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村
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宣和鄉轄村
培田村,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宣和鄉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福建省連城縣西南部,總面積13.4平方千米。
培田村由冠豸山、筆架山、武夷山余脈環抱,河源溪環繞著以“九廳十八井”為代表的古建築群。培田村保存中國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築群,建築設計精巧、樣式獨特、用料考究,繼承了中原古建築文化精髓,融入了客家先民工匠的創造性構思,是明清建築技術與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被譽為“客家莊園”“民間故宮”。培田古村內的古民居建築群大體由6座學堂、兩座書院、三庵、兩廟、兩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築和20座古祠、30餘幢民居,以及一條千米古街、5條巷道、兩條貫穿村落的水圳組成,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培田文化是多種文化類型的聚集,展示的不僅是建築文化,而且包含客家的歷史文化、系統的宗教文化、淳樸的民俗文化、古今的名人文化。
2012年12月17日,培田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元至正四年(1344年),為避戰亂,吳姓開基之祖吳八四郎,由浙江輾轉遷往宣和培田,開創了閩西客家吳姓一脈。
明、清時期,培田便是長汀、連城兩縣官道上的驛站,同時又是汀州府、漳龍道竹、木、土紙及鹽、油等日用百貨的水陸中轉站。
清乾隆后,一批權貴湧進培田造豪屋、建祠堂,奠定了培田村作為“客家文化博物館”的規模。
培田村,位於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西南部,毗鄰長汀縣、國家5A級景區冠豸山,距縣城40千米,離319國道8千米、永武高速朋口入口處11千米,總面積13.4平方千米。
培田村
培田村坐落在宣和鄉境內,冠豸山、筆架山、武夷山余脈自北向南懷抱培田村,村外共有五個山頭。
培田村坐落在三面環山的一塊狹長且又較為開闊平坦的地帶上,冠若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自北向南直落培田,抵擋了寒流霜害、夏秋颱風的侵襲。村外五個山頭,護佑著培田的一方安寧。中間依著山型和地貌,有一條溪河呈外弧形蜿蜒穿過,把房屋和田野分開。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村前有筆架山,後有卧虎,左青龍,右白虎,門前還有五帶環水,是客家人講究的風水地理,以科學的角度來看,是地理條件與居住環境的關係。“枕山、環水、面屏”的整體環境和空間格局充分體現村落規劃傳統理念。
培田村
培田村屬中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春季多雨秋冬少雨,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署,氣候溫暖最高氣溫32.8℃,最低氣溫4.4℃,年平均氣溫18.8℃,年平均日照1915.9小時,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00—2200毫米,年無霜期282天。
培田村
培田村境內主要河流有河源溪。
截至2020年6月,培田村下轄14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600畝,人口432戶1616人,其中黨員59人。
培田三面環山,中間有一條河源溪環繞著以“九廳十八井”為代表的培田村古建築群。培田村村落由6座學堂、兩座書院、三庵、兩廟、兩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築和20座古祠、30餘幢民居,以及一條千米古街、5條巷道、兩條貫穿村落的水圳組成。整個村子的房屋,幾乎都是坐西向東(坐山多為坐辛或庚酉之間的界縫,向為甲卯),但客家人說水為財,於是有“三分廳堂七分門樓”的說法,以門樓的方位來切合門前來水的方位,意即財源滾滾而來。
培田村代表性民俗活是祭祖、走燈、春耕儀式和“游公太”。
培田村
培田每年正月都有聲勢浩大的祭祖和走燈活動。客家人對於這類活動認真,場面宏大。
培田村擁有深厚的耕讀文化傳統、淳樸的鄉風民俗,當地農民在每年農曆三月初都要舉辦獨具特色的春耕儀式。
“游公太”是培田村傳統民俗之一,“游公太”源於明代,是在閩西連城、長汀一帶流傳的客家民俗盛會,以祭祀開閩王王審知為主題,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由閩西連城、長汀一帶13個區域輪流開展,每個區域13年舉辦一次。
培田的風味小吃有八大幹、炒雪薯、白斬兔、連城白鴨、燜薯粉、客家米凍等。
截至2016年12月,培田村共有鄉村旅遊經營單位30餘戶,旅遊從業人員300餘人,村民年收入3萬元每戶。
培田村落位於連城宣和鄉,仍保存著中國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群,千米古街兩側保存著30餘幢“九廳十八井”形式的高堂華屋、21座宗祠、6個書院、5個庵廟、2座聖賜跨街牌坊,其中,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5處,省級文保單位31處。培田村的建築帶有鮮明的客家特點。客家人多來自北方,參照北方庭院建築特點,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採用中軸對稱布局,建造廳與庭院結合的大型民居建築。這與北方民居非常相似,又頗具南方特色。村中古民居體現的是明清時期培田村的先輩們崇尚耕讀文化所創造的客家建築藝術。
