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是以研究新構造運動和地球動力作用為主的社會公益性國家級科研機構,由中國地震局管轄,位於北京市朝陽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是一個有著數十年發展歷史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成立的工商部地質調查所和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1998年研究所更名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是一個包括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大地測量學的綜合性、多學科的地球科學研究機構,是國內唯一以研究新構造運動和現今地球動力作用為主的國家級研究所。

發展歷史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成立的工商部地質調查所和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1950年,為了滿足新中國對礦產資源的迫切需求,正在籌建中的地質所當即派出張文佑、谷德振等11人組成的地質調查隊,前往東北調查地質礦產。1950年至1951年期間組建了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51—1955年,正值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時期,剛剛建立的地質所全力投入直接或間接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工作,開展了自然資源的綜合考察和多種礦藏的調查研究工作,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出色的貢獻。
1955—1966年,國家12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制定,使地球科學研究工作得到了迅猛發展。地質所除了繼續開展基礎地質研究及綜合科學考察外,還開展了稀有金屬、稀土、有色金屬、非金屬礦藏、石油、鈾礦的研究工作,以及大型工程的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研究工作等。地質所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國家下達的重大科研項目,在執行所承擔的重大科研項目的過程中,逐步發展成為在全國具重要影響的涵蓋地質科學各主要分支學科的、綜合性地質科研機構。
1966年-1978年,根據國家的要求,地質所科研工作的重點轉到地震預測、預防研究上面。“文化大革命”時期,地質所科研工作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然而,由於1966年3月的邢台地震以及隨後發生在華北及西南地區的多次強烈地震,使地震工作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在當時動亂的情況下,地質所科研人員仍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工作,完成了一批國家下達的重要地震科研任務以及石油、天然氣、富鐵礦等其他科研項目,不僅為當時的防震減災工作作出了貢獻,而且還為後來的地震科學研究工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1971年開始隸屬國家地震局領導,1978年更名為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根據國務院同意,所內從事非地震研究的部分重新組建了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98年研究所更名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2003年,研究所整合現代地殼運動研究、遙感技術、流動地震台陣觀測等優勢科研力量,組建"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並獲科技部正式批准。圍繞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研究所的科研機構設置優化為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9個研究室--孕震環境與火山動力學研究室、地下流體與地震預報研究室、區域地震構造與構造力學研究室、活動構造研究室、工程地震研究室、構造物理研究室、固體地球物理研究室、新構造年代學研究室、地震災害研究室。同時,設立了計算機網路中心、圖書資料館、學術期刊編輯部,並對機關處室進行了精簡。
2011年,中國地震局正式批准在活動構造、活動火山及工程地震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中國地震局活動構造與火山重點實驗室"。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共有高級科研人員1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稱號2人,傑青2人,優青1人,5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入選"萬人計劃"。8位科學家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45位專家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不列出逝世人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馬宗晉(專職)、張培震(專職)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李玶(專職)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劉靜、張培震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張會平
"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名單不全):劉靜、張培震
"萬人計劃"人選(名單不全):張會平、劉靜

科研部門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共有10個所屬科研部門,以及1個國家級科研平台與1個部級科研平台。
國家級科研平台(1個):"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部級科研平台(1個):"活動構造與火山"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
所屬科研平台(10個):活動構造研究室、活動火山研究室、地震區劃與工程地震研究室、地震中長期預測研究室、地震應急技術與減災信息研究室、固體地球物理與深部構造研究室、空間對地觀測與地殼形變研究室、構造物理實驗室、新構造年代學實驗室、新構造與地貌研究室

設施資源


設備設施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有SIGMA掃描電鏡及EBSD系統、D8 ADVANCE X光衍射儀、高速摩擦實驗機、多通道超高頻應變儀、Alphchron氦測量儀、Resolution M50-LR準分子激光器、安捷倫7900 ICP-MS、BRUKER ESR測量譜儀、測定樣品中鈾、釷的Alpha計數儀、測量K含量的火焰光度計、攜帶型Gamma譜儀、Trimble R8 工程測量型GPS、FARO 120 微距離地面激光掃描儀、Riegl-1000 中遠距離地面激光掃描儀、RIGEL VZ-4000超遠距離地面激光掃描儀、V8網路化多功能電法儀、LEMI-417長周期大地電磁測深系統、GMS-07e綜合大地電磁測深儀等設備。

館藏資源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圖書館存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各類專業中外文圖書期刊5萬餘冊。閱覽室展出中文期刊120餘種、外文期刊66種、中外文工具書400餘冊;資料室存科技資料8千份,主要包括地質圖、地質礦產圖、水文地質圖、地震構造圖以及區調報告和地震研究報告等。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4萬張、航空照片約12萬張、衛星照片千餘幅;科技檔案(含基建檔案)存3000餘卷,涵蓋了該所自七十年代以來的課題及成果材料、研究生論文、《地震地質》刊物的原始稿件及圖件,以及原始監測數據記錄等。

