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允

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

陳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黃岩人,無線電電子學家,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教授。

陳芳允長期從事無線電電子學及電子和空間系統工程的科學研究和開發工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8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著有《無線電電子學的新發展》《衛星測控手冊》等,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1986年,他和部分院士聯名建議發展中國的高技術,促成了中國發展高技術的“863計劃”。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陳芳允
陳芳允
1916年4月3日,陳芳允出生於浙江省黃岩縣(今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父陳立新,畢業於保定軍校,母許氏。
1921年,陳芳允開蒙,次年,生母病故。
1928年,進入黃岩縣立中學(今黃岩中學)讀初中,1931年到上海浦東中學讀高中。
1934年,考入清華大學,先在機械系,後轉人物理系。
1938年初,進入西南聯合大學學習。物理系中有任之恭、孟昭英教無線電課,他對其中的實用無線電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業后,在任之恭先生的建議和推薦下陳芳允先在清華無線電研究所做無線電通信有關的課題,後到成都航空委員會無線電廠工作,去后不久因搞無線電定向儀有成績,被提為研究股長。
1943年,在成都與沈淑敏女士結婚。
1945年初,到英國A. C. 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先在倫敦實驗室做彩色電視接收機的線路工作,後轉至曼撤斯特工廠雷達研究室,參加海用雷達的研製工作。
1948年5月,陳芳允回到上海,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
1950年3月,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合併,改名為中國科學院,並在上海成立分院,陳芳允在生理生化研究所任技正,在此期間,陳芳允為神經生理學研究完成了一套電子儀器(包括電刺激器、直流放大器及顯示設備等),這是國內在生物電子學方面研製的第一套設備。
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
1953年,調北京,主持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籌備處工作。1954年併入物理研究所,組建成電子研究室,陳芳允任該研究室主任。
1955年,陳芳允晉陞為研究員。
1956年,陳芳允參加國家12年長期科學規劃制定工作,並參加了新電子所的籌備工作。
1957年,原蘇聯發射的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陳芳允對衛星進行了無線電多卜勒頻率測量,計算出了衛星的軌道參數。
1958年4月19日,日環食帶經過海南島南端,是最好的觀測太陽射電輻射的機會,當時中蘇組成聯合觀測隊,陳芳允作為中方領隊和天文學家王綬琯及原蘇聯科技人員共赴海南得到完美的觀測結果。回京后,陳芳允協助王綬琯創立了射電天文研究工作。
1958年,他開始從事脈衝技術研究工作。提出並完成納秒級窄脈衝採樣示波器的研製,把採樣示波器做成可以攜帶使用的儀器,在國際上是首創。1963年研製出國際領先的納秒脈衝採樣示波器。
1960年,參加論證並提出了原子彈試驗用的多道脈衝鑒別器的試製方案,三年後,與同事研製了出原子彈爆炸測試用的多道脈衝分析器,交原子彈試驗場使用。
1964年,他和研究室的技術人員為空軍研製出機載抗干擾雷達,由電子部工廠製造,裝備了大量的殲擊機。這是中國第一次在飛機上使用單脈衝體制的雷達。
1965年,陳芳允開始參加空間技術工作,擔任衛星測量、控制的總體技術負責人,制定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的測控方案以多普勒測量為主,並在衛星入軌點附近的地面觀測站設置雷達和光學設備加以雙重保證。為此,他除總體設計外,還參加了設備研製和台站建設工作。
1967年,調到國防科委第26基地,從事衛星地面測控網的研製和建設工作。
1970年,陳芳允研究了美國阿波羅登月飛船所用的微波統一測控系統后,他針對通信衛星的測控要求,設計了新的微波統一系統,后被國防科委和衛星總體負責人孫家棟採納。兩套統一測控系統研製成功,為中國通信衛星發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此項目與通信衛星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陳芳允為主要獲獎者之一。
1976年,調國防科委測量通信總體所任副所長,同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7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4年,調國防科工委科技委任常任委員。
1985年,被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86年3月,他與王大珩、楊嘉墀王淦昌一起提出了對中國高技術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的建議,制定了中國高技術發展的“863計劃”。
1988年後為國防科工委顧問。
1991年,被選為國際宇航聯合會副主席。
1992年,陳芳允提出地球環境觀測小衛星星座的系統方案。
1993年12月15日,與姜岩討論給江澤民關於納米技術的報告。
1996年11月,妻子沈淑敏去世,沈淑敏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97年4月7日至10日,陳芳允與楊嘉墀、王大珩、王淦昌三位院士以“863”計劃的名義發表了《中國月球探測技術發展的建議》。
1999年,陳芳允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000年4月29日,84歲的陳芳允因運動神經元病中樞性呼吸衰竭去世。