培田村古建築群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三十幢高堂華屋、二十一座古祠、六家書院組成,其建築、工藝,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可與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媲美,是客家建築文化的經典之作,被譽為“客家莊園”“民間故宮”。村中書院、義倉、義學、商鋪等人文勝跡眾多,以“九廳十八井建築”為典型特色的培田古民居建築群,集書院文化、耕讀文化、宗法文化於一體,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鄉土建築的典型代表。培田村古建築群以“大夫第”、“衍慶堂”、“官廳”等為代表,佔地都在6900平方米以上,是著名的“九廳十八井”式客家鄉土建築。
“大夫第”又稱“繼述堂”,大夫第因主人吳昌同榮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它又取《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而稱“繼述堂”。大夫第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歷時十一年,佔地十一畝,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建成。
大夫第是典型的客家“九廳十八井”建築,在整體建築上,科學地運用樑柱式框架結構。大夫第的設計構思秉承“先後有序,主次有別”的傳統觀念,縱主橫次,廳、廂配套,主體、附房分離。通風、採風、排水、衛生,連同子孫的發展都納入規劃之中。雕刻工匠,三代相傳,採茶、賣魚、借傘、過檀溪等梁花、枋花幅幅藏典故、呈吉祥。挑梁式梁桎結構以其“牆倒屋不塌”特點被中外專家稱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築。科學的布局規劃,舒適安逸的功能,精湛的工藝,使法國一位建築博士三臨考察,稱讚它是“建築工藝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大夫第廳多井多房多,整體卻井然有序。廳與廳之間既有通道相連,又有門戶隔阻,各成單元,既可聚族而居,又方便小家庭各享天倫。
衍慶堂是培田村現存最老的屋宇,在都閫府旁,為吳家總宗祠,由培田六世祖吳郭隆修建於明景泰年間(1450年—1457年)。原來為住屋,內掛堂匾“至德衍慶”。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擴建為郭隆公祠,始取名“衍慶堂”。衍慶堂是培田村祭祖、打醮、集會等活動之所,村民仍稱“老屋”。
衍慶堂建築結構與“大夫第”大體上同,但門外有荷塘,門前有石獅。一對門當戶對,與北京四合院門前設置相差無異,體現了中原文化的傳承。“門當戶對”蘊含陰陽組成乾坤,男女譜寫人文。女性喻吉祥,田丁表興旺,男女和合,家業興旺,萬代興隆。其理念喻示著客居異地的中原移民,在聚族而居中對宗族瓜瓞延綿的展望和追求。衍慶堂融中國民族建築藝術和客家文化內涵於一體,是保存較完整的典型明代建築。
恩榮牌坊位於培田村南村口,坐北朝南,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是光緒皇帝為表彰御前侍衛、武將軍吳拔禎而建的一座忠正牌坊。三間四柱五樓式,通面闊五米,通高五米,全部採用青石構件,正樓上為葫蘆寶頂。牌坊中柱前有報鼓獅,邊柱前有鳳尾石。正額即龍鳳板上陰刻“恩榮”二字,副額陰刻誥封吳拔禎三代人功名與職位的文字。
久公祠是奉直大夫吳九同的公祠,也稱“敬承堂”。其聯曰:“敬祖敦三禮, 承先溯一支”。久公祠為三開間兩進布局。大門門前有一廊廡,建雙重門檻。外門檻立四根石柱,兩方兩圓。方柱上刻“祖訓書牆牖,家聲繼蕙蘭”,表達了客家人尊祖敬宗、光耀門庭的願望。內門檻是木門檻,設大門。門檻上方的五重斗拱精妙絕倫,有大唐遺風。這種雙重門檻的設計很少見。
進士第又稱務本堂,是培田保存最完好的一幢民宅,是清武進士吳拔禎的祖屋。大門為三合門,寓“天時、地利、人和”之意。門廳后的庭院精緻雅潔,頗具文人雅士品茶賞畫,琴詩之風骨。正門額上高掛著“殿試三甲第八名武進士、欽點藍翎侍衛”的《榜元》進士匾。《榜元》進士匾正文是“進士”兩個大字,上下款識連起來為“欽命掌河南道監察御史載存、經筵講官兵部尚書烏拉喜、經筵講官刑部尚書貴恆為戊子科鄉試中式第六名、壬辰科會試中式第三十三名、殿試第三甲第八名、欽點藍翎侍衛吳拔楨立”。屋裡的《榜元》的匾牌,是吳拔禎高中武進士后掛上去的。
進士第兩旁各有兩個客廳、花廳,廳前砌魚池,天井搭花架。正廳匾額上書“務本堂"三個大字,端莊氣派。堂前左右兩側順序排列太師椅。正中為陰陽太極圓桌,盡顯昔日主人氣派。
“官廳”原稱“大屋”,為吳氏接待過往官員而稱“官廳”,相傳為吳純熙挖八窩金窖而建。官廳高牆聳立,四圍封閉,牆內特開寬約三尺水圳,專供婦女洗滌。“官廳”屬“九廳十八井”結構,但布局為前塘后閣式五進廳。前設月塘,一取水克火之意;二取“九廳十八井,井井水歸塘”之緣,與徽派建築“四水歸堂”有異曲同工之妙;三寓肥水不流外人田,“不盡財源滾滾來”。內外宇坪寬闊,為武官下馬,文官停轎而設。外門、廳門橫批“業繼治平”“斗山並峙”,表達主人不僅有繼承前人治國平天下之志,而且有開啟後人文武競秀局面之願。外坪、內坪各立一對青石雕鑿旌表,為清乾隆九年(1744年)歲進士吳鏞、吳鑒所立。