合作交流

2017年,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共有318批次的科研人員進行科學考察、參加學術會議等科研活動;組織不同類型的學術交流及報告22次。以前研究所主要合作國家是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荷蘭、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在此基礎上,2017年,研究所擴展到與義大利、哥倫比亞、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孟加拉國、尼泊爾、緬甸等國家進行交往,就共同關心的科學問題開展了方法交流和合作研究。

圖文資料

地質所擁有豐富的地質、地震及相關專業的圖書和資料,編輯出版的《地震地質》是1979年創刊的學術期刊,先後被國內外18個著名檢索系統收錄。2011年度影響因子達2.22,在地球科學類39種期刊中列第1位,在中國1988種核心期刊中列第5位。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建設成就


科研成果

據2014年年初地質所官網顯示,地質所1966—1976年期間取得51項重要科研成果,1978年以後先後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行業科研專項、國家級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評價項目等一批國家級重大科研和工程項目,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0多項,中國地震局重點項目、行業專項、計劃項目等500多項。
有6項成果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地質所是第二完成單位),2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7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其中5項地質所為第一完成單位),7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其中3項地質所為第一完成單位)。此外,地質所有18項成果獲國家地震局科技進步獎(2001年起,改稱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其中11項地質所為第一完成單位),有67項成果獲中國地震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其中43項地質所為第一完成單位),有58項成果獲中國地震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其中55項地質所為第一完成單位),還有多項成果獲得其他省部級獎勵。
累積出版專著300多部,發表科學論文7100多篇,其中包括6篇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高水平論文,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2項,在中國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科研實力的排名中,一直位於地球科學的前列。
• 第一和首創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地質所率先提出地震地質研究“由老到新,由靜到動,由淺到深,由定性到定量”的基本原則,使中國的地震地質與活動構造研究從無到有、發展壯大,在國際地震科學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至今仍然指導著中國地震地質的發展方向。
地質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構造物理實驗室,開展了地震破裂機理、高溫高壓岩石力學和岩石圈物理力學性質等實驗研究,並逐步與地表變形和深部地球物理相互融合,發展成為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中國岩石圈與地震動力學實驗研究的重要基地。
地質所首創了活動構造大比例尺地質填圖和定量研究的技術,對中國近20條活動斷裂開展了工作,獲得了各斷裂帶的幾何結構、運動特徵、活動歷史和地震危險等方面的定量參數,不僅為地震預測、地震區劃和工程建設提供重要的基礎數據,還為後來的大城市活斷層探測和正在開展的中國主要活動斷裂帶填圖奠定了技術基礎和提供了科學示範。
地質所開闢了中國活動火山研究新領域,發現和論證中國存在具有噴發危險的活動火山,並率先綜合利用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和地質年代學方法對活動火山開展研究。
地質所率先推進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InSAR)技術在中國地球科學中的應用,並開始試驗激光雷達探測技術(LiDAR)在活動構造研究中的應用,揭示了中國大陸特別是青藏高原的現今構造變形圖像,為大陸動力學研究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觀測資料和約束條件,受到國內外地球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讚賞。
地質所在深入分析中國大陸活動構造、深部結構、地殼形變和地震活動的基礎上,借鑒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國大陸強震受控於活動地塊的假說,指導了強震預測的實踐和強震機理的研究。
地質所開創了中國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的新領域,針對中國不同自然災害的內在關聯性和相互觸發性,率先組織研究不同種類自然災害的專家,對中國歷史自然災害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和分析,查明了中國歷史自然災害實況,提出了綜合減輕自然災害的理念、思路和技術,為中國減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科研方向

據2014年年初地質所官網顯示,地質所主要從事地震科學和防震減災領域中的基礎理論研究,研究方向的設置圍繞著以下五個科學技術問題:一是以揭示強震發生地點和強度為主要目標的地震構造環境研究;二是以探索強震孕育過程和機理為主要目標的地震動力學研究;三是以發展地震預測新方法為主要目標的對地觀測技術綜合研究;四是以認識火山噴發機理和火山災害預測為主要目標的活動火山研究;五是以地震災害綜合防禦和地震應急理論為主要目標的地震成災機理和地震地質研究。同時,研究所還從事新生代構造演化、現代地殼運動、構造物理與高溫高壓岩石力學、現今地球動力過程、深部地球物理、現代火山作用等地球科學理論的基礎研究。

人才培養


地質所是國務院首批批准的具有碩士與博士學位授予權的研究生招生和培養單位。
據2014年年初地質所官網顯示,地質所獲權授予碩士與博士學位的有1個一級學科“地質學”和1個二級學科“固體地球物理學”。
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以來(至2012年底),地質所累計招收研究生693名,其中碩士研究生400名、博士研究生293名;累計授予學位515名,其中碩士學位313名、博士學位202名。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地質所設有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博士后流動站,1999年至2012年底,共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56人,已出站44人。

