橋兵們,在驚天動地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是如何戰鬥的。
我要介紹的這個部隊,從嚴格意義上說並不是一支正規的工兵序列中的舟橋部隊,而是一個由步兵連臨時受領渡河任務,而成為一支出色的航渡操舟分隊,為我軍橫渡紅河做出了巨大貢獻。
陸軍第39師到達戰區后,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部隊投入到熱頭朝天的臨戰訓練中。按照預定作戰方案,我39師1團2營6連擔任尖刀連的任務。正當全連指戰員爭分奪秒地進行作戰訓練時,6連接到上級命令,由尖刀連攻改為渡河保障連。驚天的壞消息,打懵了激情似火的6連指戰員,他們想不通,光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牛頭變牛尾啊!
按照我軍作戰計劃,這頂戰鬥任務是由舟橋部隊來保障的。但是,我西線幾萬先頭部隊要在敵人的鼻子底子渡過河去要採用的是偷渡手段,器材可以補充,但是專門的舟橋部隊卻滿足不了渡過紅河和南溪河的需要。上級要求各部隊安排一定的兵力來進行渡河保障訓練,確保我西線數萬先頭部隊橫渡河和南溪河。
說歸說,既然戰鬥任務下達了,作為一個軍人只有無條件的執行沒有什麼願意和不願意。
6連的渡河保障任務是在戰鬥打響前,運送一個步兵團和1個加強營的兵力安全抵達越南境內河對岸登陸,這是一項艱巨而困難的光榮任務。這時於專業的舟橋部隊來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任務,對於拼拼殺殺的步兵分隊來說,這就成了一個新課目,即要會戲水泅渡,還要會操舟使舵,就象當年橫渡長江的前輩們一樣進行水上訓練,人人變成梁山好漢中的“浪里白條”和“阮氏三雄”。
6連指戰員在幹部們統一思想認識的同時,對全連戰士進行思想轉彎教育,動員全連指戰員提高認識,克服“步兵干工兵,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和“不懂技術,沒有 經驗,搞不好會給連史抹黑”的錯誤認識。通過教育使全連指戰員深刻認識到:橫渡紅河,是我軍懲罰越軍的第一仗。能否順利輸送先頭部隊搶灘登陸,是關係到我軍能否首戰告捷的關鍵。要突破紅河這條天然障礙,不僅要同激流涌浪搏擊,還要隨時準備同對岸的越軍戰鬥,任務完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對越自衛反擊作戰的全局。上級把渡河保障任務交給6連,是對6連的信任,也是對我們這個富有光榮傳統連隊的嚴峻考驗。
6 連指導員盧宏喜深情地對全連幹部戰士說:“渡河是個新課題,我們一無技術,二無經驗,敵情不明,水情不清,完成任務有困難。但是我們有上級的正確指揮,有強大的炮火掩護,有充足的渡河器材保證,有兄弟部隊的支援,有全連上下的同心協力,我們完成任務是完全有把握的!”經過深入思想動員,全連指戰員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幹部戰士紛紛表決心、要任務,決心要爭分奪秒練好渡河技術,堅決完成渡河任務,為祖國爭光,為人民再立新功。
他們在臨戰訓練中,認真學習兄弟單位的經驗,連長溫俊芳率領幹部骨幹到兄弟連隊現場觀摩學習,在全連進行掌握駕駛舟機和橡皮舟技術的訓練競賽。針對有的部隊出現淹溺死亡事件,要求全連指戰員在訓練中要講科學、講安全,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按操作規程訓練。
在訓練中,連長溫俊芳既是指揮員又是訓練員,他身先士卒和戰士們一起學習操舟技術,隨時解決訓練中的問題。在連隊幹部、黨員骨幹的帶動下,全連人員苦練加巧練,幾天內,全連除炊事班和炮班外,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學會了舟機的操作,有百分之七十的指戰員學會了划橡皮舟。每一名幹部都是全面手,會開會划、會駕、能排除一般故障。
為了把渡河保障準備工作做的更加細緻,6連全乾部戰士開動腦筋,人人獻計獻策,他們按照渡場地段的地形、水情、從可能發生的情況出發制定相應應對措施。根據全連人員的思想、體系技術情況進行戰鬥編組,確保戰鬥任務的完成,針對可能出現機器故障他們準備了人工撐渡的嵩桿;為保障登陸部隊在舟船不能靠的情況,他們準備了跳板和木墩;為保證舟船的隨時遂行戰鬥任務,他們每天都對渡河器材進行安全技術檢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2月16日,軍前指的戰鬥命令下達。6連接到戰鬥命令后,對全連進行了戰鬥動員,要求全連幹部、黨員在戰鬥的關鍵時刻要挺身而出;號召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在戰鬥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爭取火線入黨、火線立功。全連指戰員紛紛表示,決不幸負黨和人民的囑託,為祖國和人民在戰鬥中建功爭彩!
