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街渡口

雲南元謀縣江邊鄉龍街村的景區

龍街渡口位於雲南元謀縣江邊鄉龍街村,金沙江中段(K678),地處元謀縣北部,海拔850米,距縣城32公里,優越的地理和自然條件,使它成為古代南絲綢之路“靈關道”上的七大渡口之一。貫穿元謀的龍川江,將龍街、臘甸、江頭一帶淤積成一片肥沃的小三角洲,養育著上萬生靈。

歷史背景


龍街渡口開渡始於宋元時期,清朝民國驛渡趨盛。據史料記載,驛道是我國古代供往來遞送公文,傳車、驛馬通行而開闢的大道。而古人入滇之路有北路、南路、中路三條,龍街渡就是連接自四川建昌(今西昌一帶)行都指揮使司屬之會川衛(今會理)至雲南武定府的川滇北路上的重要渡口。千百年來,龍街渡是沿江百里川滇兩省商賈往來的重要渡口。

紅色經典景區


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旅遊局等13個部門聯合下發通知中確定,元謀縣龍街紅軍橫渡金沙江渡口被列為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景區景點之一。

重要事迹


1935年,在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在龍街渡口誘敵佯渡金沙江,掩護中央紅軍主力巧渡金沙江留下了千古絕唱。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戰略轉移,離開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同志的領導下,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同年4月23日,中央紅軍分兩路進入雲南。其中,4月30日,中央軍委在尋甸縣柯渡鎮對搶渡金沙江作出具體部署,決定紅軍分三路搶佔金沙江渡口。一軍團搶佔龍街渡、三軍團搶佔洪門渡、幹部團從中部直插皎平渡、五軍團殿後掩護。5月2日,紅一軍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攻下祿勸、武定縣城后,軍部駐祿勸皎平渡,一、二師沿川滇大道向元謀挺進。5月3日,紅一軍團一師、二師從武定縣石臘它兵分兩路進入元謀。一師從太陽坡、活佛寺方向入境,路經烏頭禾、樂甫、老岳村、紅岡、你莫、領庄、中山、淇柳、安定、黃瓜園、朱布、海洛、大那別、小那別、魚洗、大樹村、那舊、白泥灣等二十幾個村莊,馬不停蹄,行程70多公里直插江邊龍街渡口;二師沿著滇川大道,從白路,和尚墳進入縣境,經馬頭山、班法、挨那望、中屯、大水井、月龍、楊柳、沙地等十幾個村莊,行程60多公里,於當天下午佔領了元謀縣城馬街。
龍街渡口是當時川滇主要通道,每天有上百匹騾馬、成群結隊的商販從這裡渡金沙江,往來於昆明和會理之間。此時除前來偵察的敵機外,別無一人。原來紅軍入滇后,大張聲勢攻城爭地,給蔣介石、龍雲造成紅軍可能從元謀方向渡江北上的錯覺,只好下令封江,將大部分船隻燒毀,少數船隻沉於江中,又調集川軍一個團駐守北岸,防阻紅軍過江。
紅軍到達龍街渡時,在尋找不到船隻又受到川軍火力阻擊的情況下,立即投入戰鬥,一面用重機槍還擊江對岸的敵軍,一面晝夜不停地用竹子和木板扎筏子,同時,在龍街渡口上游,江面狹窄,江水緩流的石花灘架設浮橋佯攻,把國民黨軍隊的注意力引向龍街渡,通過兩晝夜的戰鬥,浮橋已鋪設一半多,但紅軍架浮橋的情況立即被敵機發現,5月6日中午,敵機從金沙江上遊方向飛來轟浮橋,但由於江面狹窄風力較大,敵機投下的炸彈都偏離浮橋,落到對岸山上爆炸。當晚,紅軍按中央軍委:“務必不顧疲勞,於七號兼程趕到皎平渡,八號黃昏前渡江完畢,否則有被隔斷的危險”的電令。星夜撤離龍街,沿著金沙江邊的崎嶇小路,攀懸岩,穿密林,從江邊水缸坡和馬脖子坡翻越東山向祿勸縣的皎平渡進發。紅一軍團一師在龍街牽敵,為紅軍主力贏得時間,幹部團奪取祿勸皎平渡,紅軍從容渡過金沙江。
紅軍長征過元謀,播下了革命火種,給世世代代受壓迫受剝削的元謀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縣境內紅軍戰士犧牲及留下后被殺害的就有十四人、傷員十餘人,紅軍進城后,打開監獄,救出無辜被關押的窮苦百姓一百多人,沒收十多戶土豪劣紳的財物分發給窮苦農民。紅軍還在縣城的牆壁上留下了“百姓兄弟們,大家都是中國人,要攜起手來共同抗日去”、“反對清丈,抽收農民八元一畝地畝捐”、“打倒貪官污吏、剷除土豪劣紳”、“打倒壓迫人民的政府”、“人民郵政,人民一體保護”等標語,在江邊龍街渡口至今還保存著“工農團結起來,不交一個錢捐給區、鄉公所”、“不當挨餓挨打的白軍,大家當紅軍去”、“官兵平等、反對白軍官兵打罵士兵”、“組織抗捐軍,反對苛捐雜稅”、“武裝暴動起來實行不交租不納稅”、“白軍兄弟和紅軍兄弟聯合起來,打倒軍閥龍雲、劉湘”、“不替賣國賊打仗,當紅軍打日本去”等標語。紅軍撤離縣境向祿勸皎平渡進發,有王有流、譚少先等十四人主動報名參加了紅軍,有一百多群眾星夜為紅軍帶路和運送物資。紅軍走了,紅軍在元謀熱壩上播下的革命火種,終於成了燎原之火。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領導下,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覺醒了的元謀人民,當家作了主人,在千里熱壩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昔日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七十年過去了,昔日紅軍追求的是救國救民的真理,如今元謀人民探索和實踐的是小康之路。值得自豪的是,紅軍艱苦奮鬥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探索真理的執著已被今天的元謀人繼承和光大,千里熱壩舊貌換新顏,特別是紅軍巧渡金沙江的革命遺跡和革命故事昭示著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為我們偉大的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和紅色旅遊開發的聖地。