學科建設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同時,研究所設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地質學、地球物理學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固體地球物理學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地質學、地球物理學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固體地球物理學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地質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地球物理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教學建設

教學概況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以來,累計招收研究生892名,其中碩士研究生500名、博士研究生392名,累計授予學位675名,其中碩士學位398名、博士學位277名。1999年至2017年底,共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79人,已出站59人,。
獎勵制度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博士生獎勵標準為每生30000元。自一年級開始,博士學業獎學金分別設立A、B、C三個等級,由研究所根據學生的學業情況、科研成果與綜合表現經評定按檔級發放。A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9000元,B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7000元,C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5000元。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碩士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每生20000元。一年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不分等級,覆蓋比例100%,獎勵金額每生每年3000元。從二年級開始,根據研究生前一學年的學業情況、科研成果與綜合表現對研究生進行評定,分設A、B、C三個等級: A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5000元,B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4000元,C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3000元。

招生專業

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專業代碼專業名稱研究方向
070801固體地球物理學01寬頻帶地震學02電磁測深與地震電磁學
03地殼形變與動力學04GPS大地測量與地殼形變
05構造物理學06高溫高壓岩石力學
07地殼形變與地震動力學(與中國地震局第二監測中心聯合培養)
070901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01 火山地質學
070902地球化學01構造熱年代學
070904構造地質學01 地震破裂習性與地震構造02 活動構造
03 活動構造與數值構造地貌學04 活動構造
05 地震區劃06 斷層/岩石力學高溫高壓實驗研究
07深部構造地質學及高溫高壓實驗08新構造、活動構造及大陸動力學
09新構造與年代學10 構造年代學
11活動構造與地貌演化12數值模擬與數字地球應用
13 現代地殼運動與地震14地震構造
15活動構造與構造地貌
070905第四紀地質學01地震應急與減災02災害成災機理與風險分析 
201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專業代碼專業名稱研究方向
070801固體地球物理學01 電磁測深方法及其應用02 地震各向異性
03寬頻帶地震學04 地殼形變與動力學
05構造物理學
070901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01岩石學與地球化學
070904構造地質學01 活動構造與地震02 活動構造、工程地震
03 活動構造與GIS技術應用04 活斷層與古地震
05 GIS在活動構造中的應用06 工程地震
07 斷層滑動本構關係實驗研究08 實驗岩石物理學
09 岩石流變學10 活動構造與年代學
11 構造地貌及年代學
070905第四紀地質學01 地震應急與減災02 地震災害學
03 活動構造與年代學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標識為藍白顏色,外環上半部分為白底藍字研究所中文,下半部分為藍底白字研究所英文;內部為由研究所英文縮寫變形的地球儀狀標識。

精神文化

目標
崇尚學術,快樂科研。
宗旨
始終面向國家需求,始終站在科學前沿,始終堅持綜合研究,始終重視基礎資料。

領導集體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所長、黨委副書記馬勝利
黨委書記、副所長孫曉竟
副所長萬景林、單新建
紀委書記李麗華
參考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屆次時間職務姓名
第一屆1950-1954年所長侯德封
第二屆1955-1958年所長侯德封
第三屆1958-1961年所長侯德封
黨委書記張從周
第四屆1961-1970年所長侯德封
1961-1966年黨委書記王耀華
第五屆1970-1973年所長侯德封
第六屆1973-1977年所長侯德封
黨的領導小組組長武雨琴
第七屆1978-1979年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工作)高文學
臨時黨委書記張耀
第八屆1979-1981年所長馬杏垣
臨時黨委書記張耀
第九屆1981-1982年所長馬杏垣
黨委書記張耀
第十屆1983-1985年所長馬杏垣
1983-1984年黨委書記張榮珍
1984-1985年黨委副書記(主持黨委)王志新
第十一屆1985-1988年名譽所長馬杏垣
所長劉若新
1986年-1988年黨委書記王志新
第十二屆1988-1991年名譽所長馬杏垣
所長馬宗晉
黨委書記王志新
第十三屆1991-1995年名譽所長馬杏垣
所長馬宗晉
黨委書記王志新
第十四屆1995-1998年名譽所長馬杏垣、馬宗晉
副所長(主持工作)曹樹民
黨委書記曹樹民
第十五屆1998-2000年名譽所長馬杏垣、馬宗晉
所長劉啟元
黨委書記繆惟祥
第十六屆2000-2004年名譽所長馬宗晉
所長劉啟元
黨委書記劉啟元
第十七屆2004-2010年名譽所長馬宗晉
所長張培震
黨委書記張培震
第十八屆2010-2018年名譽所長馬宗晉
所長張培震
黨委書記歐陽飈
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