主要貢獻


衛星控制

陳芳允
陳芳允
陳芳允是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他即對衛星進行了無線電多卜勒頻率測量,並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計算出了衛星的軌道參數,該方法成為以後中國發射人造衛星所採用的跟蹤測軌的主要技術之一。
1965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正式啟動。陳芳允擔任了衛星測量總體技術負責人。當時,衛星測量在中國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特別是對衛星的跟蹤觀測到底採用哪種手段和方案,中國還沒有經驗。為此,陳芳允帶領技術人員深入研究,大膽實踐,反覆論證。陳芳允不僅主持了技術方案的設計,還參加了設備研製和測量台站的建設工作。經過他與其他技術人員實地考察,分別在新化、南寧、昆明、海南設立了四個多普勒測量站。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地面觀測系統很快抓住目標,進行持續跟蹤、測量與計算,及時預報了衛星飛經世界各地的時刻。由陳芳允主持完成的衛星測量方案非常有效,不僅圓滿完成中國第一顆衛星測量任務,而且為中國衛星測控網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隨後,陳芳允參加了中國回收型遙感衛星測控系統方案的設計和制定工作。那時正值“文革”時期,陳芳允被下放到陝南一工廠進行“鍛煉”“改造”,在此期間,陳芳允設計完成了遙感衛星的測控系統方案,為中國第一顆遙感衛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

頻率分配技術

陳芳允
陳芳允
1977年,中國建造了“遠望號”航天遠洋測量船,成為繼美、蘇、法之後第四個擁有航天測量船的國家。由於船上多種測量、通信設備,光天線就有54部,各種設備間電磁干擾嚴重,影響了正常工作。陳芳允利用頻率分配的方法,解決測量船上眾多設備之間的電磁兼容問題,使各種設備得以同時工作而互不干擾,成功地解決了“遠望號”船電磁兼容這一重大技術難題,並在中國向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中首次得到驗證。

微波統一系統

1970年4月,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后不久便提出發射同步定點通信衛星的計劃。當年年底和1971年年初,陳芳允經過詳細的調研和計算,提出了用“微波統一測控系統”來作為通信衛星發射和定點保持時的跟蹤、測軌、遙測和遙控,而不必將它們分為獨立的系統以完成各自的功能。統一系統大大節省衛星載荷的體積和重量,特別是星上天線的數目,同時也大大節省了地面設備的規模和投資。類似的微波統一系統曾成功地應用於美國阿波羅登月飛船的測控,但陳芳允提出的系統並非阿波羅系統的翻版,而是適用於同步和中低軌道衛星的、各項功能更加合理安排,可以同時工作而互不干擾的系統。他的建議得到了衛星測控部和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領導的批准和支持。後來他和測量通信總體所的人員與航天部空間研究院的科技人員密切合作,進一步精心設計,使這一系統更為完善。他們對設備的研究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協調了衛星應答機和地面系統之間以及地面各分系統之間的關係。兩套微波統一系統在80年代初期製成后被安裝在陝西的渭南和福建的沙縣,它們對1984年和以後中國通信衛星的發射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雙星定位系統

陳芳允
陳芳允
1983年,陳芳允和合作者提出利用兩顆同步定點衛星進行定位導航的設想,這一系統稱為“雙星定位系統”。這個系統由兩顆在經度上相差一定距離(角度)的同步定點衛星,一個運行控制主地面站和若干個地面用戶站組成。主地面站發信號經過兩顆同步定點衛星到用戶站;用戶站接收到主地面站發來的信號后,即作出回答,回答信號經過這兩顆衛星返回到主地面站。主站—兩顆衛星—用戶站之間的信號往返,可以測定用戶站的位置。然後,主地面站把用戶站的位置信息經過衛星通知用戶站。這就是定位過程。主地面站和用戶站之間還可以互通簡短的電報。
2000年10月隨著2顆北斗導航實驗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擁有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了。是繼美國第一個擁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蘇聯第二個擁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后,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美國GPS系統歷時16年,耗資120億美元,由24顆衛星組網,而中國的北斗系統只由兩顆衛星組成,在經濟上更算,而且中國的北斗系統某些功能超過美國的GPS,北斗系統它同時具備定位與通訊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訊系統支持。