“官廳”布局獨特,設計精巧。正廳設置“泰階”,對不同級別的官員有不同的約束和規定,體現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中廳隔扇“丹鳳朝陽”“龍騰虎躍”“王侯福祿”“孔雀開屏”均為九重鎏金透雕。挑梁“八寶”“鯉魚跳龍門”則為鎏金浮雕。樑柱間、桎枋間的雕花,全為雙面對稱鏤空雕。后廳為宗族議事廳。左右花廳則專供主人休閑會友。樓下廳為學館,樓上廳為藏書閣,曾藏有萬餘冊古籍,文革時期被付之一炬。中央紅軍北上前的溫坊、松毛齡戰役中,“官廳”曾是紅軍的指揮部,朱德、彭德懷、譚震林、林彪、羅炳輝等在這裡出席過重要軍事會議。戰鬥結束,紅九軍團即由此出發。培田因此成為紅軍長征前夕的一個出發地。
南山書院,前身為“石頭丘草堂”,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建,面積八千多平方米。明清以來,舉人吳茂林、福州才子邱振芳、翰林曾瑞春等一批名士執教於此,有“距汀城郭雖百里,入孔門牆第一家”之美譽。南山書院創建500 多年來,曾培養出238個舉人、進士,僅明清時期培養出的榜眼、翰林、進士、秀才就有150餘人,其中官至五品以上的就有7人,最高者達三品。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舊私塾學制的南山書院被培田村第十九世祖吳震濤改製為現代學制的“培田兩等小學”(含初、高兩級)。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四庫全書總纂紀曉嵐巡視汀州府,題有“渤水蜚英”的傳世名匾。明代兵部尚書裴應章考察南山書院后,贈聯:“距汀城郭雖百里,入孔門牆第一家”。翰林院庶吉士曾瑞春則稱讚南山書院說:朱熹講學的鹿洞鵝湖也不過如此啊!
培田村中還有女子學校“容膝居”,取名源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容膝居是女子學習文化、女紅、禮儀的場所。容膝居房間不大,三開間,中間是用來講課的廳堂。容膝居是婦女受教育的地方,反映培田村的客家人對婦女的教育也相當重視。
(1)飛機:迄今為止,已開通了上海——冠豸山的往返航班,正常每周三班。周二、四、六晚上八點四十左右到達。曾經開通過深圳至冠豸山的航班,現已停了。機場距連城縣城僅三千米。
(2)火車:北方的朋友可以乘坐“海西號”從北京到龍岩在冠豸山站下車。北京西到冠豸山站約25小時。走的是京九,到贛州後走龍贛線。廣州——廈門的遊客,可以在龍岩火車站下車后乘坐到連城的班車在朋口下車轉車。冠豸山火車站到縣城24千米。
(3)汽車:福州、廈門、龍岩皆有直通車。龍岩到連城的班車半小時一班(早六點到晚六點)車程約兩小時。連城縣城到培田約40千米。有直達班車。
(4)自駕:從龍岩自駕車1.5小時可到達連城。廈門到連城自駕車約3.5小時。福州到連城約5小時。沿長深高速G25朋口出口出來,行駛15千米左右,沿途都有引導標識,按指示牌可到達培田古村落。
吳拔禎,培田人心目中的英雄。生於清咸豐七年(1857年),卒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參加鄉試,取中第六名舉人;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參加會試,中進士第33名,後殿試被欽點為三甲第八名藍翎侍衛。“進士第”還保留吳拔禎當年練功用的重約三百多斤的石鎖和兩個四十斤重的圓石。
培田村
吳昌同,培田村“大夫第”的主人,清朝奉直大夫、昭武大夫,曾被清廷評為百萬公。吳昌同成為富豪之後,在培田大力推廣和實施學田制,出資修建學堂,為貧困人家的子弟提供讀書的經費,以商助學,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2005年,培田村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06年,培田古村落被確定為十大“中國最美的歷史文化名村(鎮)”之一。
2011年,培田村被評為“中國特色村”和“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省百戶新村示範點、省新農村示範點、市級造福工程示範點。
2012年,培田村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示範名單,並成功申報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級生態文化村、省級造福工程示範點。8月,培田村被確定為市級美麗鄉村示範點。
2012年12月17日,培田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3年,培田村被評為福建省唯一的全國村莊規劃試點村。
2014年,培田村被評為福建省級造福工程示範村、福建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
2015年,培田村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2017年1月,培田村被評為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莊。
2019年7月28日,培田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2019年12月31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 中央宣傳部 民政部 司法部關於公布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的通知》培田村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命名為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