當晚夜裡21時30分,偷渡行動開始。這時夜暗中的紅河河水突然發生了變化,水深下降了近1米,在河岸上形成了一條寬約15米的淤泥灘塗和30米寬的淺水區,參加航渡的人員上下舟船不但要搭跳板,而且舟船的搭載量也要減少。原定由渡河部隊輔助搬運的舟船,臨時改為舟橋部隊自己搬運。這時,陰暗的夜空下著小雨,河岸上十分泥濘難走,這給6連搬運渡河器材帶來了很大困難。在這種天氣和環境下,6連幹部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溫連長和副連長倆人負責操舟機的搬運,兩位政工幹部:指導員和副指導員負責運送橡皮舟。
每一台操舟機重達500餘斤,從不足20米遠的地方,不大的橡皮舟也足有200餘斤重,搬運起來十分費勁。在6連幹部戰士的奮戰作戰下,他們把渡河各種器材,僅用一小時就把18台操舟機和14隻橡皮舟運到了各個渡河點。渡河開始后,紅河岸邊稀泥濁水,雨夜中伸手不見五指,是我軍偷渡的絕佳時機,為了保證戰鬥部隊安全上船,6連的幹部戰士們帶頭跳進寒冷的河水中,組織戰士們摻扶著戰鬥人員上船。當6連的第一批舟船起渡后,肖永學副指導員發現一隻橡皮舟被激流衝下200多米遠,他跳上船去親自操舟掌舵帶領這個舟船組,把我先頭部隊一船一船地運到對岸。連里的幾名優秀黨員員骨幹,一身作則。在渡河行動中冷靜沉著,不怕苦,不怕累,划船動作協調一致,既快又穩,運送船次達到23船之多,在6連創造了一個紀錄。
陰雨瀝瀝,汗水合著雨水。6連指戰員英勇元負強,連續奮戰往返於紅河兩岸。由於是偷渡行動,土級命令不許開啟操舟機,全靠漿划桿撐,對體力消耗極大。尤其是衝鋒舟和運動阻力比橡皮阻力大,運行十分困難,常常被激流拉偏上百米,幹部戰士們奮力划漿撐桿,盡最大力氣降低登陸點的偏差。舟船靠近越南境內的岸邊淺水區不能靠岸;為了讓先頭攻擊部隊的戰友們不弄濕衣服和裝具,6連的戰士們跳進河裡,手推肩抗,盡量讓船靠近河岸。靠不到岸的地方,他們就把戰鬥人員背負到岸上。碰到河岸陡峭處,6連戰士就拉住河邊和長革和船頭讓戰友們踩著後背上岸,幾個體力好的骨幹們每人背負上岸的戰友達到一百二、三十人。登上異國土地上的我先頭攻擊部隊的指戰員們望著河水中的6連操舟兵們;他們心裡充滿了感激之情,他們大聲地喊道:“弟兄們辛苦了,我們要向你們學習,用勝利的捷報感謝你們!”