“863”計劃

陳芳允
陳芳允
1986年3月,陳芳允與王大珩、楊嘉墀、王淦昌一起提出了對中國高技術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的《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在鄧小平的親自批示和積極支持下,國務院在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研討、論證,制定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撥款100億元,選擇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動化、能源、材料等7個技術領域的15個主題項目,制定了中國高技術發展的“863計劃”,為中國高技術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人物榮譽


陳芳允
陳芳允
提出並於1980年參與完成微波統一測控系統,成為支持中國通信衛星上天的主要設備,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88年因航天測量船上電磁兼容問題的解決,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曾榮獲國防科工委先進科技工作者標兵稱號。
1999年9月,與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王大珩等共23人一起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陳芳允兼任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並被聘任為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兼職教授。
陳芳允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和第五屆全國人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是中國電子學會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宇航學會的理事。

人物故事


求學道路

陳芳允
陳芳允
陳芳允5歲時開蒙,開始讀《論語》、《孟子》。1928年秋,12歲的陳芳允進到黃岩縣立中學,也就是現在的黃岩中學讀初中,他是一個尊師好學的學生,當時他的國語、數學、英語等主要課程成績優秀,從這時起,他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在初三快畢業時,陳芳允在畢業紀念冊上寫了一篇題為《送秋》的小文章。這篇文章坦誠地談出了他對人生的看法。他認為送秋不送秋無所謂,對一個人來說是秋還是春、夏、冬季都要努力,不能虛度。
1931年夏,15歲的陳芳允考進上海浦東中學高中部,進入高中沒幾天,就碰上了“九·一八”事變,陳芳允積極參加上海學生運動,抵制日貨遊行,上南京請願,后請願學生被蔣介石派兵押上火車送回上海。同樣是“863”計劃發起人之一王淦昌在1920年,也在上海浦東中學讀書。

轉學物理

1934年,18歲的陳芳允高中畢業,7月份大學考試即將開始,陳芳允報考了當時的上海交通大學與北京清華大學,由於兩所大學試卷不一樣(交大的試卷考題多,內容繁雜;清華試卷難度雖大,但題目少而且靈活,這樣的題風剛好對陳芳允的學習路子),所以上海交大落榜,清華榜上有名。
考入清華的機械系,當時上的第一堂國文課就是由著名文學家朱自清講授。陳芳允在機械系讀一年後,對機械不感興趣,卻對物理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物理課上,每周小考一次的物理成績他總是優秀,物理課的期終考試成績他得了最佳,分數為S+。那個時期,清華大學的考試成績採用5分制的計分辦法,S表示佳,S+當然就是最佳了。有了這優異的成績加上物理課對陳芳允的強大的吸引力,他下決心做出了轉換專業的選擇,后他轉換專業進入物理系,投在著名物理學家吳有訓門下。吳有訓在教學過程中,也已經注意到這個物理成績優異、又心靈手巧的學生陳芳允。他雖然不大愛說話,但做起實驗來有板有眼、井井有序。他發現這個學生的眼睛非常專註地觀察他的實驗,不放過任何一點細節,不僅一絲不苟地做記錄,而且善於動腦子提出問題。吳教授打心眼裡喜歡這樣的學生,所以當陳芳允提出想轉換專業的請求時,得到了吳有訓的大力支持。當時,物理系在清華是很難進的,因為陳芳允的普通物理課學的好,吳企孫等任課老師都很賞識他,因此在轉系時被物理系所接受。陳芳允把對恩師的感謝深深埋在了心底,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學習。

做飯求愛

1939年,陳芳允結識了身材小巧玲瓏,漂亮活潑沈淑敏,他覺得愛情悄悄鑽進了他的心裡。可是他不太善於同姑娘打交道。他過於文靜,缺少其他男青年那種主動進攻的熱情勁。一天,大家到吳有訓教授家裡去玩,吳有訓說:"今天在我家吃頓家常便飯,誰有拿手好菜就獻上來。"陳芳允立刻接上吳教授的話:"做飯誰不會呀!大家嘗嘗我的手藝。"說著捲起袖子就開始干。這一舉動,使沈淑敏一下子注意到陳芳允。
印象之深,直到50年後的金婚,沈淑敏還清楚地記得那一幕。可惜,金婚時的沈淑敏猛然發現陳芳允做飯的本事已經退化得連煮麵條都不會了。

