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鴻遍野

漢語成語

哀鴻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到處都是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難民之悲慘景象,出自於《詩經·小雅·鴻雁》。

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形容無家可歸景象。

成語解釋


哀鴻:哀鳴的鴻雁;遍;到處。野:田野,郊外。比喻啼飢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饑民。

出處


《詩經·小雅·鴻雁》:“鴻雁於飛,哀鳴嗷嗷。”

成語示例


我記得歷史上的羅馬何等殷闐繁盛,怎麼今日卻是哀鴻遍野,春燕無歸,滿眼凄惶。★清·梁啟超《新羅馬》
◎清·梁啟超《新羅馬》:“哎呀,我記得歷史上的羅馬何等殷闐繁盛,怎麼今日卻是哀鴻遍野,春燕無歸,滿眼凄惶。”
◎清·湯斌《睢休二邑秋災情形疏》:“今春賣兒賣女者,有售無受,以故哀鴻遍野,碩鼠興歌。”
◎劉白羽《第二個太陽》二章:“這是我們的祖國,這是我們的大地,滿目瘡痍,哀鴻遍野啊!”
◎峻青《壯志錄》:“他們就曾親眼目睹過那哀鴻遍野、赤地千里的慘象."”
◎《海南日報-兩市哀鴻遍野》:跌停的股票高達48家,可謂是哀鴻遍野!
◎舊社會,每逢水災戰亂,人民就被迫四處逃亡,哀鴻遍野,一片凄涼。

成語典故


西周時期,周厲王任命榮夷公為卿士,對內殘酷剝削,瘋狂斂財,搞得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派衛巫監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憤怒的人們起來反抗,趕走了周厲王。周宣王即位,他帶領卿士巡訪城郊,見到處都是“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的慘狀。

近反義詞


【近義詞】:餓殍遍野 瘡痍滿目 餓蜉載道 民不聊生 餓殍載道 道殣相望 民生凋敝 賣兒鬻女 哀鴻遍地 赤地千里 百孔千瘡 啼飢號寒 餓殍遍地 創痍滿目
【反義詞】:豐衣足食 國泰民安 安居樂業 民康物阜 普天同慶

語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形容無家可歸景象

寓意


鴻雁找不到安棲的地方,沒有目的地飛著,悲哀地叫著。形容流離失所的難民呻吟呼救的凄慘景象。由於這兩句詩,後來人們就把不得安居的難民叫作“哀鴻”;形容受難的人民極多,幾乎到處都有,就說是“哀鴻遍野”或“遍地哀鴻”。
原詩中“哀鳴嗷嗷”的“嗷嗷”兩字,後來還常常用來形容啼飢叫餓的嘈雜之聲,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給點吃的)”。

造句


1 災難深重的舊中國,民不聊生,哀鴻遍野。
2 他們就曾親眼目睹過那哀鴻遍野、赤地千里的慘象。
3 軍閥混戰時期,中國大地上哀鴻遍野。
4 確實,這幾天國際資本市場可謂哀鴻遍野,慘不忍睹。
5 解放前一場洪水,弄得全國哀鴻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