英雄的6連操舟兵們,苦戰了近五個小時,圓滿完成了保障先頭攻擊部隊偷渡紅河的戰鬥任務,為我西線部隊初戰告捷,做出了突出貢獻;也為他們英雄的連史,書寫了光彩一頁。從紅河到南溪河,我軍共偷渡了近兩個師的兵力,渡河輸送任務完成後,我英雄6連指戰員,又投入到新的戰鬥之中。
抗洪救災的作用
新華社北京七月二十六日電戰鬥在長江沿岸和其它抗洪搶險第一線的十餘萬解放軍指戰員和武警部隊官兵,堅決落實江澤民同志關於當前防汛抗洪鬥爭的重要指示,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頑強拼搏的作風,全力迎戰特大洪水,確保長江干堤安全,確保洞庭湖、鄱陽湖重點堤垸以及其他重要支流干堤安全,確保重要城市、重要交通幹線和水庫的安全,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中央軍委和總部對部隊投入抗洪搶險工作作出專門部署,總政治部日前發出通知,要求駐災區部隊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救災鬥爭。駐災區各部隊積極響應軍委、總部的號召,在抗洪搶險中衝鋒在前,哪裡有險情就出現在哪裡。自七月二十三日凌晨起,湖北南部、湖南北部連降暴雨,加上長江上游洪峰的影響,使這一地區主要江河水位普遍超過警戒線。兩省駐軍在連續戰鬥在抗洪一線二十多天情況下,又緊急出動官兵一萬多人、車輛八百多台、衝鋒舟一百多艘,投入抗洪搶險戰鬥。二十三日凌晨,湖北省軍區舟橋旅、空降兵某隊快速出動四千多名官兵,急行軍四百五十公里趕赴公安縣松東、松西兩河堤壩。兩天來,官兵和群眾一起,在大堤上築起了一條長三十公里、高一米、寬兩米的“堤上堤”,成功堵塞管涌二十處,確保了堤壩安全。二十二日下午,當洪水經過石門、澧縣、津市、安鄉時,澧水全線出現垮坡、翻沙、鼓水等特大險情三十二處,官兵們喊出了“人在大堤在”的口號,軍民齊心協力,奮戰十多小時,終於保住了大堤。二十五日,在特大暴雨和洶湧洪水衝擊下,洞庭湖區險象環生。武警某部和湖南總隊又急調一千名官兵,相繼奔赴險區險段,與先期投入抗洪搶險的兩千名武警官兵一起,解救被洪水圍困群眾三萬多人,搶運各類物資十萬餘噸。在長江下游各省市,南京軍區各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十二萬人組成的突擊隊和巡邏搶險隊日夜巡堤值班,確保長江大堤安然無恙和京九鐵路的安全暢通。在江蘇、安徽、浙江,南京軍區駐汛情嚴重地區的團以上單位和縣以上人武部都成立了搶險救災應急指揮組,組成了二千多個搶險救災應急分隊,日夜值班,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出動。今天,南京軍區又作出安排,要求駐長江沿線部隊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切實做好抗洪救災的一切準備工作,隨時準備在一線打頭陣。
駐洛某舟橋部隊赴豫西洪災區搶險救援
7月25日,洪水將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潭頭鎮一大橋沖毀,交通被阻,湯營村數百人被困。駐洛某舟橋部隊急行軍趕到伊河欒川縣潭頭鎮段,駕衝鋒舟往返30多趟,成功救出臨產孕婦、受傷及老少居民等急需照顧的群眾,並為附近村莊送去食物、鹽、飲用水等補給用品,保障被困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7月24日,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遭百年不遇特大暴雨,全縣14個鄉鎮遭受洪災。
天津港“8·12”危險品火災爆炸事故救援
天津濱海新區“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重大傷亡,為搶救傷員,打通救援道路。天津警備區某舟橋部隊火速集結,奔赴現場救援。
2015年8月13日晚,該舟橋部隊車隊行進到環海高速途中遇到眾多大客車擁堵,原本想繞道前進,但是因改道后前方道路路況不明。後來有地方老鄉聽說戰士們是去事故現場搶險,自願開車在前面帶路,使得舟橋部隊最終按時到達爆炸事故地點,順利進行搭橋鋪路。
8月14日7:35,天津警備區某舟橋部隊在預計時間內連夜打通了消防救援通道。上午8點前,進入爆炸核心區的救援通道已經徹底貫通,大型救援機械已經可以進入。在這整夜的搶險中,為了打通這條生命之路,戰士們克服了現場發生小爆炸等重重困難,取得了攻堅的勝利。
在打通這兩條消防救援通道前,原有救援通道通行起來難度比較大。因為爆炸發生時很多的堆垛、集裝箱、貨櫃箱都發生了坍塌和堆堵。天津警備區某舟橋部隊官兵從8月13日23:30接到命令做開工準備,14日零點過後便正式開始搶修離中心火場最近的救援通道。400餘名官兵利用重型挖掘機等專業裝備開展作業。經過官兵連續的艱苦奮戰,7點35分,現場傳來好消息:一條寬6-7米的通道已徹底貫通,大型救援設備已經可以進入爆炸核心區。
某舟橋部隊
某舟橋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