拒絕內戰

1948年5月,陳芳允從英國回國。在上海不願為國民黨打內戰出力,拒絕航空委員會調派去上海機場工作,同妻兒回黃岩老家,受到工廠記大過處分。10月,正值淮海戰役期間,航空委員會調陳芳允去南京工作,他不願幫國民黨政府打共產黨,跑回湖州找當醫生的岳父為他拔去一個腳趾甲,造成假傷,回到上海住進醫院裡。
上海解放前夕,在地下黨的領導下,陳芳允參加維持秩序的革委會,勸阻中央研究院的科技人員不要跟國民黨去台灣。

無私奉獻

陳芳允
陳芳允
有人說:要記住陳芳允,只需記住他的兩個特點就行:一是自己給自己理髮,二是自己給自己縫補衣服。陳芳允的頭髮長了,從來不去理髮店。他說,去理髮店太費時間,不是理髮師傅等你,就是你等理髮師傅,有時一等就是半個小時,結果還未必滿意。所以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練出了一手絕活兒——自己給自己理髮。陳芳允的另一招是自己給自己縫補衣服。由於他的祖父是有名的裁縫,所以他從小便與針線打上了交道。就是在81歲高齡,一旦衣服爛了需要縫補,只憑一種感覺和經驗,他仍能將手中細細的線輕鬆地穿進那個小小的針眼。
陳芳允對工作是高標準,對生活卻是低標準。他病逝后,在他家裡,看不到一件像樣的傢具,連褪了色的布窗帘也捨不得換。但他為我們國家所須所做的貢獻卻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從863計劃的提出到2000年,十五年,“863”計劃15年中獲國內外專利2000多項,發表論文47000多篇,累計創造新增產值560多億元,產生間接經濟效益2000多億元。

情系母校

作為黃岩中學畢業的校友,陳芳允對黃岩中學懷有特殊的感情,對黃岩中學的發展非常關心,1995年6月5日,陳芳允為黃岩中學題詞:願黃岩中學發展、提高,為家鄉及全國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材。
在1999年住院期間,陳芳允以《漫漫人生路拳拳報國心》為題,給他少年時黃岩中學的同學王克晟(黃岩中學的老師現已退休,也是王有器老師的父親)寫了一封信,信中講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自己思想觀念的發展歷程,以及自己工作的情況,並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對母校的學生起鼓舞作用。這封信後來在黃岩中學2000年1月的校報《清獻園》上全文登載出來。此時的陳芳允已經病的很重,但他還特意託人給他的母校黃岩中學隨信寄來2000元錢,表示支持母校建設的一點心意。這是陳芳允一生中寫的最後一封長信。
陳芳允對黃中的學子懷有殷切希望,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誡我們的同學:人生道路的選擇,思想觀念的發展起著根本的作用。

主要論著


1《無線電電子學的新發展》科普出版社,1963(1979年內蒙古出版社再版)。
2《計量測試技術在空間測控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中國宇航學會計量測試年會上的報告,1981。
3《空間統一測控系統設計中的幾個問題》中國電子學報,1985。
4《全數字通信技術》中國通信學會特刊:新的技術革命與中國通信,1984.4~10。
5《太平洋地區國家衛星發射與測控技術發展與合作的前景》(英文),國際宇航聯學術會議上的報告,1986。
6《發展中國的星基定位通信系統》中國空間科學技術,1987。
7《中國航天技術發展與技術科學》中國科學院院刊,1986。
8《中國航天測控網及其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英文),國際宇航聯學術會議上的報告,1988。
9《關於建設中國災害測報監控系統的建議》中國科學院地學部災害防治討論會上的報告,1990。
10《衛星測控手冊》科學出版社。

人物評價


陳芳允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科學、艱苦奮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的一生,是獻身國防科技事業並做出重要貢獻的一生。他崇高的革命理想,優秀的道德品質,強烈的創新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所展現的一位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的高尚風範,永遠鐫刻在我們心中。(曹剛川原國防部部長)
陳芳允同志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準確測量、預報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科學院)

人物紀念


2010年6月4日,一顆由中國科學家發現國際永久編號為10929號的小行星1998CF1,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通報》第43191號通知國際社會,正式命名為“陳芳允”星。