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衡
明末將領
目錄
人物生平
升任湖廣道御史。阿衡首行向皇帝揭發魏忠賢的惡跡,閹黨對阿衡切齒痛恨,欲派人殺之,恰巧阿衡回家奔喪,得免於難。
在家守孝時,農民起義軍佔據方城山,準備攻打州城。阿衡急命建敵樓、造大炮、修城壕,並捐款散糧,驅使兵、民登城嚴守。農民軍見防守嚴固,遂去。
調浙江巡按,明察公斷,貪吏斂跡。
升遷山西蒲州副使。當時在蒲州的宗室,持強害民,吳阿衡誅其首惡,以平民憤。
阿衡即在這場戰爭中殉難。關於吳阿衡之死,有傳言說,他是“酒醉不能起,被殺”。說當時監軍太監鄧希詔過生日,總兵吳國俊拉著吳阿衡去祝壽,兩個人都喝高了,因此導致指揮不力,被清軍突破牆子嶺。
這種說法無疑是當初的不實傳言,而今人不加考辨,在網路上輕率引用。
牆子嶺位於北京密雲東80里,被視為守衛京師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嶺上築石城,城高二丈五尺,寬一丈三尺,城樓為磚石結構,堅固無比。關前二里的山頂上有烽火台,可望見數十裡外的敵人,一有敵情,立即點燃狼煙發出信號。作為薊遼總督,阿衡的駐地在牆子嶺內的密雲,即便他真的曾經酒醉,也不至於倉促間被清兵突襲殺死。酒醉被殺的說法,不管說的、傳的,都沒過大腦。
事實上,清軍突破牆子嶺用了數天時間。明軍奮勇血拚數日,殺死了騎都尉感濟泰,總兵吳國俊畏懼逃跑,前來支援的阿衡孤軍被困,力竭被俘,清軍逼降,阿衡大義凜然,慷慨陳詞:“我生為大明將領,死為天國英靈,決不屈膝”,清軍惱羞成怒,吳被雙膝被砍,齒被擊落,舌被拔掉。九月二十一日被殺。
弘光時期追謚忠毅。
阿衡犧牲后,經友人資助,將其靈柩運回裕州,葬城南朱床西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