歷史評價


日燦金沙在金沙江龍街渡口,距元謀縣城29公里,舊志載:“(金沙江)流經萬山絕壑之中。皆峭壁懸岩,平分對峙,各其水勢,奔放若走蛟龍。惟縣治北界接連渡口,漾出平灘,一望汪洋。天暮雲卷,日色與水光爭射,燦成五色飛霞,騰空上下,絢麗奪目,凝睇之際,不盡奇異之觀。
“日燦金沙”固然奇絕,它也只是元謀的金沙江風光系列中眾多奇觀異景中的一個小分子。且說金沙江從四川渡口奔來元謀並逶迤東去,在元謀境內流經的50公里江段上,其江面的水、兩岸的石也別具一番情趣。兩岸或懸崖峭壁高矗入雲,酷似長江三峽,又似華山險境,令人膽寒;或怪石嶙峋,形態萬千,象蜥蜴爬行,更象猴子撈月,隨人幻想。江面或彎拐狹窄,波濤翻滾,浪花呼嘯;或平坦寬闊,清水悠悠,魚兒歡唱。

詳細介紹


從龍街渡口順江而下10公里,有一景點叫“落水洞",洞口在刀削斧劈似的懸崖壁與江面交界處,一股巨流旋轉著湧入洞口,使附近的江面朝著洞口傾斜,凡從此處過往船隻,一律不敢靠近,恐被"血盆大口"吸入其中。然湧進洞里的水不知流向何方,就這樣千代萬代地湧進去,即使江水暴漲淹沒了洞口,亦能看到洞口附近江水翻騰。
龍街渡口
龍街渡口
在落水洞上方的懸崖峭壁上有一條古驛道,古驛道高懸半空,陡峭險惡,即使是勇敢者行於其上也不免喪魂落魄,心驚膽戰。由於古驛道的古、險、峭,被一幫又一幫電影、電視攝製組搬上了銀屏。
龍街渡口有大片大片的金光燦燦的沙灘,你可以在上面盡情地玩耍嬉戲,還有成堆成片的五彩斑斕、姿態各異的金沙石,你可以挑選幾個,送給你的親戚朋友,除此之外,龍街渡口還有許多的歷史:古老的龍川街是川滇兩省的商貿大道和南絲綢之路的主要渡口,千百年來,川滇商賈於此來往不絕。龍川街還是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中水期和枯水期,用快艇、氣墊船、橡皮船、木船和筏子沿江漂流而下,既驚險刺激,又能領略金沙江自然風光的雄奇險峻。既能看“日燦金沙”,又能看落水洞和古驛道。既能飽覽“金沙水拍雲崖暖”的壯麗奇景,又能體驗“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愜意,還能領略傍水而居的當地少數民族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