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村鎮

隸屬於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

辛村鎮,隸屬於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地處安陽縣東南部,東與內黃縣豆公鄉接壤,南與湯陰縣任固鎮相鄰,西和北分別與北郭鄉、呂村鎮、永和鄉和瓦店鄉相連接。區域面積76.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74851人。

1958年8月,建辛村公社。1983年12月,改鄉。2010年10月,撤鄉設鎮。截至2020年6月,辛村鎮下轄43個行政村。

2018年,辛村鎮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0個。

地理環境


辛村鎮
辛村鎮
安陽縣辛村鎮,西距安陽市35公里,東部與內黃縣豆公鄉接壤,南部與湯陰縣任固鎮相鄰,北部和西部分別與本縣北郭鄉、呂村鎮、永和鄉和瓦店鄉相連接。2010年10月份實現撤鄉建鎮,全鎮鄉域總面積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7萬畝,現轄43個行政村,總人口8.5萬人,財政總收入536萬元,連續兩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綜合實力升為最快”鄉鎮。安南高速橫跨全境,洹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與湯河、漳河故道岳飛溝同入衛河。全鎮林業資源豐富,林木總數700餘萬株,人均近百株,數目覆蓋率37%,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林業特色鄉鎮,享有“天然氧吧”之美譽。

地形地貌

辛村鎮屬平原農業鄉鎮,土地肥沃,水利灌溉設施齊備,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等,是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通過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成框、管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農業格局。辛村鎮建築業異軍突出,年外出務工達2萬多人,享有勞務輸出的“建築之鄉”稱謂。辛村鎮在安陽市百強企業銀江面業的基礎上,立足於“引項目、促發展”這一經濟發展思路,使大榮養殖公司、樂家食品廠、康盛電子等20餘家企業落戶辛村,逐步實現“工業強鎮”的目標。辛村鎮道路設施完備。縣級公路呂辛路、高辛路、東外環共三縱四橫七條主幹道,將所有村莊連接成網,村內道路硬化率達100%。全鎮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共有3所中學、32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中小學生在校鞏固率達98%;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以鎮中心衛生院為核心的聯合診所遍布全鄉。
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以鎮政府駐地為中心的南、北辛村、郝伍級三個村是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帶,商業貿易發達,集體和個人服務網點聚集,交通十分便利,供電、郵政、通信、金融等公共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較為完善,現建成城鎮區域面積3.2平方公里,其中綠地面積12.8萬平方米,人均13.06平方米。辛村鎮素有安陽縣“東方明珠”之稱。

氣候

辛村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多年平均氣溫12.7℃~13.7℃。極端最高氣溫40.8℃,極端最低氣溫-17.4℃。年平均日照數為2174.3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49%。年平均降水量為537.7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為7350毫米(1990年),極端年最小雨量為275.7毫米(1986年)。其中,春季降水約佔全年降水的13%~14%,夏季佔60%~65%,秋季佔19%~22%,冬季僅佔3%~4%。

水文

辛村鎮境內有沮河、湯河、漳河故道等河渠。沮河、湯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
辛村鎮
辛村鎮

歷史沿革


1958年8月,建辛村公社。
1983年12月,改鄉。
2010年10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辛村鎮轄南辛、西南庄、郝伍級、李伍級、東黃門、西黃門、華伍級、鄧伍級、謝伍級、東賢孝、南賢孝、武家門、西賢孝、東和仁、南和仁、西和仁、東士子、西士子、北庄、蔡太保、北賢孝、張太保、辛村集、袁太保、李太保、程太保、吳太保、劉太保、秦太保、馬太保、霍太保、賈太保、孟高利、郝高利、黨高利、崔高利、李高利、宋高利、孫高利、雷高利、東伏恩、西伏恩、南伏恩4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7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辛村鎮下轄4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南辛村。
南辛村東賢孝村北庄村劉太保村李高利村
西南庄村南賢孝村蔡太保村秦太保村宋高利村
郝伍級村武家門村北賢孝村馬太保村孫高利村
李伍級村西賢孝村張太保村霍太保村雷高利村
東黃門村東和仁村辛村集村賈太保村東伏恩村
西黃門村南和仁村袁太保村孟高利村西伏恩村
華伍級村西和仁村李太保村郝高利村南伏恩村
鄧伍級村東士子村程太保村黨高利村/
謝伍級村西士子村吳太保村崔高利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辛村鎮轄區總人口7.3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27萬人,城鎮化率3.7%。總人口中,男性3.58萬人,佔48.6%;女性3.78萬人,佔51.4%;14歲以下13248人,佔18%;15~64歲53728人,佔73%;65歲以上6624人,佔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壯、布依、苗少數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0.5‰,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4.5‰。
2017年,辛村鎮常住人口70545人。
辛村鎮
辛村鎮
截至2018年末,辛村鎮戶籍人口74851人。

經濟


辛村鎮
辛村鎮
農業
辛村鎮有農業耕地面積7.8萬畝,人均1.06畝,全部為水澆地,2011年,農業增加值9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4.8%。全鎮優質小麥播種面積7.5萬畝,良種玉米面積6.5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8萬噸,人均1331.5千克,其中小麥4.9萬噸,玉米4.6萬噸。
辛村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1.4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黃瓜、西紅柿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建成“大榮”萬頭豬場、康隆蛋雞養殖場、黃門生豬養殖場、高利生豬養殖小區、美源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個畜禽養殖區。2011年,生產肉類1050噸,禽蛋產量821噸,鮮奶產量402噸。發展科豐農業合作社、軍林專業合作社、國平養殖專業合作社等31個專業合作社。
工業
辛村鎮工業以傢具木器加工、麵粉業加工、建材構件加工、食品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增加值5195萬元,比上年增長3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2.4%;2011年,共引進項目8個,引進資金33億元。大豆纖維項目已簽訂投資意向書,投資20億元。
商業
2011年末,辛村鎮有商業網點1600個,職工362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6億元,比上年增長19%,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2億元。
金融
2011年末,辛村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3億元,比上年增長15%。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辛村鎮有幼兒園30所,在園幼兒4800人,專任教師190人;小學32所,在校生6540人,專任教師19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2123人,專任教師19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辛村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6個,各類圖書室36個,藏書4.6萬冊。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
2011年末,辛村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4860戶,入戶率30%。
辛村鎮
辛村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辛村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43個;病床45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6.2張;固定資產總值9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0人,其中執業醫師15人,執業助理醫師50人,註冊護士1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辛村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戶,人數104人,支出18.09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45元,比上年增長11%;城市醫療救助6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00人次,共支出1112.2萬元,比上年增長3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60戶,人數2850人,支出237.95萬元,比上年增長18%,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94.03萬元,比上年增長15%。敬老院1家,床位8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2人。社區服務中心5個。有慈善分會1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8萬人,參保率98%。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辛村鎮有郵政局1個,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53個。固定電話用戶1.3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98%;行動電話用戶3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7萬戶。
供電
2011年末,辛村鎮鎮區有變電站1個。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辛村鎮鎮區有花池76個,栽植四季青10356棵,月季380棵,女貞208餘棵,有綠地900平方米。

交通


辛村鎮境內有安南高速橫跨全鎮。縣級公路高辛路、東環路、呂辛路等共三縱四橫七條硬化主幹道連接成網,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全鎮道路硬化率達100%。2011年末,鎮區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28班次,日均容量840餘人次。
辛村鎮
辛村鎮

文化


地名由來
宋時稱新村,明初改為辛村。
辛村鎮
辛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